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
从蓝藻、果蝇、小鼠到人类,儿乎所有的生命体都存在着调节生命活动的昼夜节律,我们称之为“生物钟”。生物钟不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也存在于肝脏、肾脏、心、肾上腺、皮肤、胰腺等组织与器宫中,我们的血压、体温、睡眠、激素分泌、脂肪代谢等生理活动,都受到生物钟的影响。如体温、血压在24小时内规律波动、皮质醇激素在昼夜分泌的峰谷变化、脂肪代谢等。现代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昼夜节律的紊乱与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肥胖等存在关联。经常倒班的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可见规律作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这也一直是我国中医学所倡导的养生原则。
一、昼夜交替,起居有时
中医理论强调整体性,不仪是人体自身的整体,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首先提出“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人以大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人类依赖自然界的天之气、地之物才能生存,同时人类也受着天地间阴阳消长、四时更迭规律的支配。对于一昼夜内阴阳消长的规律,《灵枢·营卫生会》这样描述: “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可见每日中午和午夜时分,分别是阳气和阴气长极的时候,此时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阴阳之间开始相互转化。人体阴阳盛衰也有着相应的昼夜节律变化,即“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脏”,所以《黄帝内经》提出“起居有常”的养生原则。午时(11:00~13:00)阳气达到盛满,一阴始生,子时(23:00~1:00)阴气达到盛满,一阳始生,是阴阳相互转换交替的时刻,此时人体应静卧少动,以帮助阴阳的相互转化,这就是古人强调“子午觉”的原因。另一方面,《黄帝内经》云:“故阳气者,一旦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强调了人的活动也应顺应阳气的变化,夜间阳气收敛,阴气充斥于天地之间,此时人体阳气收敛内藏,汗孔也随之密闭,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也不适宜在户外过多的活动,否则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疾病发生。
二、四季更迭,顺时起卧
一年四时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依次发展,也蕴含着阴阳变化的规律,当气候出现反常变化,或人体不能随季节更替做出相应调整时,则会产生不适,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并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日:“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勿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为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它针对四季的作息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四季的作息应顺应自然界阳气的生长变化。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学习T作压力大、夜生活丰富,导致作息紊乱的人群比例越来越高,通宵熬夜、加班工作、夜夜笙歌等不良生活方式正在隐晦地蚕食着人们的健康。中医“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应首先从细微之处人手,从小处着眼,保证规律的作息是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