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琢 张琪
摘要:一提到女性,人们就会想到西方的女权主义、女性主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女性艺术”这一文化概念备受关注。在中国,女性艺术跟女权运动是不尽相同的。虽然其中心思想都是追求自由与权利的解放,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更具有民族精神。关于这一点,二十世纪这一时期的女性画家最具有代表性。而水彩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在女性画家的水彩画表现里,更能体现出这一时期中国女性画家的心理历程和艺术历程,还有它独有的时代特色。本文就二十世纪这一时期,在众多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女性水彩画家的历史地位、存在意义及作品风格,进行了分析整理。希望能通过这一文章,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到这一时期,女性水彩画家存在的意义和她们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女性;时代;风格;价值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水彩画家的艺术思想变迁——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大多数的家庭是不允许女性舞文弄墨、研习书画的。古时候遵循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再加上在明代,由丁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明政府又较为腐败,制定并实行了罚良为娼的政策,而其中有很多“犯官”的妻女都是很有文化素养的。这也就导致了当时青楼女子上升了一个层次,绘画之风盛行。很多文人墨客们都纷纷前往妓院,与较有才华的青楼女子吟诗作对、画画怡情。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女子学习书画,被人们认为是可耻的。有很多出身书面世家的女子,有幸从父兄或丈夫那里沾染学习一点书画知识,较有才情者,还创作出了一些较好的作品,也都是仅供自家人赏玩一时,最终都被烧毁,不得流传下来。
直到改革开放,女子的思想才彻底摆脱千百年来的束缚,大胆地去释放自己的艺术才华。并且开始接纳新的东西,新的画种与新的思想。这对爱好艺术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幸事。但是思想毕竟被束缚了千百年,有很多遗留问题,转变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很多女性艺术家,在最开始都只是研习国画。当她们在艺术海洋中畅游时间稍久一点,才开始不满足丁中国自古就有的艺术乐趣,开始接纳新的东西,如水彩画,并继而大胆创新,开始尝试将水彩画与中国画的艺术思想相结合。这是一个积极的也是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作品,无疑是需要我们精心留存的艺术宝藏。对中国女性画家来说,这一时期,有着跨时代的意义,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水彩画家的艺术产生了以下几点特征:
1 以柔为美——温柔中体会女性对生活的热爱
说起女性,人们本能的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温柔和美丽。绝大多数的女性,不管对牛活、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温柔以待的。女性天牛,似乎就散发着一种母性的光辉,她们看待事物的眼睛,也绝大多数都是柔情的。有着这样的特质,自然的,女性艺术家们在选择绘画题材,还有其创作于法上,也就多了些柔美的类型与形式。
在二十世纪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喜爱以花卉等为题材的女性水彩画家。二十世纪虽然处在社会动荡期,但这并没有阻挡女性水彩艺术家们追求艺术的道路和她们美好的思想,她们依然创造出了许多美丽、温柔的作品。例如,萧淑芳的《丁香花》、杨化光的《玫瑰》、傅尚媛的《秋菊》、彭如华的《牡丹》等等。
在她们的花卉作品中,并不像古人画花卉是那么多的顾影白怜和千丝万缕的愁绪。她们的作品更多的,是表现出了光华烂漫、争奇斗艳、含露欲滴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观画的人在画面中,能够陶冶情操愉悦精神。她们的画有平静人心神的能力,柔而不腻,关键处又不失激情。
从这些美好的画作中可以看出,她们对牛活的认真和热爱。她们的绘画热情,也说明她们在历经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对可以握住画笔,遨游艺海的机会格外珍惜。
2 柔中带刚——从画作中感受新时代女性独立坚强的个性
二十世纪的女性艺术家们,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个南动荡到平稳再到迎新的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时期。所以很多女性艺术家,在这段时期里,养成了独立、刚毅、果断、坚强的个性。这一点在她们的水彩画创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有很多的女性水彩画家,选择了建筑等以往男性较偏爱的绘画题材。她们在创作于法上,也都不失大气胸怀,笔法干净利落。例如,华宜玉的《居庸关》、梁蕴才的《北海几龙壁》、杨化光的《庭院》等等。
在她们的作品中,除了可以看出刚毅的个性,也还能感受到她们对美的独特的感悟。例如,她们画中的背景,画面的光感,还有其微妙的色彩变化,虽然表现的都是刚劲大气的场景,却在色调上冷暖结合得恰到好处,使画面并不冰冷生硬。在她们的作品上,完美地表达、体现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她们渴望让自己更加独立、坚强的愿望。
3 民族精神——女性水彩画家的红色艺术
在这个有外来侵略,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每个爱国志上都尽白己的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了革命斗争中。其中也不乏艺术工作者,像著名的女革命艺术家郁风,就坚定地拿着画笔做武器,为革命而奋斗。这样的艺术,被人们称为红色艺术。在她的著作《画中游》中,就对她以及她的家人朋友为革命、为艺术而奋斗的事迹进行了较清晰全面的阐述。
郁风是用艺术来革命的女艺术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她拥有超群的艺术才华,作画是她攻击敌人最好的武器。她用她的画笔无数次戳穿了敌人的心脏。只可惜由丁战乱,她的作品现今所留存的少之甚少。在她幸存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中世纪的幽灵——鞭痕》,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郁风先牛用鲜红的色彩鞭打画面,束缚中伴着解放。画面中坚硬的岩石,神秘的甬道,云雾般的幻想,残酷的鞭痕,都可以让我们切身体会到,郁风先牛那曾历经万般痛苦、百般磨难却依然坚毅刚强的内心,还有她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她在1962年8月,由《美术》杂志和京、沪两地联合召开的“水彩画座谈会”中这样说道:“水彩应当轻松些,天真些,似不经雕琢才好。”她对水彩画的观点,也正能反映出她内心对牛活的渴望。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憎恨,所以就更希望牛活中能出现多一些美好的、天真的东西。
当然,在二十世纪众多的女性艺术家中并不只有郁风一人投身丁革命,有相当多的爱国女性艺术家都拿起自己的画笔,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的成功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牛活,有她们不可磨灭的功劳。
总而言之,以柔眼看待世界与生活,用刚强的心对待战争与侵略,虽然没有人人进入枪林弹雨的战场,却把手中的画笔,变成了对她们来说最好用的武器。为革命与艺术,顽强地奋斗着,这就是二十世纪的女性艺术家们。
在这样的一个时期,搞好艺术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她们身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又要照顾自己的家庭,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还能接受对她们来说,陌牛又新鲜的水彩艺术,并将其投入革命,融入牛活,着实令人赞叹!她们是中国的第一批女性水彩艺术家,是新时代女性艺术家们的骄傲。她们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参考和纪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