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支撑性产业,既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分工日益分化的结果,也是国家和民族间进行社会文化交流的纽带,近年来得到勃兴。因此,有必要研究语言服务业的行业特点与发展规律,立足我国语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全面把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步为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以期能有效化解语言服务业发展的面临的各种困难,实现中国语言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并有效支撑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语言服务业;勃兴;引导;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首次提出并确认了“语言服务业”这一概念。从2012年起,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发布年度《中国语言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表明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已经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78)显然,无论从文化发展角度推进中国优秀科技文化成果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进行深入交流,还是从产业培育角度立足语言服务外包的国际国内市场推进中国实现从语言服务大国跨越式转变为语言服务强国,都需要认真研究语言服务业发展的行业特点和特有规律。有鉴于此,关注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语言服务业在中国广泛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历史机遇,同时认真研讨其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成为在语言服务业勃兴的今天积极引导其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中国语言服务业的勃兴态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国家、地域和企业之间的经济发模式迅速分化。尤其是近年来,一些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其跨国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更趋活跃。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要想成功介入所在国家的消费市场,必须要适应该国以语言、文化和法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软环境,由此使得語言服务业成为推进跨国资本流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当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取而代之,中国正在勃兴的消费市场将成为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因素。因此,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只有适应中国的语言、文化和法律机制才能赢得发展。同时,随着中国公司实力的增强,其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实践显著增多。所有这些,都为中国语言服务业的勃兴提供了优越的市场条件,并使得我国语言服务业取得了快速成长。
(一)中国已成为语言服务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对良好的内外环境为我国深入推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语言服务业作为经济全球化时代推进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在中国成功入市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推动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并将随着中国经济“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的贯彻获得更好的发展。据2012年,《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语言服务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相当快速的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自1980年到2011年,中国的语言服务企业总数已经从不到20家增长到2011年的37000多家,30年间增长了2300多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语言服务业的行业从业专业人员已经接近120万,其中仅翻译人员便达到64万人,超过从业人员总量的50%。[2](94)
(二)以语言服务业助推经济转型成为社会共识。当前,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语言服务业大国,但并非国际语言服务业强国。因此,以语言服务业助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具有极大的潜力,并已经成为政府、学术界和媒体的共识。2012年底,中国译协和中国翻译行业战略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中,以具体数据和客观分析展现了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中国语言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产业支撑,极大提升了语言服务业的业界共识。2013年5月,商务部牵手中国译协共同主办了主题为“语言服务产业——贸易全球化的桥梁”专题研讨,在进一步增进语言服务业重要作用共识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推进中国语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引导对策。同时,中国部分高等院校也开始积极关注并探索参与语言服务业发展。2014年5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了“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积极推进语言服务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校企协同机制的建立。
(三)语言服务业的规范发展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新动力。语言服务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行业规范的成熟完善。尤其是语言服务中的翻译和本地化需要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以此对行业发展和服务质量进行技术规范。为此,2011年,中国翻译协会发布了《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2014年,中国翻译协会接着发布了《本地化服务报价规范》。与此同时,中国翻译协会还在积极论证并酝酿发布其他与语言服务业相关的行业规范。可以说,语言服务业行业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极大推进了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为规范本行业的生产流程、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行业依据。另外,近年来,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云翻译和敏捷本地化平台等语言行业的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产业变革的新动力,并有力推动了语言服务行业企业组织模式和商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当前,远程口译和众包翻译等行业服务新模式日渐勃兴,“语联网”和“译云”等云翻译创新平台正在崭露行业头角,对于充分整合行业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速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语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困难
语言服务业作为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对于推进中国经济稳步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并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战略性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转轨阶段,以服务业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稳增长,促改革”的重要内容。语言服务业作为可以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支撑的文化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成功入市并积极介入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今天,可以说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政府对语言服务业重视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行业发展中自律协会的引导作用不强以及行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等因素成为制约我国语言服务业做大做强,推进中国从语言服务业大国向语言服务强国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障碍。[3](10)因此,推进中国语言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要充分其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更要对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拥有清醒的认识。
