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明
内容摘要: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从古诗词教学的角度,粗略地谈谈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诗词 语文 新课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渊源。诗歌有教化作用,这一点,春秋时期的人们就普遍认识到了。那时的人们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把用诗歌来教育感化百姓称之为“诗教”,他们认为“诗教”能起“正风俗”的作用。据说孔子亲自删定《诗》三百篇,就是出于“诗教”的需要,想要利用《诗》“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达到教化百姓“施于礼义”的宗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诗经传序》中把《诗经》的教化作用阐释得更为清楚明白。他说:“然则其《诗经》以教者何也?……昔周盛时,上自郊亩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朱熹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因为《诗经》三百零五首诗歌大都产生于周朝兴盛之时,那时圣君重视教化百姓,民风淳朴,而所选之诗歌又是经过乐官反复挑选加工,后来又经过大教育家孔子的删定,因此《诗经》中的每一首诗歌都具有“正”(思想性好)的特点,能对百姓起教化作用。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章所占比重很大,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有意识地发挥古诗词教化学生、培养“三种能力”的功能。比如:
教授格律诗时,在讲完格律诗的结构、押韵、对仗、平仄等基本知识后,我们一定还要着重讲解讲解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品种——对联,让学生了解对联常识,明晓对联创作的要求,并指导学生欣赏对联,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思想情操。学生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尝试着自己创作对联;在张贴对联时,也不至于犯分不清上下联的错误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无疑也就相应提高了。
在教授汉魏诗歌时,我们一定要重点突出“建安风骨”,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建安诗歌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现实主义风格形成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最后弄明白:由于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建安诗歌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又由于汉末地主政权的濒于崩溃,儒学的传统地位也随之发生动摇,士人从经学桎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重感情欲望,重个性表现。因此,诗歌创作完全是抒一己之情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残破,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因而形成激越深沉、刚健慷慨之风格。同样,在教授唐代诗歌时,我们一定要特别强调“盛唐气象”,然后引导学生去探讨盛唐诗歌“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的总体特征形成的社会风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跳出常规学法的窠臼,更广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逐步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和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增强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诗词是和美学紧密相连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能通过人类所特有的普遍性认识经验,来唤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古诗词教学能把纯美的人文素养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古诗词的这一功能,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去感受美、欣赏美,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并受到古诗词中各种美的熏陶。学《诗经》,我们可以让学生领略其中人物形象的人性美、富于变化的结构美和摇曳多姿的语言美;学陶渊明,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陶诗韵味醇厚至极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之美;学李白,我们可以让学生去体味李诗豪迈奔放、傲岸不屈、飘逸不群的情感之美;学苏轼,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探讨他的诗歌的豪放旷达、超脱淡然之美;学辛弃疾,我们一方面为他矢志收复中原却终老报国无门的情状悲愤扼腕,一方面又常常能够同时获得辛词浓浓的刚柔相济、摧刚为柔的美的陶冶。
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对学生的的教化潜能巨大,有待我们去努力挖掘。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不忘引导,运用古诗词教学来提高学生“三种能力”的愿景,就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而应该是触手可及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