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2015-05-30 10:56:27杨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表达少数民族学生

杨静

【摘 要】汉语不仅是我国的官方语言,其亦是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民族进行正常交往的重要途径。然而纵观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可以发现其教学重点多集中在应对MHK水平考试上,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本文就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作一简单的探索,并提出改善现状的相关策略,为完善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

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开设汉语教学课程,不仅是为了其能通过MHK水平考试,更重要的是其能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己的汉语阅读能力和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帮助其在将来走上社会时,能够与人正常的交流沟通,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素质型人才的要求,也为实现其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关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概述

1.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

作为我国现代化人才需求的重要文化素质,良好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走上社会的必备基本素养,然而纵观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可以得知,虽然在其学习的课程中设置有汉语教学课程,而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有所提高,甚至不乏汉语阅读及口语表达都较强的人才,但就总体来看,其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因为汉语考试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的一门考试,这就致使多数汉语教师在汉语的教学过程中集中于汉语词汇、语法等相关考试知识的讲解,忽视汉语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死记汉语语法,死背汉语课文,其在汉语学习中将精力着重集中于应对汉语考试,有些学生即使能听懂汉语短句及少数复杂的汉语长句,但却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磕磕碰碰,词不达意,发音不准。

2.造成少数民族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现状的原因

(1)汉语学习具有较大的难度。汉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其不仅存在着一词多义、一音多字、一字多音等各种变化,同时其“读写”和“听说”是两个差别很大的汉语系统。“读写”一般属于书面语言,其对于汉语语法的应用比较严谨;“听说”则属于口头表达语言,其对于汉语语法的应用较为灵活、随意,在意思表达的过程中,并不遵循相应的书面表达规范,如在汉语书面语中可以这样表达“今天你吃饭了吗?”,而同样的意思表达在口语表达中就可以说成“吃了吗,你?”。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于对语文课本的学习,而脱离了实际。

(2)少数民族环境的影响。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仅限于课堂上的学习和应用,而在本民族的生活交往中则应用民族语言进行口语交流,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汉语语言环境;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对于有些汉语表达是不认可的,如在哈萨克族看来“狗”是褒义词,而汉语表达中往往将“狗”用作贬义词,诸如此类的文化差异使少数民族学生并不能从心底认可相关的汉语口语表达。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1.运用丰富多变的汉语口语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汉语课本书面知识的教授和应对汉语考试,而应重视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表达,并应用多种汉语口语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如可以通过课文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汉语表达口感,通过该教学方式,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主要集中在正确发音、口齿清楚和语句连贯上,并严格要求学生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表达流利、富有情感;通过口语复述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汉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并为其在生活中的汉语表达积累更加丰富的汉语材料,可以复述记叙文、议论文等各种体裁的文章,要求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文章内容的基本完整复述、文章主题的基本明确表达及文章结构顺序的合理化;课堂讨论,通过该教学方式,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及汉语口语表达的实质。

2.应用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

纵观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现状,可以看出致使其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语言表达环境的缺失。因此,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入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摘取电影台词中的经典对白,让学生在汉语学习中进行角色扮演,并将台词融入自己的个人情感表达出来;根据汉语课本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将其改编为课本剧,自行进行角色扮演,并在课堂中表演出来;每节汉语课堂的教学中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本内容、主题、结构等进行讨论,等此类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汉语教学方式和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汉语口语表达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并养成良好的汉语口语表达习惯。

3.开展汉语口语表达的实践活动,促使其勇于开口交流

社会是一本最大的教科书,因此,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主动引导学生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应带领其走上社会进行汉语口语的表达实践。如汉语教师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带领学生去汉语应用较多的地方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曲宁.轮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提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猜你喜欢
表达少数民族学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8:22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情感表达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学生写的话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