李小海 胡天赋
摘 要: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创新教育的目的,要培养出创新人才,首先是创新教育。课程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实施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从而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语言技能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外,还应当增设教学实践课,开设开放性、创新性,多元性的专业选修课和能力创新教育课程。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人才;课程设置;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3561(2015)05-0006-02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日益进步,政治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对我国高师院校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规格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纯语言型的人才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过分强调英语技能的训练,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在英语技能的训练中又过分强调模仿记忆,忽略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全国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教育模式基本雷同,课程设置千篇一律。这些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实际上是缺乏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缺乏业务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缺乏师范教育能力素养、心理能力素养,仅仅是一些懂得英语语言技能的语言人才。这样缺乏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语言型人才愈来愈不适应社会需求、科技的进步。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添新的教学内容、设置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规格和内涵
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改革实践。它以发现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为宗旨,着重营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创新教育是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新方法。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一般来说,创新人才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这三方面的特质。创新精神就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必须具备敏捷性、灵活性、批评性、独创性和探索性的思维品质。创新人格是创新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包括自信、自尊、乐观、开朗、谦虚、谨慎;事业心、责任心、恒心毅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它是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创新能力则是把创新理想、创新精神、创新愿望转化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而创新精神和意识又是实现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动力。
高师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转变传统性教育思想,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对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2000年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作了明确规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 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能力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根据这个培养目标,英语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技能、宽深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扎实的语言基本技能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技能。另外,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正确的语音、语调、词法、句法、章法、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能力。除此之外,英语专业的创新人才应当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没有这些基本的语言技能,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只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英语专业的创新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语言功底、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外,还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创新型的英语人才要求能够从事英语翻译、教学等工作外,还要求能够从事其他的与英语有关的工作,例如,外事活动、对外经贸、国际法律等。另外,英语专业的创新型人才还要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观念是健康人生观的表现,它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前提保障。
传统的教学模式呆板,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雷同,已经阻碍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要革新旧的教学内容,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的发展需求。新的培养模式应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设置应更具有创新性、灵活性、包容性、多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创新教育创新人才课程设置的思考
课程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既不是简单的拼凑组合,也不是在原有教学计划上增加学时或学期,而是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能力与创新紧密结合而成的优化课程体系。目前,全国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大块,即基本的语言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师范教育技能课程。但全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雷同,大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无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传统的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大都在一 、二年级开设,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精读、泛读、语法、听力、口语等基本语言技能课程。精读和泛读是语言技能课程的核心课程,但这类课程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事实上,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生们学习英语语言已经七八年了,经过一年的语言再学习,再提高,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不需要纯粹为了语言的学习而学习语言。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完全可以通过英语语言专业课程的学习来提升。这样,在英语语言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提升了自己的英语语言技能,又学到了专业知识。所以,大学二年级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性课程,例如,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英美政治历史等。对于语言的学习,上世纪80年代初,国外兴起的语言技能教学过程大纲,近几年在国内备受重视。这类大纲的重点不是放在教学的效果上,而是放在获得语言知识技能的过程上。这类大纲不像传统的教学大纲一样有固定、统一的教学内容,这类大纲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周密制定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历史、地理、政治、法律、人文等。因为这种过程大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制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这种过程大纲学习,学生既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时又提升了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笔者认为在高师院校开设过程大纲专业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又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埋下伏笔。
除此之外,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开放性原则。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所以,课程设置应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要体现开放性、选择性和多元性。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为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选择。胡壮麟先生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各学校应有自己的特色,不必强求一致。同理,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风格,不必按同一模式培养。在保证技能教学的共同要求的条件下,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笔者认为,高师院校英语专业除了开设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英语专业方面的专业课程之外,可以选择性地开设一些与英语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宾馆饭店英语、秘书英语、国际贸易、法律、房地产、经济、商务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这些开放性、选择性的课程可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的选择和市场的需求去选择课程,去发展自己的学业,为自己、为社会学习发展自己。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里,除了专业课程外,实践课程模块同样很重要。实践课程包括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实践和高师院校英语语言的教学实践。实践课程不同于其他知识传授课程,实践课程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知识,认识知识对实践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另外,通过实践更好地把握知识和掌握知识技能。实践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和精神。学生的实践课程除了英语语言的实践教学之外,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应开设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教材教法、英语测试、论文写作、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
市场经济,创新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呼唤英语专业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使毕业的学生将来能够更快地找到工作,为社会服务,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应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创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为教育的最终教育目标,改革我们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式。加强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训练,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规格、高素质的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天赋.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与课程设置的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王艳枝.与时俱进推进创新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3).
[3]曹世清.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历程、内涵及途径[J].滨州学院学报,2007(08).
[4]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8).
[5]工淑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英语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06).
[6]胡壮麟.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有感[J].中国外语,2009(09).
[7]刘道玉.创造思维方法大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8]瞧秀梅.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与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J].宁夏大学学报,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