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发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阳虚体质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转化分下降明显,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优良率为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适宜技术;阳虚体质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143-01
膝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方案较多。近年来,临床根据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方案治疗,而经多次临床试验表明,中医适宜技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为了进一步证实此观点,笔者对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男88例,女11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9.6±2.3)岁,病程0.3年至2年,平均病程(1.1±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①刮痧,刮委中穴;②艾灸,灸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等穴;③拔罐,拔双膝眼、血海、梁丘、委中等穴位;④按摩、擦膝盖,以膝关节局部皮肤肤温升高为佳。4种技术项目均每周2次,一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均由护理人员指导并教会患者,使患者自己操作。医护人员再定期培训患者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方法,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不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3月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再次进行转化分和疗效评定。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多见于中老年;②多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踝、脊柱等;③受累关节隐痛,活动或劳累后加重,休息能减轻,进而持续疼痛伴关节僵硬,后期关节肿胀增大,活动受限,有畸形但无强直;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或以上标准者可初步判定为骨性关节炎。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者;经X线证实为退行性关节;可积极协助治疗,并完成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次临床研究存怀疑态度者。
1.5 体质分型 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2]标准中体质量表进行辨识,该表由9个亚量表构成,每个亚量表包含7~9个条目,每个条目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和转化分,原始分=亚量表各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即阳虚转化分=(原始分数-9)/36×100。
1.6 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拟定。①优:受累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消失,活动时偶有沉重感,活动后消失;②良:受累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减轻,开始活动时有酸胀不适感,对日常生活无影响;③中:受累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有所改善,活动时常有疼痛,休息后疼痛消失;④差:干预后体征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转化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转化分为(50.32±12.05),干预后转化分为(39.22±12.8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转化分为(51.05±12.02),干预后转化分为(45.15±12.6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转化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转化分数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优良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优良率为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人之体质既取决于先天禀赋,又受后天因素影响,虽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可调性。本研究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对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可在家中操作,对膝骨性关节炎之阳虚体质进行干预调整,改变其趋向性,降低患病机率[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转化分下降明显,优良率较高表明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7.
[3] 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70.
(收稿日期:201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