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文化墙“没文化”教育了谁?

2015-05-30 10:48袁元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繁体字唐诗宋词错别字

袁元

太原文化墙的设立单位恐怕没有想到,当地一些市民竟然如此有文化、如此眼尖,能细心地将文化墙上一块块“没文化的砖头”都给翻找出来;不仅翻找出来,还特别耐心、较劲,用手机拍照,传到网上,使劲“拍砖”,称文化墙“没文化”。这份尴尬恐怕是相关单位在设立这面文化墙之初没有料到的。

不过,这没有料到的结果,却是必然的。不可否认,相关单位设立文化墙,初衷肯定是惠民,是为了借中华经典文化营造文化氛围、优化生活环境。不过,在让唐诗宋词上墙的过程中,为彰显文化品位,设立文化墙的单位力求将唐诗宋词“原生态”地展示出来,把早就转化成简体字的诗词,再次“复原”,转化为繁体字,不承想,“简繁体转化时出现了一定的纰漏”,导致33处错别字赫然“面世”。

33处错别字,“高悬”于文化墙上,实在太扎眼了,怪不得当地市民挑刺。一方面,在文化墙上刻经典诗词,本身就是传播传承优秀古典文化之举,目的是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滋养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古典文学素养。但错别字的“井喷”,不仅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以讹传讹,影响优秀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辨别能力还不够强,未必知道文化墙上有错别字,如果全部当成正确的来模仿学习,就会导致错别字入脑人心。这样一来,这文化墙不但教育不了人,反而还会害了人。另一方面,在文化墙上刻经典诗词,也是为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建设健康文化环境、提升地方文明形象,可错别字的扎堆现身,设立文化墙的目的难免与效果南辕北辙,不仅不能美化形象,还可能有损形象。

这面文化墙为何如此“没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面镜子,恰恰照出了设立文化墙的单位“讲文化”不认真的心态。33处错别字的涌现,说白了是华而不实工作作风结出的必然果实,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如果相关工作人员作风踏实一点、办事认真一点,在简体繁体转化时细心地校对一遍、琢磨一番,多点考究、多点查证,少点敷衍塞责、少点漫不经心,也许就能揪出这些似是而非的繁体错别字,从而把“稗子”除掉,使文化墙长出清一色悦目的稻苗。如果工作中少点形式主义,不刻意追求“古风”,不硬把简体字的古诗词转化为繁体字,那些错别字就没有“露脸”的机会。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早就习惯了简化汉字,对于繁体字,很多人恐怕已经不认识了,硬把大家都认识的简体字转化为多数人不认识的繁体字,到底是彰显了“文化”,还是故意不让人读?

其实,要将文化墙办好,真正办成“有文化”的阵地、教化人的载体,设立文化墙的单位事先应回答好三道题:办什么?办给谁看?怎么办?从结果看来,相关单位似乎只回答了“办什么”的问题——设一面文化墙。至于“办给谁看”“怎么办”,估计就没有深入思考,没有想清楚老百姓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墙。

要回答好上述三道题,不仅要有文化,更要有踏踏实实的作风。老老实实谋事办事,不玩花架子,直截了当用简体字刻古诗词,让大家都能看懂、都能受益,而不必费神考证,不必“烧脑”猜测。这样做,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吧!

——摘自《惠州日报》

点评

针对太原文化墙出现33处错别字一事,作者一分为二地看待事件本身,先分析设立文化墙的好处,肯定相关单位的初衷,紧接着指出文化墙上出现错别字带来的危害。然后,作者由“果”溯“因”,分析文化墙出现错别字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最后,作者提出要把文化墙办好,必须回答好“三道题”,这既是进一步批评指正,更是对相关单位提出要求,让每一个文化工作者警醒。全文由事及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值得大家学习。

猜你喜欢
繁体字唐诗宋词错别字
《江山如有待:唐诗宋词日历 2023》
哈哈镜
唐诗宋词中的二月二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英语世界里的唐诗宋词
我与错别字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唐诗宋词选择读》注释献疑(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