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6-02
从教以来,总有学生反应高中物理难学,也有一些教师反应高中物理不好教。我觉得说物理难原因在于物理的学科特点:高中物理和初中的联系并不太多;物理的知识点环环相扣,联系紧密,一旦哪一环节没学好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牛顿力学就是高中物理的骨架,贯穿了高中物理的始终,而学生习惯于现学现用,忘记与之前知识的联系。所以老师觉得讲得挺清楚的,可学生还是学不好,成绩自然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对高中物理教学有所助益。
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古语就有“亲其师”,“信其道”这一说法,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你所教学科的内容,也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觉得最基本的应做到一视同仁。其实在教学中,我觉得没有哪位老师会把学生划分层次以区别对待。但在课堂活动上一些好学生确实让老师教的得心应手,课后作业也总能让老师十分满意,久而久之,许多老师会不自觉地“优待”这些好学生。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必然是好学生恃宠而骄,差学生自暴自弃。学习效果和成绩都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这一点。对好学生不姑息,对差学生多鼓励。
二、充分把握课堂时间搞好教学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备课一定要充分,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我的原则是:学生能完成任务老师绝不代劳。现在的课堂早应告别曾经的“老师满堂灌”模式。记得听过一则笑话:一老师在课堂上正滔滔不绝地讲课,突然发现有一名学生在睡觉,于是示意同桌将其叫醒。这时那位同桌说:“我不叫。你弄睡的你自己叫!”笑过之后,我们不应该自己好好反思反思吗?我现在讲课一节课最多不超过二十五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讨论,勤思考,练表达,既省时又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间的思维更接近,易沟通,绝对不会打瞌睡,印象也更深刻。有人也许会问,二十几分钟能讲完课吗?我的回答当然是“能”。这样上课虽然看似轻松,实则并非如此,因为工作都在课下了,在备课时要更累。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预测,有选择的放手给学生讨论、研究。剩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精讲,细讲,而且最好做到深入浅出,吸引学生,实现高效课堂。
三、想办法帮学生记住所学知识
作为教师把知识讲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只做到这一层还称不上是一名好老师。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绝不能只停留在听懂老师讲课这一层面。“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把知识吸收、掌握,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记住知识点。我本身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下面就以物理学科为例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帮学生把知识归纳穿串。如何从一堆珍珠中抓起更多的珠子?用手抓起总是不停地掉落最后所剩无几,但如果把这些珠子用线穿起来,就很容易抓起来了。其实高中物理是成体系的,所以我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就更注意每个知识点前后的联系,在每一小章结束后我都会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总结,重新整理。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对知识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2.联想法。在个别知识点上可采用此法。比如讲超重和失重时,学生总把超重和失重弄混,后来讲定义概念时我教学生这样联想:超——有超过之意,也就是物体受到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反之就是失重。这样学生就再也不会记错了。还有高中阶段超重一般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我让学生联想超人的动作,这样学生就特别容易记了。
3.顺口溜法。利用顺口溜特别便于记忆。比如在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这章时我们可以说:地球中间站,卫星围着转,越近它越快,越远它越慢。同步卫星要定点,轨道与赤道同平面。在讲《电场强度》一课时,我们可以用: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四、宽严并济,张弛有度
就像每条出厂的弹簧都有自己的弹性限度一样,学生的心理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老师对学生严格甚至严厉这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如果老师一再过高过严地要求学生,学生会感觉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这样在长久的批评声中,学生也许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这非常不利于学习。
还有一些老师,本着和学生做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原则,与学生亲近过度。致使学生對这样的老师一点畏惧感都没有。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打折扣,或是上课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这样当然也是不好的。
不过这个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摸准的,要试探着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我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先提及他的优点,首先对他给予肯定,然后针对他的错误严加批评。学生一般都觉得辜负了老师的信任,很不好意思。所以对于这样的错误基本不会再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拉近了与老师的关系。
以上几点只是我在教学中摸索出的一点经验,欢迎大家交流、指正。有人说教学是春华秋实的守望,是默默无悔的坚持。无论一个人地位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离不开老师的启迪和教诲。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两个字——传承。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那么一代一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必然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