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0年10月,天气颇冷,31岁的他自上海出发,逆长江而上,到达成都。
他本是来教书的,在四川大学的前身——四川高等学堂,教算学、化学等科。
其间经历清王朝灭亡、辛亥革命之巨变,时局动荡之下,他也曾短暂离开,一待局势稍稍稳定,便又速速归来。因为他已沉醉于这座古老城市的深邃之中,用一具从故乡美国带来的4x5寸干板照相机,拍下300余幅照片,将巨变之下依然存有千年宁静,偶尔才会紊乱片刻的成都印象,凝固于胶卷之上。
乡间田头、黄牛老农、挑夫纤夫、庭院竹林、一条索道一艘小船……清末民初的成都在这种自然而然的随性中,得以高保真地再现出来。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肩负某种神秘使命的人物,所有照片都出自于毫无拘束的好奇心与真挚热爱。而这,正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因为自由,所以真实。
不幸的是,流连忘返于成都近三年的他,突然患上恶疾,入院五天后病逝。时间是1913年4月19日下午6点,享年34岁。他的名字叫——路得·那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