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为主,做好幼儿教学

2015-05-30 10:48:04张晓龙
俪人·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主体

张晓龙

【摘要】在幼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应当认识到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需求去设计、组织幼儿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享受幼儿园学习。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加强幼儿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改革,让幼儿用自己希望实施的方法获得知识与认知,有利于幼儿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学活动 方法 主体

前言:

幼儿主体性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发挥,会促进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幼儿正处于认知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引导幼儿开展多项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大大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主体缺失的问题在教学改革中逐渐暴露出来,开发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幼儿教育中主体性缺失的现状

在当代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行为自主性不足、能动性不足以及创造性不足的现象还明显存在。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依赖于教师,等待教师为自己安排角色。在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时,幼儿会按照教师的要求与意图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幼儿园,无论幼儿要饮水吃东西,还是上厕所,都要首先争得教师的同意。其实,这些都是幼儿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究其原因,幼儿园教学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足与方法不当,让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突出。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控制者的地位,对幼兒进行管理,幼儿习惯于服从于教师的。教师给予幼儿行为问题的关注度过大,让教师成为幼儿教学活动中的规则维护者与问题处理者,减少了情感因素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融入。幼儿主体性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幼儿教育的成人化。部分幼儿教师缺少教育的爱心与耐心,不乐于去欣赏孩子,将幼儿的童心与童趣理解为顽皮,并因此而教训学生,甚至有教师会大声斥责幼儿,变相体罚。第二,幼儿教育的物化问题严重。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将幼儿当作具有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将他们当作为没有情感的物体。第三,幼儿教育奴化问题严重。一些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幼儿对自己严格服从,略有违背,就会对幼儿进行批评指责,剥夺了幼儿发表个人看法的权利,影响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二、幼儿教育中主体性突出的方法

1、加强幼儿游戏的情景化

情景化的游戏,就是要为幼儿模拟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扮演角色,一边体验一边学习,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参与性,让幼儿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满足幼儿想表达的欲望。比如在引导幼儿认知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小象请客”的游戏。小象请了许多小动物,小乌龟、小鸟、小蝌蚪、小牛、小狮子等到家里来做客,并为他们准备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小学生模仿不同的小动物,走向教师所扮演的小象,教师看到有小动物来,就问幼儿他们是不是某种小动物,如果教师猜对,幼儿就可以进入小象的家去分享美食。教师要准备一些幼儿喜爱的食物,当作对幼儿的奖励,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模仿能力去成为一只小动物,表现自己对于小动物的认识。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幼儿于真实的情境中参与游戏,进行学习,有利于幼儿思维的扩展,想象力的开发,促进幼儿成为日常游戏活动中的主体,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2、加强幼儿教学过程的故事化

故事,是幼儿喜爱的事物之一。将故事表演作为幼儿教学的活动形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让幼儿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将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表演过程中,幼儿会利用自己的理解去设置自己的语气与语调,做出相应的动作与面部表情,课堂氛围一下活跃起来。比如在给幼儿讲解《龟兔赛跑》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担任不同的角色,体会故事中的道理,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在一组幼儿表演时,其它幼儿当观众,对他们的故事表演行为进行评价,让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体现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引导幼儿开展自主阅读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幼儿通过阅读各类故事、儿童文学作品,建立自己的思维逻辑形式。自主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幼儿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学习活动的随意性较大。教师要多给幼儿时间与空间开展自主阅读,利用适时地介入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从而促进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像在阅读《小红帽》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在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模仿大灰狼,对幼儿的自主阅读行为进行引导,促进幼儿通过自主阅读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找到阅读主人翁的感觉,成为阅读主体。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工程,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庭、社会之间的通力合作。幼儿园是幼儿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都会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加强幼儿教育创新力度,是促进幼儿主体地位明确的重要实践。

【参考文献】

[1]马静静.如何培养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J].现代企业教育.2012(14)

[2]吴小琴.在生成性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3)

[3]张跃刚;王玉华.幼儿主体性及培养方法[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4]陶能祥.幼儿主体性及其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主体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3:44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6:37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