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5-05-30 10:48:04乔丽君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用题思维能力思维

乔丽君

在从事小学数学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一直困扰我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问题也是同仁和家长们一直困惑的问题。

过去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参加过科研课题,也就此问题的探讨有两篇论文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论文二三等奖。一篇是《发散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吉林省首届青年科技成果二等奖。这篇论文探讨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此研究是在出示新的问题,由学生们独立思考后公示出不同的答案,然后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由学生集体选择判断出优良的方法。这个课题的研究,源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这种教学方法也叫做发散聚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判断性、独立性、聚合性(择优性)。

另一篇题目叫《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科研课题,曾经进行过公开课展示。这篇论文获得了国家级科研论文三等奖。这个课题研究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应用题教学课堂中学会把握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分析思路,从而通过有条理的思考找到解题方法。这些都是20世纪90年代对于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是基于过去陈旧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

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今的学生、家庭、社会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让数学教学深入到学生心里,从而产生兴趣的变化,致使学生的思考带有“幸福”的色彩。

目前,学生们不再对教师穷尽技能所展示的课程产生兴趣,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情木然。家长的普遍反映是学生遇到难题不会思考;教师普遍感觉很多学生不想问题,懒得发言,更很少看到独立思索、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所以,面对这个新问题,在教学探索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课题,我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过去人们认为思维品质的培养只是在学生回答疑难问题时,或者起始课、新授课时才会有用武之地,其实不然。学生能够乐观积极地去思考你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甚至是最不起眼的小问题,都能看出这个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国内外学者把人的思维品质划分为九大方面,涉及到各个学科的学习。我认为,思维品质的养成是要贯穿于每一个学生的每时每刻,有的甚至是做梦的时候,人还在思考。人在浅睡眠的时候,大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一部分却还在活跃着,也就是还在思考问题。人没了思考,那就如同没有思想的沙粒。所以只要人生活着,就在思考。可是为什么很多的学生不思考,甚至不会思考呢?通过课堂调查我惊愕地发现,现在的许多学生不喜欢思考,或者说是没有思考的兴趣而拒绝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比如从小不善于动脑,没有尝到动脑所带来的乐趣;从小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因此在课堂上不会倾听、不会获取信息或没有得到思考所需要的材料;有的学生总是觉得没有思路,也就是不会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其实这很多程度上不是课堂的问题,也不是老师的问题,孩子们从小就在接受外界形形色色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被动中接受的,大多数时候根本不需要分析就汲取。比如,茫然地看电视、简单地玩电脑、胡乱地翻看动画书、机械地倾听家长播放的音乐等,致使孩子们养成了无目的接受,而有目的传授反而成为他们拒绝外界信息刺激的能力。教材的信息再好,教师的演说再高明,很多学生都无动于衷,学生们懒得思考,甚至于聪明的孩子也不会思考。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多年的积累和调查我发现,孩子从小在家庭、社会、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忽视了孩子听、说、读的能力。在学习知识之前,必须让孩子首先学会倾听,学会理解语言,同时也学会说心理语言。一位教育家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个人头脑在动的时候他就在说话,发出声音就是口头语言,在心里说,就是心理语言,写出来就是书面语言。一个人总是在不停地想,心里不停地说的。孩子们更应该是这样,在课堂上既使他不发言,可心理却一直在活动,这样的孩子就是在思考,很少溜号去想别的事情,因为他能够接受外界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说他的头脑在不停地工作,久而久之就学会了思考问题。

一个会思考的孩子往往不一定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碰到一些你不让他随便说,可是他也在不断小声叨咕的孩子,总是在心里和你较劲,这样的孩子其实他一直在配合教师,接受教师的信息和同学的发言,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比别的孩子会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始终。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必要的知识信息外,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重要前提。

其实,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契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在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当中。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致力于在课堂每一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就会受益匪浅。基于以上的尝试,在教学中我努力不荒废学生每一节课每一个细小的思维环节,尽最大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和暂时性记忆。因为思考必须要有思考的材料,如果他们的头脑当中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有,那思考什么呢?在课堂中,教师要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感官,要让学生喜欢听你的每一句话,看你做的每一个动作。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是做到了这一点,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领;课堂不说废话,不说差话,不重复话;说话要主次分明,主要的话语一定要放慢音速,或者加强语调。教师讲话要抓住重点,不抢学生的话,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话语要耐心听,反应快,反馈及时,评价力争没有错误。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久而久之学生就潜移默化地学着教师的样子去倾听了,并且喜欢听教师的讲话,这样学生也就学会了把教师和同学们的语言纳入自己耳内。

教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挖苦学生,一个经常挖苦学生的教师,无论他的演讲多么精彩学生都不会理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每一个问题,使问题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甚至有情调,让学生喜欢感知,并探讨你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在课堂之上,我所看重的不是学生能否回答几道难题,而是看他是否在不停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能够及时灵活处理这些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的功能。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吸引无意注意,关注学习内容;二是激发参与兴趣,产生求职欲望;三是诱导积极情感,营造和谐氛围;四是突出新知生长点,做好新知铺垫;五是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积极思考。

其次,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技能。提问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揭示学习重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所以,课堂教学中提问要有技巧和实效性,力争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欲望,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根据学习内容适时使用探寻性的语言,引起学生思考。

再次,要重视练习题的处理方式。课堂练习题的形式、出示方式以及难易程度是决定一节课是否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和处理方式上,要灵活机智,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时刻都能够积极思考问题。

最后,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我在应用题教学时发现学生们不会解决问题,原因是他们首先就没有学会读题目,我让学生要读三遍题目,一是要读熟。二是要找出条件和问题,并熟记予心,不看题就知道了已知什么,求解什么。最后,再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已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清解题思路,学会分析和解答应用题。

填空题和计算题目也是首先要会读题目,也就是把握要你分析的材料,接受了这些材料,才能够去分析、判断和推理。我们教会学生思考,首先让学生接纳思考的材料,对思考的东西感兴趣,才能不让学生木然地坐在课堂上,不让他们的头脑和心理处于空白当中,也就是力争使他们的脑细胞活泛起来,接受信息参与讨论,真正让思维活跃于课堂之上。

猜你喜欢
应用题思维能力思维
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