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管理类课程特点与授课方式刍议

2015-05-30 23:52郭滕达李沛欧朝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授课方式特点

郭滕达 李沛 欧朝敏

【摘要】高等院校的管理类课程通常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将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管理故事与管理理论深入结合,创设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将理解和反思引入课程认知过程,可以为课程学习带来持续动力;此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在管理思想、管理认知等方面的正面调控和引导。

【关键词】管理类课程 特点 授课方式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本科生元学习能力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EIA130405),国防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我校本科学员元学习能力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U2013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6-01

当素质教育渐成教育界乃至社会的热门话题时,许多学校还没有来得及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在行动上应和了。在高等院校,很多人文管理类课程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然而如果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审视当今高等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育模式,会发现其绝不应仅仅停留在轰轰烈烈地变换形式或者洋洋洒洒地充实内容上。如何使学生在授课中能够对认知或认知的过程进行积淀和整合、选择和调控[1],这是管理类课程教育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管理是一门统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础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高等院校的管理类课程通常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

1.普遍性。管理类课程的授课内容均是着眼于各类组织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注重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研究,是对管理活动中普遍原理的总结。

2.综合性。管理类课程内容上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涵盖多种管理原理、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课程覆盖面广泛。如在工商管理学科范畴,基础或专业基础性的管理学科课程有管理学基础、技术经济学、基础会计、战略管理等;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性管理课程有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再加上行业的细分,管理类课程可覆盖各个行业领域,种类繁多,综合性较强。

3.实践性。基础性的管理类课程,往往反映的是不同领域共同的管理理论与原理,呈现普遍性特征;而专业性的管理类课程,其理论与方法主要是寻求解决各个领域具体的管理问题,因而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技巧性。但不论基础性还是专业性管理课程,其知识构成体系总的来看不外乎包括理论、方法与应用等三个层面的内容。应用即为实践,管理类课程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也必将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并能用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十分关键。

二、高等院校管理类课程授课方式探讨

1.将管理故事与管理理论深入结合。管理与学生的实践必然是密不可分的,大学中存在着各种社团和群体组织,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管理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完全可以为课堂上所授管理理论做生动的注解。以大学通识课程《管理学基础》为例,在多年的授课中发现,教师如果能够将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管理故事与管理理论相结合,学生便会身临其境去感受管理,体会到管理的神奇与魅力,授课效果十分高效,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大得到提升。在每学期上课之前,笔者都会提前向授课对象们征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身边的管理小故事,将其整理并贯穿在授课的始终。授课时,当学生们发现这堂课用到了他们提供的小故事,注意力会格外地集中,并充满着积极性,这种气氛会带动着全班的同学,将课程的学习推向高潮。

例如,在讲解《管理学基础》中的《激励》一章的第一节——激励的过程时,由一个学生提供的现实故事引入(故事略)。看完这个故事,学生自己便会做出判断:故事里的主人公作为学生干部自以为身体力行,事事带头就是好干部,其实深入了解学生们还不够,没有从学生们的现实需要抓起,做事只看表面,缺乏深度,思想工作能力欠缺,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提出激励的过程应该始于需要,如果抓不住学生的需要,则得不到很好的管理效果。这样,激励过程便很容易就走入了学生的内心。每一个理论的讲解中都伴随着学生们提供的或大或小、或正面或负面的故事,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找出了管理的本质,也让管理理论不再那么难以捉摸,而变得易于触摸,更增强了学生将管理理论应用于未来工作实践的信心。

因此,本文提出在管理类课程授课中,教师们可以注重收集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主要由学生提供,也可以结合教师自己的所见和所闻进行整理。长此以往,形成学生管理故事集锦,并每年更新。这种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教学惯常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管理类课程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得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将理解和反思引入课程认知过程。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在学术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知识的广泛性与学科实际应用情况的复杂性,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现实社会、技术、经济及管理等问题的感性认识,以及对管理课程学习策略的掌握,对学好管理类课程理论与方法非常重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金生鈜先生曾经指出:“理解是一切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的基础。理解不是主观意识的认识活动和功能,也不是获取知识致知的心理工具,而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和条件。理解不仅告诉我们怎么思,而且更重要更基本的是告诉我们怎样存在,思与认知以及知识都是从理解中产生出来的,逻辑归纳、推理等等都不是最源初的,而是从理解派生出来的致知工具[2]。”管理类课程的学习不是通过假设、想像、逻辑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而是对管理理念的探究、辨思和应用过程,其实质是研究、是理解,更是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管理类课程认知计划的执行和控制来不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再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体验、情绪体验、成就体验和高峰体验转化为对课程的深入反思,进而形成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规划,并长存于学生的记忆中,成为课程学习的持续动力。

3.打破大学教师上完课即走的常态。应该改变大学教师上完课“拍屁股走人”的习惯做法,将与学生的课外交流纳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说过:“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导。不解决先导问题,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把握住了先导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3]。”大多数高等院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面临的境遇为不是被人管理,就是管理别人,管理是每个学生均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内心,重视对学生在管理思想和管理认知等方面的正面调控和引导。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拥有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未来将要面对的管理或被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让教师的师德、师爱成为学生正确心态调控的加速器,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综上所述,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尤其需要以管理理念理解为基础,将其举一反三,用于实践中去。在管理类课程中,创设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动性十分有益;将理解和反思引入管理类课程认知过程,可以为课程学习带来持续动力;加强师生之间在管理思想和管理认知上的情感价值沟通,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更是关键。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M]. Hillsdale: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1976.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亲历者口述纪实[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授课方式特点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应用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日语本科专业课程“日本文学史”教学探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学习英语应该多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