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浅析

2015-05-30 05:06高立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立波

【摘 要】“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甚至能够影响到人的一生。语文的教学重在积累,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必须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听取、记忆、分析、比较”,才能感受语言,形成语感,掌握好语文。而要做到这一点,单纯靠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明显是不行的,必须指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好课外时间,加大课外阅读的容量。那么,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阅读;阅读教学

一、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毛泽东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西汉以前我国就有一千多部书,到清代已有十二万六千六百多部,现在我国每年出版数十亿张书刊画报。目前世界上有三千多万种书,每年以二十多万种书的速度递增。面对这样的书山文海,语文教师要做好导航员的工作,帮助学生慎选精读。古人云:“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当然,也不能过于偏窄,要精读与博采结合,因为“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但往往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籍.在中学生中广为流传,尤其是当前一些不良读物充斥网络,刺激和冲击学生的感官和大脑,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这说明选好读物是课外阅读头等重要的事。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之书。书既有正有闲,而正经之中,有精粗高下,有急需不急需之异,故有五等分别之异也。”据此,课外读物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当读之书”可理解为与课内教学密切配合之书。如学了《渔夫的故事》,可指导读《天疗夜谭》,学了《香菱学诗》,就可指导读《红楼梦》。第二,“当熟读之书”可指读写知识、文学知识、语言基本知识等有助于巩固和拓宽语文知识以及语文能力的书。第三,“当看之书”指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书,应指导学生广泛浏览,扩大视野,发展智能。第四,“当再三细看之书”指有代表性又有相当深难度的必读名著。第五,“必备之书”指常用的工具书、重要的参考书等。课外读物选择是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教师要及时了解出版信息,不断扩大阅读面,提高鉴赏水平,做到胸有全局,择优推荐。

二、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1.家长要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学校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阅览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来解决课外书的来源问题,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①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创设图书角来解决课外书的来源问题。②动员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自带书籍互相交换分享,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量。③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读物,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见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精读名著开头,激发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拿到一本厚厚的名著总是望而却步,不知道如何下手,从而产生一种畏难情绪。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先阅读名著的开头。名著开头部分是作者语言最精炼,着墨最多,最精雕细琢的部分,是整部作品中的精华。这一部分最能展示作者的才华和艺术功底。作为长篇的文学作品,开头部分是作者才思敏捷、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其水准通常要高于其它部分。一般来说,名著开头已经对整部作品的内容、主题、情节做了介绍和交代,阅读名著开头可起到见微知著的重要作用。学生耐下心来看了开头,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后,很容易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产生阅读整部名著的兴趣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无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更多的东西,阅读名著开头是个好办法。在校中学生,学习任务很紧,各科学习都要抓,即使是用在语文课上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更不用说课外阅读大量的经典名著了。但阅读名著有时必须的。怎样化解这个矛盾?除了完整阅读每学期开列的书目外,好好读名著开头。这样就能起到广征博采的作用,避免目光狭隘,视野不开阔的问题,能在较少的时间里增长更多的知识。

四、精心指导阅读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教师来讲,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知识,而应该是学习知识的方法。课文阅读是一种学生独自进行的自学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并逐步吸取与转换语言信息。将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课外阅读的根本特点就体现在“课外”两个字上,而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在课内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了几种阅读方法。

其一,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相对于一般的读物而言的,可以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掌握其中的主要信息就行。泛读材料一般能起到活跃思维、激发兴趣的作用精读是相对于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文章或是一些名家点评作品.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将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其二,读书要有“四到”。在朱熹所著的《熟读精思》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谓“四到”就是要我们进行思考,开动脑筋;“眼到”是要我们且读且思;“口到”是要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来理解文章。对于这三者的关系。朱熹也明白说过:不到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古人的学习方法到今天仍然有效。但是,对于初中生。我在“三到”的基础上又给他们加了一个“手到”。目的就是让他们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多看、多记。

总之,课外阅读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语文学习离不开课文阅读,课文阅读是语文学习最给力的配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智力,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大量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个人都证明,学生阅读健康的课外书越多,语文成绩与能力提高就越快,学习收到的效果就越好。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