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洲江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具有极强的直观性且效率很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进一步优化教学。能够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之上促使生物学科教学直观化,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兴趣 直观性 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110
没有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时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设计、遴选、反思并形成独具特点的多媒体应用思路,寻找多媒体和课堂教学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促使多媒体技术的价值最大化。
一、巧用多媒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生物教材中有一些典型图形和表格,学校教务处也为生物学科专门准备了一些挂图,但很多知识点仍缺乏动态性的展现过程。而使用多媒体视频、动画插入功能可以将很多需要动态展示的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出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会很耐心地看完整个视频并有所思考。只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多媒体的运用,就能有效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走近细胞》时,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通过了解发现他们对初中生物学知识几乎空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及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确定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了解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本节课刚开始,我给学生播放一曲轻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别各种形态、大小各异的细胞:组成动物体的心肌细胞、血细胞、人体表皮细胞、神经细胞等,并在旁边附上文字解说,这样可让学生迅速对各种细胞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我使用视频播放各种自然景观的短片,这样学生在感叹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同时会更加深刻领会本课所学知识。这样的激趣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到的知识,往往掌握得迅速又牢固。接下来,我再次创设与每个人密切联系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使用Flash软件播放人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一个正常的人的过程,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均是从受精卵逐渐成长起来的,为何会出现两种性别差异?生男生女取决于谁?借助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立即反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这个时候,我带领学生一起打开课本,开始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会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充满期待,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习效果异常好。
二、巧用多媒体,使生物教学的直观性更强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各种生物的生理活动,科学显示宏观和微观的生物世界,及时将枯燥、单调的知识、抽象的概念等具体化、形象化。如在教学神经元知识时,需要学生理解突触的结构特点和递质释放过程及作用机理,如果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往往似懂非懂。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神经元的整体结构、神经元各组成部分的认识,重点停留在突触小体部分,使用图片处理技术中的光线明暗让学生自主对比认识线粒体、高尔基体、突触小泡和前膜等结构;继续引导学生认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环节。整个过程尽量做到边演示边提出问题,学生及时思考、整理、回答,教师就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指导。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很快认识到课堂教学需要直观理解的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学生大脑持续保持兴奋状态,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也保证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有时解决重难点,单凭教师的讲解达不到好的效果,这时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每次上课前总会在首页展示本课教学目的和重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的小结和最后的总结中再次带领学生回顾重难点。对于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总是尽量使用多媒体多方位、多角度加以展示,确保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解决难点。例如,在教学《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一课时,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最显著的是在分裂阶段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形态和数目的变换规律,这些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确定重难点和多媒体课件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为基准;其次应依据教材、学习目标,设计以电教媒体为中心的画面,进行深化、拓展练习;最后教师选择多媒体使用的恰当时机,克服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化微观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这对化解知识点、提高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生物课堂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和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有较大影响。多媒体画面生动、形象、直观,可以瞬间定格,重复播放,使学生视听同步,头脑并用,不仅减小了劳动强度,还使学生理解知识透彻到位。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