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英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都知道,数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为明显。怎样让低年级的学生学好数学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只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对你的数学教学感兴趣,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宽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我这里所说的情境,首先就是这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全面关心爱护每位学生。
二、知识游戏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新内容的学习、练习巩固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外,还要让学生置身于亲切、自然的游戏环境中,学得轻松愉快,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恰当设计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再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在一次次的成功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了。
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常常表现出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能比较快地解决问题,但有的学生解决问题则比较慢,无论哪一类学生,老师都应培养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习惯,有的学生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后,认为没事情可做,就等待老师的评价,而没有认真地检查,更没有在检查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就会仅仅停留在完成的层面,而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地对待学习活动,自觉地思考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让我们在教学中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