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辉
福建省高考曾有这样的一道作文题“这也是一种?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难住了许多考生,因为他们看不到题中所隐含的转折或者并列关系,无法真正把握题意,归其本因就是学生不懂得细读,也不会进行细读。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有相同的感觉,那就是在学生眼中语文学科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学生不喜欢语文,尤其不喜欢阅读,更谈不上细读,对此扪心自问,我们语文老师身上难道就完全没有责任?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身上更值得反思。
1.死抱教参,唯教参至上
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备受质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试题。调查数据很刺眼,但绝非危言耸听,不仅如此,教师死抱教参上课也导致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因为很多学生都有教材全解,这就好比你让观众知道了剧情,演员表演有没有创意,谁会有兴趣去把电影看完。这就造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悲剧——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阅读。
2.阅读教学模式化,学生感受不到文本的原味
很多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他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实践操作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模式,宛若程咬金的“三板斧”,课堂上先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再分段概括段意,而后总结文本思想内容,最后是艺术特色。三招过后,教学过程结束。阅读方法被贴上公式化的标签,忽略文本,生搬硬套解读过程,更不要说对文本进行细读,这样的教学模式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初的阅读兴趣也丢失了,阅读文本的原味更无从谈起。
3.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交往流于表面和形式
近几年各地纷纷进行课改,语文教学焕发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许多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比如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等学校。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许多教师在追求看似热闹的课堂,掩盖不了课堂的内容的空洞,如华师大郑桂华教授所说“虚假的繁荣,认真的胡闹”,许多教师脱离文本,随意拓展,无效教学现象比比皆是。曾经听到某语文教师上九年级课文《桃花源记》,设计一道问题,“如何在桃花园内发展旅游业?”学生非常活跃,积极回答问题,把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一展现,然而教师不懂得引导,不懂得扣紧文本,把原本还算不错的问题,上成了无效教学,对学生解读文本没有任何意义。
4.阅读功利化使得文学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有对经典名著进行考查要求,作为指挥棒的考试,初衷是为了让名著阅读能得到师生的重视,然而这美好的初衷在应试、评比面前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许多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名著不是从学生兴趣入手,而是一再强调分数,所以学生们对名著阅读显得提不起兴趣,他们读名著的目的不是为了品味、欣赏文学经典,提高自身文学修养,而是为了分数,他们不再喜欢阅读名著,这样使得文学名著离我们越来越远,原本被广为传诵的经典,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处境何等悲哀。
以上种种的事实值得我们深思,的确我们要真正学会文本细读,回归语文的真实。那些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已给我们许多的启示,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方法:
1.“裸眼”看文本,自我体验阅读
备课时不要一下打开教参,教参极易让我们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那样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走出前人的光环,“裸眼”看,先获得阅读初体验,让教参成为我们最好的佐证。大胆的怀疑,小心的求证,以科学的心态,获得真理,不要盲从专家和权威的高见,而是通过仔细地研读文本,独立思考,读出自己的疑问和心得体会。只有读中有疑,才会更进一步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多元深入的解读。
2.细微处品味文本,领会作品精髓
细微处往往是作品的精华,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内心的细腻;也能看看到林妹妹初入贾府时的处处小心,时时在意;也能看到父亲爬过月台时,对朱自清先生的浓浓父爱。读懂了他们,我也就懂得了作品,读懂了作者,这就读到了作品的原味。
3.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挖掘文本新意
己身正方能正人,我们在要求学生阅读的同时,首先自己要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自身的阅读体验来引导学生阅读,师生一同分享阅读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该有着新的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在良好的阅读基础上,在对文本大意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挖掘文本新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探讨,这样才能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文化经典源远流长。
其实阅读的关键不在于作品,而在于解读作品的人,摒弃浮华与喧闹,返璞归真,踏踏实实地对文本进行细读,回归阅读的本源,尊重作品,尊重作者,我们更应该尊重我们的听众,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我深信这也是一种方法,一种读懂作者、品味作品的原味、挖掘新意的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南靖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