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思清
自从我们的Vogue Mini手机app上线以来(现在已经有安卓版了),经常有读者在手机的那端问:“我经常熬夜,所以皮肤不好,适合用什么护肤品?”“我熬夜的时候特别想吃重油重味道的垃圾食品,怎么破?”“我一熬夜就会长痘,吃点什么能清火排毒?”……每次看到这样的问题,我都无言以对:明明知道这些那些问题都是因为熬夜引起的,那你为什么还要熬着?
其实熬夜这种事也难免,下班和朋友小聚一下,回到家洗漱完毕就得半夜了,躺在床上花时间PP自己的美照发个朋友圈,再顺道看看都有誰给自己点了赞,一刷就刷到后半夜了。稍微对健康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生活中有两件事情的危害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个是抽烟,另一个就是熬夜。
虽然不少美容产品标榜,这个能拯救熬夜肌,能伪妆‘好眠”脸;保健品厂商也做保证,自己的产品能解疲劳,能增能量,即便是没睡觉也一样精力充沛。使用美容品、补充营养素,或许能暂时缓解睡眠不良造成的皮肤无光、精神不好,但谁都知道,“打鸡血”能解一时之急,绝不是长期的“补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熬夜造成的许多生理心理问题,甚至连“急救”的方法都找不到。
而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熬夜”不仅指睡得晚,也包括各种不良的睡眠习惯,比如睡眠时间极不规律,长期规律地昼伏夜起,睡觉时喜欢开着灯或者电视电脑,以及入眠时间长、容易惊醒等睡眠质量差的情况。
熬夜熬成“暴脾气”
偶尔一次没睡好觉,第二天脾气就会不好,心浮气躁总想发火,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体会,中医称这种情况叫熬夜伤肝,导致“肝火旺盛”。但你不了解的是,长期睡眠不良的人,不光心理压力更大,情绪极易波动,身体对于疼痛的敏感度也会激增,以至于寻常人能够忍受的痛,在睡眠不良的人身上,就好像放大了好多倍。
人为什么会感觉疼痛?事实上,一切刺激只要积累到一定量,都会变成“痛”,这是一个警示信号,让人知道某种刺激太大会引起伤害,要及时避开。普通人对刺激有一定的忍耐力,不会轻易感觉到疼痛。
然而,睡眠不良让人处于一种生理应激状态。一方面,大脑觉得疲劳了就需要休息,另一方面,千万年来的自然进化经验又告诉大脑:长时间无法休息,肯定是因为外界有危险,一定不能睡过去。处于这种矛盾状态中的大脑,会被迫发出一系列指令,使身体维持在某种高度警戒状态,血液成分、体内酸碱值、神经接受和表达系统都和平常不一样,最终的表现就成了对刺激的忍耐度大幅降低,比正常人更容易感觉疼痛。很多人睡眠不好会觉得莫名其妙地头痛,但在体格检查时又一切指标正常,往往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熬夜使神经变得过度敏感,把原本正常的刺激,“放大”成了疼痛的反应。
更麻烦的是,镇痛剂对长期熬夜的人效果不理想,很多时候必须增加服用量,如此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后果很严重。
熬夜熬成“重口味”
睡眠不好,精神不好,看到食物没胃口,吃什么都觉得不香,吃完了还肚子胀,这是另一个睡不好后的普遍反应。尤其对于消化系统比较敏感的人来说,睡眠缺失造成的压力,首先就反映在消化不好上。然而,人体只能对自然界的食物产生类似的抗拒,却没办法招架那些通过人工手段干预,故意刺激食欲的东西:辣椒火红的颜色、辛香料浓烈的气息、重油重辣重糖重口味……对于昏昏欲睡的大脑,这些食物都散发出强烈的讯号。
很多人加班久、压力大以后,就想吃个火锅、烤串、方便面,街边的宵夜摊卖的就多是煎炸油腻的重口食物。也有人,特别是女性,觉睡少了就老想着吃甜食,而且一吃就停不下来。从生理角度来说,运作超负荷的大脑确实需要糖果这种“吃了就能马上用”的直接能源作为补充。也有研究发现,疲惫使得味觉的敏感度发生变化,难以品尝出清淡食物的原味,却对外界“危险性”的警惕度增加,很多人熬夜后觉得嘴里发苦,就出于这个原因,“苦”和“疼痛”一样,都是“外面有危险”的警戒信号,而“甜”则与“苦”对应,是“安全”的信号。这时就需要在食品中加入诸多刺激性的调料或者做成极甜的口味,才能觉得“够味”或者“适口”。心理方面,人们下意识觉得只有“重口味”而非“寡淡”的东西,才能带来足够的安慰和补偿。
可是甘厚肥腻的食物本来就对肠胃是种负担,熬夜少眠,所有身体器官都处于疲劳超负荷的状态,更无法消化油腻重口的垃圾食品。结果就是,吃的时候爽快,吃完不舒服很久,大量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囤积起来,本来就不多的蛋白质却难以消化吸收。口味越来越重,人也越来越胖。
熬夜熬成“虚胖子”
睡眠不好,抵抗力低,特别容易生病,这是许多人对熬夜不好的共识,然而“不好”到什么程度,就没有很多人能真正意识到了。大部分人也许只是单纯觉得熬夜多了容易头疼脑热、感冒发炎,但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的风险会随之大幅提高,似乎听起来有点夸大其词了。
实际上,这几年越来越多流行病学研究都发现,很多慢性疾病或者器官病变都与长期的睡眠问题有关。例如睡不好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400%,甲状腺疾病风险上升71%。睡眠节律混乱的时间越长,人体抑制和清除癌细胞的机能越差,随着年龄增长,这些问题会显著地暴露出来。
很多不需要朝九晚五的自由职业者,往往凌晨才睡,中午才起,虽然从睡眠时间上来看足够了,却忽略了人体的许多机能是受光线影响的。比如有种激素,必须在黑暗环境中才能分泌,大力促进身体器官完成自我修复,一旦有光照,这种激素就会停止分泌。除非家里有着极好的隔光密闭系统,在白天家里也跟暗房一样一点光线都透不进来,否则就会严重影响这种激素的分泌。
不过,睡眠不足同样会促进某些激素的分泌,如胃细胞的饥饿素。睡不好的人时常容易感觉饿,必须吃一些消化极快的东西如面包、饼干、薯片、泡面等才能有即刻满足感,这些食物往往又极不耐饱,吃完过了一会儿就又感觉饿了,还得吃,不知不觉中饮食过量。
虽然摄入量增加,却因为睡眠不好无精打采,整天懒得动弹,新陈代谢变慢致使人体的消耗量大幅度减少,就更别说健身锻炼了。吃得多动得少,最终结果就是发胖。美国前两年有报道指出,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的人,与正常睡七八小时的人,女性肥胖率高出2.3倍,男性3.7倍,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容易患上肥胖症。也许短期熬夜导致的体内电解质紊乱、身体脱水、脂肪增加肌肉减少等问题会造成‘体重减轻、人变瘦”的假象,但长期来看,你一定是在“又虚又胖”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