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慧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常常把阅读教学作为自己教学的重中之中,精力都花在阅读上面,于是文章阅读越深、越读越难,人文拓展也越来越多。几年下来学生对优秀的文章学了不少,可他们说话还是没有条理、缺乏逻辑性,写作也是不上层次。
究其原因,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缺失,导致语文课堂重内容轻方法、重理论轻策略,强化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和实践性,从而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低下。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深入贯彻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多元化训练,构建听说读写有机合一的语文教学活动模式,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
一、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的好:“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与“文”密不可分,不可偏指,所以称为“语文”。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更在于通过这一学科让学生接受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的熏陶,而这人文性的教育应是潜移默化的,应渗透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即在学科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本、体验情感,逐渐地培养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最终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从语文教学演变的历程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紧紧把握住语文的工具性这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帮助学生尽快、尽好地掌握语文这一人类交流与交际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今后的语文教学总是要不断变革的,总是要吸纳一些新鲜的东西,但语文的工具性质是不会变的,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不会变的。
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策略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四种基本能力。具有这四种较强的语文能力,既可以为中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作良好的铺垫。
1.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品评话语的能力。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听的重要性,而听的能力是所有语文能力中最根本的能力。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听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课文朗读,这样有利于记住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专心听同学发言,及时评价同学的发言。要让学生明白,会听也是一门学问,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领,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听课及时捕捉重要的信息。
(3)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新闻,听广播,这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训练学生的的听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不会听、不会说的人怎样在社会上生存!当今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能力。
语文课堂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1)复述课文。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对课文内容进行述说。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立场来复述课文内容,这样不仅了解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说话能力。
(2)由课文空白内容想开去。可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它是一切创造之源。比如我在讲《天上的街市》时,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天上的街市里的奇珍异宝,学生立刻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想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就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内容,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从所阅读的课文内容想开去,进行一番想象。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口语交际,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往,既能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又能表达得好,还要表达得体。是否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是否良好的重要条件。
3.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传递的社会,要想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阅读,即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各类书本知识、扩大知识面的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语言修养,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的思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学生既可以对文章产生认同、共鸣,也可以进行质疑和反思。所以教师应提倡学生阅读思维的多元性、多层次。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思考,展开想象,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和境界。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过程中也是这样,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所以阅读过程中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如眼看、脑想、耳听、嘴说、手动,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中加强语感,在使用中提高语感,可以让学生做点摘抄或写点批注,促进学生思考,提高阅读的效果。
朗读是通过语言的表现技巧,使静止的书面文字还原为鲜活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对于一些内容较深的课文,必须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才能心领神会。尤其是小说中人物的对话,特别富有情境性,学生最感兴趣。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进入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如在《孔乙己》中,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掌柜的那句话:“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让学生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冷漠无情。注重朗读指导,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4.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大支柱,听与读为“吸纳”,说与写为“输出”。就“输出”而言,口头表达为说,书面表达为写。作文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用笔说话”的本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写”的教学呢?
和作文课不同的是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写的训练可以分为:写字、写话、写片段。写字方面,要求学生写字工整规范,做记录时能书写迅速。写话就是要求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作为中学生来说,课堂上他们只习惯于用脑,不习惯也不愿意手脑并用,许多中学老师在遇到生字词时只是走走形式,投影一带而过,以致于他们的书写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低下,所以语文教学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阅读课上也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不过限于时间,还是进行一些短小的片段训练为好,既灵活又有实效。如仿写、改写、续写、扩写、缩写等。这几种写作训练是结合课文来进行的,便于课堂随机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益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协调发展、整体提高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要抓的四个重要环节。听是基础,说是发展,读是语感,写是目的。听、说、读、写四者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切不可把它们孤立和割裂开来。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想要进行得成功、有效,就必须要求教师做有计划地安排,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这种训练要考虑到各个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要激发他们自觉地接受训练的兴趣,从而才能提高训练的预期效果。
除此之外,我觉得还要注意以下四点:
1.语文教学要从人本出发,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和长远发展,追求急功近利必然导致主题弱化、语文素质低下的后果。
2.树立大语文观,听说读写并重,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3.正视中高考现实,承认存在语文应考训练,但不可以盲目追求。因为真正务实的语文素质教育不应该惧怕考试。
4.突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重视开发学生潜能,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修身、立业、成才、发展奠定一个好的语文素质。
听说读写,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的确很难。但是要学习好语文,这四点缺一不可。只有把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技能,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