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雯
摘要: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兴起的一种公共建筑类型。移民会馆是其中重要的分类之一。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民俗等文化的差异,移民会馆的建筑风格及装饰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但是总会呈现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文化交融性。移民会馆装饰纹样具有突出供奉神灵、体现文化融合、暗含建造人思想的特点。
关键词:移民;会馆;装饰纹样
会馆,初现丁明代,是由同一籍贯或同一行业的人们建造的馆所,供同乡同行议事、祭祀、集会、寄寓之用。移民会馆是会馆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类。明清时期,移民众多。移民所引起的人口广泛地、大规模地流动,促使移民会馆的兴起。现在遗存下来的移民会馆建筑,有不少建筑精品。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被保护的会馆建筑几乎都是移民会馆。
l 建筑装饰概述
装饰,装点、修饰之意。在建丁新石器时期的辽宁凌源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的泥块上已绘有赭红交错、黄白相间的简单图案,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壁画遗迹。南此可见建筑装饰出现之早,更不用说春秋时木结构上的彩绘、秦汉时瓦当上的纹饰。关丁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是将其分为功能性装饰与象征性装饰。古代建筑装饰广泛而多样,从屋脊到柱础,从斗拱房梁到封火山墙。处处能看到建筑装饰的倩影。且建筑装饰有多种手法,如石雕、砖雕、木雕、彩绘、灰塑等。但无论是哪种装饰于法用在建筑的哪个部位上,装饰纹样必存其中。
2 装饰纹样的分类
中国古建筑上的装饰纹样大致分为人物故事、动物纹样、植物纹样、文字纹样、几何纹样、器物纹样等。
人物故事纹样的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历史典故等,如《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白蛇传》。人物故事纹样多是通过所绘故事传播故事中蕴含的道义。
动物类的装饰纹样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期,原始人以狩猎采集谋生,人们绘出动物的图像寄希通过这种方式捕猎更多食物。经过多年演变,动物纹样富含了更多的吉祥寓意。其分为真实存在的动物,如大象、狮子、蝙蝠和传说想象的动物,如龙、凤、麒麟。
植物纹样亦有繁多种类,常见的有莲花、牡丹、梅兰竹菊等。此外还有结合多种植物特点为一体的宝相花纹样等。
文字纹样即是将文字做图案化处理,使其具有装饰效果。这种纹样,分为单个文字及文字与花纹的混合图案两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福禄寿喜等。
几何纹样是出现较早的一种装饰纹样,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装饰纹样。几何纹样多出现在门窗、挂落及图案的边框部位。
其余还有器物纹样、自然气象纹等。上述纹样,不分南北建筑皆有之。它们多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表达着人们对牛活良好的愿望,且都是我国文化的体现。李砚祖在《装饰之道》中称:“我们把装饰不仅理解为一种艺术,更理解为一种文化。”纹饰即文饰,福禄寿喜,忠义孝悌,儒释道精神透过纹样传达出来。
3 移民会馆装饰纹样的特点
3.1 突出供奉神灵
移民会馆有“迎神庥”的功能,故会馆中多建大殿以供奉神灵。例如,山陕会馆供奉关公,湖北会馆供奉大禹,江西会馆供奉许真人。故移民会馆中的装饰,也与这些人物不可分割。例如,湖北会馆的装饰就有大量的龙纹及大禹治水的图案,而山陕会馆的装饰就有关公及三国故事,宣扬忠义的装饰题材。石阡万寿宫正楼雕刻的“八仙图”,暗中把许真人增加进去变成了“几仙”。
3.2 体现文化融合
会馆的装饰还体现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两地文化融合。虽然移民会馆建在异地他乡但它仍与移民的祖籍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重庆湖广会馆中的齐安公所的戏楼上就有两幅经典木雕。左边一幅刻画了城楼、民居、江边景色,城楼上刻有“熏风门”三字,熏风门是重庆古时的城门之一,这说明这幅木雕表现的是重庆本地风光。右边则是以湖北故乡景象为题材的“杏花村”图案。这幅木雕的中心位置雕有三个人物形象,其中可见牧童骑在牛上,右于指向前方,旁边两人看着牧童,似在询问。再看前面小店的门上有“杏花村”三个字。据考证,木雕中的“杏花村”即是湖北麻城杏花村。同时将两地自然景观雕丁其中,这体现了会馆的建造者包容并蓄的心态。
大多移民会馆也会选用迁入地与迁出地两地的杰出人物或是民间故事为题材进行装饰,以凸显同乡自豪之情。例如,开封山陕甘会馆内的《井台会》《狄仁杰登山望母》等图案,故事中的人物均为山西人。白贡西秦会馆戏雕《黄金窖》中的秦穆公,《杨门女将》《杨宗保挂帅》中的杨家将也都是山陕地区的著名人物。
此外,重庆湖广会馆中齐安公所的墙面上,密集的开了许多小窗,这与福建客家土楼颇为相似。并且会馆的屋脊上有用碎瓷片作为装饰,这源丁广东、福建等地的嵌瓷工艺。西秦会馆中处处极富动感的飞檐,都与陕西本地大气庄重的建筑风格截然相反。这些都体现出了文化的交流融合。
3.3 暗含建造人思想
移民会馆多是南同乡商贾筹资共建的,故会馆的建造与装饰必然或多或少体现着主要投资人的思想。例如,西秦会馆是陕西商人丁清乾隆年间筹资兴修,会馆中处处暗含着“反清”的政治倾向,这与陕西商人的忠勇爱国之情是分不开的。明末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当大批商人投怀送抱,捞取好处时,陕西商人就在扬州公然竖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据说,西秦会馆就是为反清积蓄力量所修建的,门前设有茶馆,言“反清”即可分文不取,举杯畅饮。清政府丁乾隆十年颁布禁演《水浒》的禁令,还要求将禁令或刊刻,或立碑,或悬木榜丁城乡庙宇戏楼之前。但西秦会馆不仅没有禁演水浒的碑刻和木刻,反而在金镛阁上雕刻《李逵负荆》(又称《大闹忠义堂》)的图案。其中有宋江、鲁智深、吴用等梁山好汉。再看会馆正殿的大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钦崇历有唐有宋有元有明其心实惟知有汉,徽号或为侯为王为君为帝当日只不愧为臣。”此副对联可谓一语双关,“惟知有汉”,可理解为关羽所任之汉朝,又可理解为汉族,汉人之意。整幅对联看似为颂扬关公的忠义之行,但亦有反清思想蕴含其中。
4 结语
会馆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分类,移民会馆是不同地域建筑文化相互渗透的典型代表。移民会馆中的装饰纹样品类繁多,造型多样,对丁研究古代建筑、工艺美术、服饰、植物、民间文化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目前会馆南丁疏丁管理,保护力度不大,消逝的速度很快,且撰写会馆装饰纹样的文章相对较少,故对其进行研究是亟不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