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摘 要】
幼儿绘本阅读一般为静态阅读方式,即让幼儿静态地看书、读书。但小班幼儿集中注意时间短,这样的静态阅读又较为枯燥,很难维持长久的阅读兴趣。将游戏融入到绘本中,在绘本中注意选择绘本游戏内容的有效性、绘本游戏情境的有效性、绘本游戏形式的有效性、绘本游戏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可以较好地受到小班幼儿的喜爱。
【关键词】
幼儿 绘本游戏 有效性
以无意注意为主的小班孩子,较难深入地阅读绘本,在阅读过程中也常会被一些周围的事物所吸引。因此,维持小班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深度的阅读,需要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绘本教学中融合多元化的游戏开展活动,寓游戏于绘本之中,可以提高绘本阅读的有效性,丰富孩子情感和阅读经验。
一、选择绘本游戏内容的有效性
绘本阅读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具体的形象性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符合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更能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绘本内容必须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第二,绘本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游戏性;第三,绘本中的角色、场景、情节是否具备开展游戏的可能性。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到准确分析绘本内容,即教师能够准确地找出绘本本身所隐藏的游戏环节。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求我们选择了一系列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在活动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生动有趣,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且通过模仿的游戏活动更好地使幼儿加入到阅读的活动中来。比如《汉堡男孩》中,汉堡男孩被狗、牛、小男孩们追逐时狼狈不堪地爬山越谷的路线图,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迷宫游戏。
多数绘本游戏的设计离不开绘本本身有趣的情节和风趣的语言,而有些绘本本身就隐藏着孩子们喜欢的小游戏,例如绘本《老鼠娶亲》中滑稽幽默的儿歌就是设计绘本游戏很好的素材。由于绘本游戏的设计是基于某种或多种绘本教育元素的挖掘和整合,因此绘本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选择绘本游戏情境的有效性
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因此我们将依据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游戏的情境由幼儿自己把握,幼儿可以在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断徘徊,直到问题和兴趣得以满足再进行接下来的游戏,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绘本中的游戏情节,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在绘本《艾玛捉迷藏》中,通过与可爱的有趣的大象艾玛捉迷藏,使幼儿发现捉迷藏游戏的快乐。并且通过设置好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阅读之余亲身参与到游戏之中,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以激发他们下次的阅读欲望。
我们在班级里开辟了绘本阅读区角,提供了大量的绘本,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阅读,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兴趣点,并且针对幼儿都感兴趣的绘本可进行集体的绘本阅读活动。另外,班级的墙面、地面、走廊等地方也充满了阅读资源,张贴绘本作品供幼儿欣赏、续编和创编,给幼儿提供阅读、欣赏、展示的平台。我们还开设相应的绘本表演区角,根据绘本中的内容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表演道具,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三、选择绘本游戏形式的有效性
开展绘本阅读时,反复让幼儿看书,幼儿会失去耐心。适当把游戏融入教学中,既能提高绘本阅读能力,又能把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游戏得以有效实施。
1.绘本语言游戏的有效性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如何利用绘本游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呢?所以在选择绘本语言游戏时,我们着重选择让幼儿对阅读故事中的角色着迷,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如绘本语言游戏《大卫,不可以》中,孩子扮演大卫角色,当同伴做错事时,大卫就说:“这样不可以!”另外,绘本语言游戏中,可以把绘本故事彩色打印好,并剪好小的图片,让幼儿拼好图,再进行故事讲述。幼儿在拼贴过程中,加深了对故事情景的认识,也有利于幼儿讲述故事内容。另外,提供故事中的动物等,让孩子利用小小故事台,讲述故事。
2.绘本科学游戏的有效性
开心配对。将绘本中有关科学类知识的小图片,彩打后塑封,供小朋友进行配对练习。如讲述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可提供常见的小动物和动物“嗯嗯”的图片,让小朋友进行小动物及其“便便”的配对游戏。学习过《好饿的毛毛虫》后,可让幼儿进行1——5之间的配对,提供1——5点卡和绘本中的水果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操作:一个圆点对应一个毛毛虫,两个圆点对应两个毛毛虫,以此类推。
小小实验室。根据绘本中有关内容进行尝试性小实验,如讲述绘本《小黄和小蓝》后,让幼儿试一试,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是不是变成绿色了。也可提供红、黄、蓝三色,让幼儿任意混色,观察变色。
3.绘本音乐游戏的有效性
小班的孩子对于喜欢的绘本游戏,喜欢把它唱出来,跳出来,并能边唱边做动作。根据小班孩子一开始不能独立地边唱边表演边游戏的特点,我先通过示范,并幼儿反复听音乐,把音乐磁带放在表演区,供幼儿做游戏时反复听。如在《我和小豬》教学时,为了让孩子对故事中的小猪形象有直接的感受,我将幼儿熟悉的歌曲《小猪睡觉》引进教学中,改编歌词:小猪要吃饭了,张嘴巴吃饭,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摇摇,啊呜呜呜,啊呜呜呜,啊呜啊呜啊呜,小尾巴在摇摇。以此将绘本中的重点词语“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咚咕咚”放进歌曲中,让孩子在唱唱跳跳中理解了词语,感受绘本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