一方面,我国语言服务业发展遇到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引导以文化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推进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之路。语言服务业作为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分支,不仅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市场需求广阔、成长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4](82)同时,在信息化的全球化时代,中外交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语言服务已经成为经济、文化和科技等行业和领域发展的必然需要,并将随着相关行业领域的继续发展成为高端服务外包业务中的重点行业。另外,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并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然,语言服务业是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及其国际影响力的增加必将带动语言服务业的发展,语言服务业的繁荣也将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我国语言服务业的发展又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对语言服务业的理解过于狭窄。语言服务业包括翻译,但却并不仅仅是指翻译,还包括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多语信息咨询及广告、说明书、宣传文书、商业文稿等各类文稿的撰写、修改等服务,而目前很多人仅仅把语言服务业理解为翻译业,而且把翻译仅仅理解为汉语与外语的互译,忽略了方言之间及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互相翻译,显然过于险隘,不利于语言服务业的拓展壮大。二是对语言服务业的价值认识不足,相关政策扶持不到位。语言服务业作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实体产业,虽然至少在中国存在了20年,但至今未被列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之中,由此导致国家有关文化创意、知识产权、服务外包和信息技术的优惠政策难以惠及语言服务业,使其经济效益相对不高,难以实现跨越式的规模化发展。三是对语言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不足。当前,以翻译为主的语言服务在我国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一些重要的国际性招标文书,至少需要提前半年准备,然而,企业留给翻译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天,导致翻译质量低劣。企事业单位一般也很少将翻译作品作为科研成果,认为懂外语便可做翻译的观点普遍存在,对翻译的专业特点和培养周期认识不足。四是教育平台难以提供高端人才的培养机制。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在职专业翻译不足3万人,拥有全国翻译资格证书的人为27000多人。同时,起步不久的翻译本硕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累计仅有几千人。
三、从语言服务大国到语言服务强国跨越发展的引导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拓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全球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往中,以翻译与本地化服务、多语信息咨询、语言技术工具开发和语言教学与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语言服務业方兴未艾。尤其是在我国,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加入WTO,无论我国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还是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资本实力的增强并积极贯彻“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乃至于以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都离不开语言服务业的基础性产业支撑。然而,我国语言服务业发展虽然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但要真正实现中国由语言服务业大国向语言服务业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既需要政府和学界给以高度重视,出台具体的行业扶持政策,也需要不断培养高端翻译人才,推进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及行业自律建设,并需要语言服务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提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行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尽快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国家经济统计部门应当将“语言服务业”尽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行业分类》之中。同时,国家立法部门应当尽快立足语言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完善和出台相关的行业法规,制定语言服务业的行业从业标准。企事业单位应当将翻译成果作为学术科研成果并制定具体完善的奖励机制,可以考虑由政府相关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设立语言服务相关的学术成果奖项。从语言服务业发展的原动力来讲,国际资本的市场导向性流动是其勃兴的主要动力。[5](114)因此,政府的产业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语言服务业发展对于推进“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战略重要性,并在政策上予以优先扶持。比如,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以语言服务企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语言服务企业参与语言服务外包业务的国际竞争,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优先使用本国语言服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二)建立语言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化解行业发展的高端人才瓶颈。当前,我国从事语言教育的专业数量和接受语言教育的人才总量并不少,但却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端语言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专业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语言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充分认识语言能力培养的周期性和规律性,进而谋求建立起行业协会主导、高等院校实施并由企业参与的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协同联合培养平台。以语言服务业发展为契机,积极推进语言服务业相关的学科建设,充实完善包括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培训、教育实习和毕业就业等内容的语言服务教育体系。现代语言服务几乎涉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所有行业领域,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各学科、各领域的综合性知识背景,同时还需要其具备操作现代语言辅助工具信息技术能力。因此,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重视学科领域的交叉综合,也需要适应语言服务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趋势。
(三)积极借鉴现代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提升行业发展的技术能力。现代语言服务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外语技能,还需要其具备使用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云翻译和敏捷本地化平台等信息化辅助手段的操作技能。尤其是随着“语联网”和“译云”等云翻译创新平台的兴起,语言翻译的信息化趋势日趋明显,其对现代高新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显著增强。同时,语言服务业作为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其对语言服务速度和效率的要求相当高,因为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商业文本的本土化实现时间越短,质量越高,企业的竞争力便会越强。为此,应当积极推进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相关组织的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充分整合行业发展的技术资源,全面提升语言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外,经济全球参与程度越高的国家,其语言服务产业的技术能力相对越强。推进语言服务业的技术提升,应当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尤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成果,并将其纳入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框架之内。
(四)加强行业协会的行业引导,建立行业发展的自律机制。发达国家语言服务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行业自律组织在协调行业市场、制定行业标准和培养翻译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鉴于当前我国尚缺乏语言服务行业统一自律组织的现状,可以考虑将中国翻译协会提升为具有普遍行业指导权利的行业组织,使其负责应道全国行业组织进行深入的行业调查和论证,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语言服务业相关的决策依据。同时,积极关注语言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制定并适时调整语言服务业的行业标准和自律规范,联合高扥院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大规模专业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引领高校、企业等开展语言服务的学术合作,以校企协同机制探索语言服务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良性发展的互动模式,并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以企业的产业实践进行及时的实验论证。[6](P441)组织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关系我国语言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科研立项并整合全国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科研攻关,不断提升语言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传英.语言服务业发展与启示[J].中国翻译,2014(2):78-82.
[2]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协会发布《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J].民族翻译,2012(4):94.
[3]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业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翻译,2014(1):9-11.
[4]袁军.语言服务:中国翻译行业的全新定位[J].中国翻译,2012(5):80-83.
[5]陈爱松.中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回顾与展望[J].海外英语,2014(3):111-112,114.
[6]杨英法.大中华文化的汉语根基探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内向视角下以汉语文化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4ZX011。
作者简介:杨英法(1965-),男,河北平山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读博士,河北工程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