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2015-05-30 07:52王金凤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能力提高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金凤

【摘 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提高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1.加强朗读训练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一。朗读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张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要辅之以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的知道,让学生逐步将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一般来说,朗读训练主要有两条途径:①教师范读“激情”—师生小结“言情”—学生依“情”朗读—体会感情,了解文意。②学生尝试“激情”—师生矫正“言情”—学生依“情”朗读—体会感情,了解文意。这里的“情”,指的是课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自然段特定的语境和情境中所蕴含的感情。

2.恰当的鼓励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动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氛围,变苦学为乐学、趣学,“你敢于站起来朗读就是了不起的进步”,“你读得真甜美”,“你会读好的,相信你能行”,“你简直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演讲家!”……这时评价,往往让学生心花怒放,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3.小学阅读教学是融多方面能力培养为一体的综合训练

小学阅读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是融多方面能力培养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有其特殊性。因此教师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不随意提高阅读的门槛,不人为设置阅读的障碍,相信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精心引领下,是可以逐步建立信心,激发阅读欲望和兴趣的。

二、把握文章脉络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思维脉络,是作者构思文章的顺序。从教学上讲,如果教者能在教学之前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构思特点,那么,就可以驾驭教材,并根据文章的脉络进行阅读教学。从学生讲,如果学生在学之前初步摸清了作者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就会学会独立阅读的方法,也就会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注重读后复述

我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读完后合上书复述,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认真读书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为写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只有“会说”才能“会写”。学生在仿写的基础上才会有所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种方法我不仅在课堂上用,而且还让学生回家用。如:每天一篇同步课外阅读,读完后必须合上书讲给父母听;查找的资料必须要记在脑子里,不许他们在课堂上念资料,而是复述资料。谁都知道,记自己的话容易,记别人的话难。学生把查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内化、吸收,最后变成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提炼、概括的很好方法。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充分地揉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检查预习效果,进行总结评比,久而久之,熟能生巧,阅读能力自然形成。

(2)培养学生细读深究的习惯。首先教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方法,每篇课文都要求多读,并带着问题读,每次读的要求不同;其次要教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着重解释,让学生知道只有用词准确,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让学生依据文章的内容想象情景,创设情景,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和阅读的材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

(5)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词汇,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五、诱导学生热爱美是审美的前提

审美的过程如同燃烧的过程,最初是点烧,接下来开始猛烈的燃烧。即学生审美再创造的最佳时机。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大多数都是名家名篇,作家们对生活有着深切感受,把喜、怒、哀、乐诸情感都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出来。这种真实的情感能触动小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创设教学情境,以朗读作为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获取体验作者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活动变为具有丰富美感的有趣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六、引导学生发现美是审美的关键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美是千姿百态的。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去创造美。如教《再见了,亲人》,为使学生体会这篇抒情散文的韵味,理解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的中朝之间比山还高,比水还深的情谊。教师可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感应”出学生相应的琚,让学生眼前浮现出朝鲜同胞送别志愿军战士时,不忍分离的特定场面。学生知道了情感因素和朗读要领,就能在朗读时面对亲人倾吐心声,就会把“举手正劳劳,相别难依依”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七、指导学生鉴赏美是审美的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的美全面而强烈。教材中有不少反映自然美的课文,如《桂林山水》《林海》《富饶的西沙群岛》《观潮》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按怎样的来记叙的,还要让学生鉴赏到其中的美,产生与作者同样炽热的爱的感情。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一方面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和彩图实物进行丰富的想象:海面犹如绚丽多彩的锦缎,海底像个美丽的大花园、神奇的水晶宫……一方面绘制精美的西沙风景彩图和精心制作的配乐朗诵,在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听着配乐朗诵来观赏西沙风光。这样,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就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味。使学生在观赏自然美,品赏声韵美的同时,学习人物精神,赞赏形象美,从而理清文章结构,析赏思路美,把握文章主题,欣赏意境美。

八、倡导学生创造美是审美的效应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小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审美教育的目的。为此,要注意把景物环境与人物行为联系起来,根据文章内容分类,让学生去体会情境,感受意境。如教《江雪》,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通过想象,扩写《江雪》,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进行创造性描会。有位学生这样写道:“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大地披上银装。在风雪中,鸟儿都不敢再飞了,它们躲在‘家里过起冬来,每条小径上,都找不到人的踪影。江面上只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飘浮着,上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翁,只见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皱纹。他抖簌簌地拿着钓竿,在船上钓鱼……”。从这段扩写中,可以看出学生被《江雪》这首诗的意境所感染,使情感的调节功能、动力功能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只有紧紧抓住培养小学生创造美这个大课题,审美教育才能有始有终,有声有色,才能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表现,培养小学生接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1

[2]朱兰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0, (56) .

猜你喜欢
能力提高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议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