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雪
青石白瓦,水墨江南,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寞的小巷,一把油纸伞下结着愁怨的姑娘,撑出了一个诗人哀婉凄迷的心曲,也撑出了年轻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思考与期待。本文将以《雨巷》为例,浅谈在这篇文章中所体现的“对话”。
一、朗读感知,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文学作品,自然对领悟作品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大有裨益。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感情基调,有的热烈如火,有的清淡像河,有的昂扬似歌,也有的始终笼罩着浓浓的哀怨惆怅。正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在朗读时注意情感的发展、节奏的停顿,就可以很好地与作品对话,体会作品了。
《雨巷》恰是一篇结着愁怨、忧郁的诗歌,因此,学生在朗读作品时应放慢语速,在重点突出的地方,应稍有停顿或重读,才能让本诗余韵悠长,耐人回味。此外,边朗读边放飞想象,与作者、与作品、与“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进行对话,为接下来的分析综合作好铺垫。
二、品味诗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体,学生是主导,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所以,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位置,师生的对话应该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点拨总结等作用。如果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么我将拾取一朵小小的浪花,看师生如何对话。
师:这首诗歌给你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它有种忧愁哀伤的基调。
师:的确,这首诗歌从头到尾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怨,所以你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忧怨、哀婉、沉闷……
师:那么速度又是怎样的呢?
生:缓慢。
师:对的,诗言志,歌咏言,声音是情感的外在体现。如果要表达这种忧郁的感情,应该用缓慢的语速来读比较适宜……
总之,师生对话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
三、细细领悟,与文本意象对话
《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论述;而西方现代文论认为意象是客观物象在经过创作者加工处理之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果学生能细细品味这些意象,与文本中的意象进行“深入对话”,去解读它们背后的“潜台词”,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主旨。
1.雨巷
雨,本就给人迷茫、潮湿、朦胧之感;巷:也是一种狭窄、冷暗、悠长的意象。
青苔斑驳的小巷,本就寂静无声,幽深清冷,再加上梅雨季节,天空飘洒着蒙蒙细雨,此时的小巷因此潮湿,意境更是充满了无限朦胧美。即使有人从此经过,也许只是脚步匆匆,无暇考虑这优美的意境。但此时的“我”,在雨巷里久久徘徊,我到底在期待着什么呢?
2.丁香
丁香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白色的丁香高洁,紫色的丁香优雅,开在暮春时分,容易凋谢。颜色虽不轻佻,但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因此,它往往象征着美丽、孤高和忧愁。
在古典诗歌中,丁香的意象也是随处可见的。李商隐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词人李璟也有诗“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另外一位五代词人李珣也叹息“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另有国学大师王国维写道“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但是细细读来,丁香虽美,但它的周围总是弥漫着一种凄清甚至哀怨的气息。
而本诗中诗人将丁香的这种美赋予新的含义:“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恰是诗人心中至高至纯的理想,但这种理想也许如丁香花姑娘一样转瞬即逝,流年不见,留下的是无休止的追忆和无限的惆怅。
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意象”对话,有助于了解诗人的情感、志向和心路历程。
四、超越文本,与艺术手法对话
“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是中国画的两种不同艺术表现。京剧“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也让京剧更好地展现了广阔的历史与人生。而文学创作中若能“尽兴”地掌握内容与形式,很好地把握艺术表现形式,也能透彻地理解作品主旨。
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本文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象征了。联系时代背景,让自己的思维驰骋在广阔的想象原野上,将会对这首诗歌的主旨的领悟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的雨巷和丁香都是内涵丰富的意象,结合当时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作者也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代背景,因此,“雨巷”可以象征黑暗阴霾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象征沧桑巨变的社会现实,还可以象征作者人生的低谷。“丁香”可以是作者生活中理想的恋人,也可以是诗人对革命前景的期待,还可能是作者对所有人生所有美好的期待。
美学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是一尊纪念碑,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演奏中周而复始地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从而使文本物质形态中获得解放,成为一种符号的存在。所以,文学阅读既要基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全方位地进行对话,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学的世界。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花一叶一春秋。一俯一仰一人生,一颦一笑写风流。珍视生活中的一悲一喜,品味作品中的一嗟一叹,在和雨巷一样的意境中,潜心对话,灵魂交流,将有一个不一样的文学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