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生 代洪宝
内容摘要:1920年代,陈德征积极宣扬婚姻新理念。他反对片面贞操观,提倡两性平等;反对包办婚姻,提倡爱情婚姻观;打破家族制度,提倡个性自由。他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五四婚姻解放的进程,其婚姻理念既体现了个性主义,又不忘却人性的关怀。
关键词:陈德征 婚姻观 个性主义 人文关怀
陈德征,字待秋,浙江蒲江人,曾任上海法科大学教授、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宣传委员、上海《民国日报》总编辑等职。在1920年代,思想界到处活跃着陈德征的身影。作为秉承了“五四”精神的新式知识分子,他积极鼓吹个性解放、提倡婚姻自由,与其他知识分子共同推动了近代婚姻变革高潮的到来。
一.婚姻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潮流中,陈德征积极参与并以实际行动推动着近代的婚姻变革。从其发表的文章看,其婚姻思想主要表现以下三点:
1.反对片面贞操观,提倡两性平等。1920年,陈德征在《觉悟》上发表小说《失节的妇人》,其故事梗概如下:一位年轻的寡妇再嫁了,由此遭到了邻里街坊的冷嘲热讽,亲朋好友也为此断绝了关系,因为再嫁被他们视为失节之举。但她毅然顶住了世俗的压力,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幸运的是,他的丈夫并未歧视她这个再醮之妇,二人情感融洽,生活幸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其家境日渐富裕,原来关系断绝的亲朋好友都来趋奉于她。故事以较为圆满的结局渗透了相关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一些端倪:首先,这位女性的丈夫并未因她是再醮之妇而有所歧视,说明他已经打破了“片面贞操观”的束缚,进而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广的男女平等观在社会中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次,女子因再醮而收获了爱情,并迎来了人生的幸福。作者以美满的结局试图阐明再醮的合理性,从而为打破片面贞操观,实现男女平等做出有力的见证。
2.打破家族制度,提倡个性自由。家族制度最大的弊端在于压制子女的个性,蔑视人的尊严。因此,提倡婚姻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就要打破家族制度。关于家族制度与婚姻自由的关系,陈德征深表认同。他系统分析了家族制度产生的起源,阐明了父母对子女的专制根由和男性对女性压迫的经济动因,最后他从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角度阐明了家族制度破产的必然性:“人类是有进化而能进化的;个性的发达和本能的施展,是意中事。破坏个性的发达和本能底施展的,就是个性和本能的仇敌;这种仇敌,我们万不能容纳。家族制度,就是破坏个性和本能的发展的唯一物品。”
二.婚姻思想的评析
1.推动了婚姻变革和人的解放进程。近代婚姻变革思潮是自晚清以来知识界的众多同仁共同推动的结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涤荡下,思想界激流翻滚,吸引了更多的知识者参与到婚姻解放的潮流中来,这是近代知识界对于个人幸福的关注和社会改造相糅合的产物。陈德征作为一名国民党员和上海《民国日报》的总编辑其思想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他以《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妇女杂志》等刊物为主阵地,以饱满的激情热烈鼓荡着婚姻解放的潮流,推动着女性的解放。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唤醒的“人”的解放意识集中表现在婚姻变革的潮流中,而婚姻思想的解放又推动了人的精神的进一步解放。
2.婚姻变革注重个性的释放。在五四时期,时人已敏锐的观察到“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社会生活发展的潮流。其中的“个人主义”其实就是胡适笔下的“个性主义”,它意味着个人须有自由的意志,同时又能勇于承担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婚姻变革实际就是个性释放的过程。知识界倡导婚姻新理念,其思想的核心就是以恋爱的有无确定婚姻的存废,而恋爱的本质就是自由的。在陈德征宣扬的理念中恋爱婚姻观是其鼓吹的核心,无论宣扬平等贞操观还是批判家族制度,实际都诠释着他对自由的向往和个性的实现。在其理念中,个性的释放,是五四婚姻变革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陈德征.《失节的妇人》[Z].《觉悟》.1920年7月21日.
[2]陈德征:《家族制度的破产观》[Z],《妇女杂志》第7卷第5号,1921年5月.
[3]陈德征:《袁舜英底死》[Z],《新妇女》,1920年第4卷第3号.
[4]黄石:《家庭组合论》[Z],《妇女杂志》第9卷第12号,19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