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弱势群体的违法问题及预防

2015-05-30 19:28:22王英娟
大观 2015年7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

王英娟

摘要:近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日递增,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将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我国历来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虽然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惩罚和处置,制定一系列特殊的法律法规。但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还很严峻。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為当前一项主要任务。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了解青少年犯罪的规律特点、心理误区、犯罪原因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从伤害程度而言,这种犯罪行为虽然不及成人犯罪,但所产生的危害性却不容忽视。从当前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特点来看,不仅渐具成人化的倾向,且犯罪的手段也更加残忍。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

(二)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

(三)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四)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现在很多制造病毒的“高手”都是青少年。再者,犯罪的低龄化也比较突出。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犯罪学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探讨。从司法实践来看,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在不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有宠爱滑向溺爱,使得他们常常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为我独尊,经常干出出格的事情,严重的就构成犯罪。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学校在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上作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在:缺乏长期规范的法制教育。教师因此把升学率作为硬任务,思想教育是软任务。有的教师育人方法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缺少心理疏导的措施和方法。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良风气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极易受社会“黄、灰、黑”色污染、侵蚀和危害。由于受黄色音像制品和淫秽书刊及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常萌发尝试、模仿的念头,从而逐步走向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治理。正像《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第2条)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预防少年违法犯罪就需要整个社会进行努力;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条)也明确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针对前文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试总结以下预防对策:

(一)自身预防

青少年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提高青少年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预防犯罪的基础,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才能使他们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法规规范、道德规范和约束言行。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根本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

当今,有人甚至将未成年人的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社会公害。预防和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尤其是执法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呼吁社会各界,不断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筑牢预防犯罪防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爱心唤起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文成.青少年违法犯罪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

[2]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张思月.关于包头市青少年犯罪现状与预防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吕建星.城市中心地区青少年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0

[5]陈曲.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及不良行为的预防[D].重庆工商大学,2010

[6]刘婧.浅析网络游戏沉迷或成瘾与青少年犯罪的联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预防犯罪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6年39期)2017-02-09 22:48:13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15:36:07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研究
法制博览(2016年12期)2016-12-28 13:36:31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找寻犯罪根源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13:47
赛艇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与致因分析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