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部重视和推行“阳光体育运动”计划,高校体育教学体制逐渐曝露出较多的问题,尤其高校篮球教学体制依然不适应现代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因此高校篮球教学体制急需改革。本文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大背景下,从调整高校篮球教学目标、改革高校篮球教学内容、改变高校的教学方法及监理科学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目前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改革;阳光体育运动
一、研究背景
自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颁布和相关体育运动逐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国内很多学校广泛传播。为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相关目标,借助“阳光体育运动”口号,增加学生体育运动的组织和实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达到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高校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场所,而高校篮球课则成为学生进行集体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倡导下,必须对高校现有的篮球课程教学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以便使学生产生篮球兴趣,强身健体。
就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计划大多是对以往教学计划的照搬或修改,缺乏创新,学生上篮球课仅仅是分组打篮球,教学计划存在应付的现象。目前,国内高校的篮球教学方式普遍单一、缺少统一篮球训练标准、篮球课考核制度不完善、篮球教师大多仅理论教学,缺乏实战演练等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能及时解决,将很难提高高校篮球教学的层次,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加快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使篮球教学更为普及,达到对学生身心锻炼的效果,对实现和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整高校篮球教学目标
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一般针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授课,缺少实际运动的实践课,缺少运动考核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理论学习和锻炼身体双重培养,导致高校学生尤其是不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仅对篮球知识有一定了解,而本身的篮球运动则很少参与,从篮球课的设立角度来讲,学生仅具备理论知识,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背离了篮球教学的初衷。因此,必须针对目前高校篮球教学体制进行调整,以达到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随着国家推行“阳光体育运动”,针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需遵循以下几点:
1.对理论知识而言
必须使学生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要理解和体会“阳光体育运动”推行的目的是锻炼身心健康,再对篮球教学的目的进行重新梳理,使学生认识到篮球运动对身体锻炼的好处。
2.对篮球技能掌握方面
应使学生更多的参加篮球运动,通过在运动中体会和运用篮球知识,进而增加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之能够从内心爱上篮球运动,并不断学习和掌握篮球相关技术,同时借助老师的讲解和其他学生的演练,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掌握篮球技术要领。
3.针对内心的培养
通过对篮球知识的学习和参与,学生可以体会其中的激情和欢乐,同时锻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击败对手的信心,进而达到锻炼身体和培养团队意识的目的,最终实现“阳光运动”。
三、改革高校篮球教学内容
1.高校篮球理论课教学内容
篮球理论教学对学生全面认识“阳光篮球”和篮球运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教学应当使学生首先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进而体会篮球运动的魅力,然后对学生讲授专业的篮球知识、团队配合等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篮球运动。同时,针对篮球理论教课的方式,应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尽量在课堂之中播放相关篮球视频,如NBA某段篮球比赛,借助篮球比赛视频教授篮球相关知识如犯规、罚篮、跳投、突破、三步上篮等较为抽象的概念。借助篮球视频,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篮球知识,欣赏团队配合的精神,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为后续篮球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2.高校篮球实践课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校篮球操场训练中,过多的针对理论课堂中所讲授的技战术或篮球技能的演练,评判合格的唯一标准是篮球技术。这种传统的带有竞技特征的高校篮球实践忽略了篮球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强身健体,忽略了“阳光篮球”的根本意义。这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相关篮球技巧后便不再参与篮球运动,这阻碍了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因此针对传统篮球实践课程计划必须进行改革。
“阳光体育运动”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而不过分强调竞技体育观念,因此在调整传统篮球的实践教学中,应避免过多的强调篮球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规范化,应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对于偏爱篮球的学生应让其自由进行篮球运动,而针对篮球兴趣稍低的同学应进行篮球示范,重点强调篮球运动的初衷是强身健体和团队合作,进而培养对篮球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宣扬团队配合,逐渐在篮球运动中体现配合、欢乐、激情、坚强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将身体的锻炼和心理状态的控制融入于篮球,以实现“阳光篮球”,“阳光体育运动”。
四、高校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学校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不少学者意识到高校学生的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比纯粹通过教师进行知识传达的效果要更显著。对于高校篮球教学体系来讲,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口述和展示为主导的篮球课堂教学体制,应以教师的指导为辅助,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和激情为重点,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篮球运动中,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体会篮球的魅力,进而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五、建立科学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锻炼,心理素质培养,而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则侧重于学生的技术动作和考试分数,所以传统的考核制度依然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初衷相违背,必须对传统的成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因此,建议把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理论与技术、技能考试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建立科学而全面的篮球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为高校体育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服务.
六、结论
体育教学中应当弱化竞技意识,加强身心锻炼。尽快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加快对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使篮球教学更为普及,进而达到对学生身体和心理都有较好的锻炼的效果,这将对高校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都菊英“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54 -455
[2]杨桦深化“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J]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4
[3]杨小帆,史兵,胡柏平“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不力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1,18(3):95-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2006
[5]陈杰,赛晓彬,路毅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11(5):124-125
[6]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29(5):93-97
作者简介:
计营(1984~),男,浙江湖州人,工作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职务: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