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刚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获取前瞻性研究数据。方法:从我院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抽取92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将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具体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并总结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5%),要显著高于对照组(71.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方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开展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眩晕、头昏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关键词】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54-0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英文缩写BPPV)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外周性眩晕症状,主要是由头部位置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短暂眩晕,呈现出自限性的特点[1]。目前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认为耳石器发生退行改变或者耳石颗粒脱落是该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本文从我院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抽取92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主要床特征。现将研究结果重点作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我院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抽取92例作为主要临床研究对象,经神经系统检查确诊,其中原发性患者78例,继发性14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17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为(50.21±8.74)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18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为(52.44±8.6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性质、性别构成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之后,均详细了解其病史,并且常规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传音测听、步态和姿势观察、眼球运动、声导抗检查和仰卧侧头位实验等。对照组仅常规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根据临床检查与测试结果将本组患者分成上半规管、双侧后半规管以及后半规管眩晕三类[2]。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眩晕患者,给予改良Epley(管石复位法)治疗,即:使患者头部转向患侧,角度为45°,而后迅速将头部后仰,再让头部和水平面呈10°到30°夹角,再令患者头部向健测偏转90°,头与身体共同向健侧翻转,使患者侧卧,头部与仰卧位偏离135°,此后让患者坐起,将头部向前倾20°,每次体位均维持1~2分钟。双侧后半规管患者开展如下复位治疗:患者坐卧在康复床上,使其迅速仰卧,头部向后仰30°,恢复坐位后,头部向左患侧转45°,让患者迅速躺下,头部悬30°,随后让头部向右患侧偏转45°,随后转为侧卧位,使患者头部向下偏转45°,恢复原来的坐位,并让头部向前倾30°,以上各个位置均维持1~2分钟。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1个月后实施随访调查,统计并对比两组的具体治疗情况,疗效评判标准如下:①治愈:头部位置变动时完全无眩晕感,步态稳定,眼震消失,且变性试验结果呈阴性。②显效:头部位置变动时轻微眩晕,步态和眼震等表现均有改善,在实行变性试验时存在短暂的诱发性眼震。③好转:复位后眩晕症状缓解,但依然有头晕感。④无效:眩晕、眼震等症状均无改善,或者病情有所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基础性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 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比详情如表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43/46),对照组为71.7%(33/4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BPPV是临床中比较普遍的周围性的前庭疾病,临床经验表明,当患者头部运动到特定位置时,容易诱发短暂性的眩晕症状,且大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眼震、步态不稳和其他自主神经症状表现[3]。根據相关统计数据,BPPV主要累及下半规管,但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得到阐明,一般情况下,原发性BPPV的发生率要高于继发性BPPV,后者多见于前庭神经炎、头部外伤、内耳手术之后以及突发性耳聋。针对BPPV,临床经常会采用耳石复位疗法,且呈现出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缓解患者眩晕、头部昏沉以及眼震症状等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在实施治疗前,需要通过常规步态和姿势观察、眼球运动、传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和仰卧侧头位实验,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疾病累及部位,据此实施针对性的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手法复位治疗1个月之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5%,而对照组为71.7%,且两组间的对比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手法复位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复位的成功率也比较高,治疗后患者能够迅速恢复正常活动,其疗效是值得肯定的。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有头部昏沉、步态不稳等表现,这些残留症状可能和耳石返回到椭圆囊之后引起椭圆囊敏感性改变有关,其次还可能受到患者情绪的影响,例如对特定体位有恐惧感、存在心理焦虑和障碍等。因此,在治疗后要嘱咐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和随意体位,保证睡眠充足,才能尽快实现康复。综合以上分析和讨论,手法复位疗法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眩晕和头昏等症状,利于患者恢复正常活动。
参考文献:
[1]章燕幸,吴承龙,钟芳芳,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02):145-147.
[2]熊彬彬,吴子明,刘兴健,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02):208-211.
[3]杨继红,赵燕恋,戴志杰.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分析[J].现代医学,2014,42(07):77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