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社会促进效应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要特别地关注:一个人从事的活动如果很熟练,在集体活动中的活动效率要比单独活动时的效率要高;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不是很熟练,就会使活动的效率降低。心理学家对社会促进效应的研究结论对语文教学有多重启发,许多一线的教师都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运用着这种理论,发现着问题的多面性,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的多个层面,全方位地分析看待课改的成果。
1.《六国论》,横看成岭侧成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忌的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有的教师打着“堂堂清”的旗号,把目光就定位在某一课,某几个点上,直奔考点而去,熟记考点而安,自以为是“堂堂清”了,而实际是知识的灌输,而欠缺实战的训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充其量也就是个书袋子,甚至是个书呆子。且看宋氏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论及“六国”各不同。
“三苏”的《六国论》在苏教版高中语文中都可以找到,我们在教学其中的一篇时,最好将其他两篇同时带出进行纵横对比,通过背景及其人物等多方面的分析,从而领会文章所选角度的不同及其原因,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运用。如果有时间或条件的话,还可以将清代李桢《六国论》搜出来作比较,当然,让学生站在高中历史的角度,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六王毕,四海一”的原因,对学生更有益处。
苏洵在谈及六国时,开篇就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盖失强援。苏洵为什么在当时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当时宋真宗与辽(契丹)澶渊之盟后,岁以重赂而求苟安。所以,苏洵明里在说六国,实际是在借题发挥,警告宋朝统治者前车之鉴,后者勿忘。苏轼在论六国时则提出了“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时却说是六国不明天下之势,失韩魏这个重要屏障。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其本身的局限和用意,明眼人看得出,明君听得出,取证之不同,观点也很鲜明。就文说文真的有许多精彩之处。笔者在教学三苏的六国论时,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六国覆灭的根源时,同学们更多地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了大一统的必然,第一是生产力的提高,分裂的局势已严重影响了当时生产的发展;第二是孔孟“礼教天下”大一统的学说的建立,从观念上引导人们去达成天下一统的思维;第三是地缘政治的局限,不利于和谐,禹以四海为壑,六国以邻国为壑,治水和水患推动了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而我们要客观分析的是谁更能完成统一大业,为什么他能完成这个大业。
我们在分析三苏的六国论时,不能说是三苏的偏颇,其实三苏的作品,恰恰回答了大一统格局出现的时间和谁有这样的担当。他们分析大一统,不是写史记,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在为这类作品的引导分析时,意在让学生明白,文与意,虚与实,理与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学习方法,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习方法的不同,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学习结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局限文本的考点,肢解文本的内容,“近视”是必然的,“短路”也是意料之中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标和教学大纲是倡导小组学习的,于是有的教师将所有的问题都拿到小组上来讨论,我们不否定有的同学从小组学习中取得了主动,占得了先机,然而,仔细调查后会发现小组学习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是要建立在充分预习准备的基础之上的。从社会促进效应来看,拿到小组学习中的问题,要让每个学生比较熟悉,有所准备,才能在群体的激发下,表现得更为出色,如果是要独立思考的问题,最好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就如一道作文题的构思,还是让学生静静地想一想比较好,而对于朗读比赛之类的让学生有备而战,用小组学习就更具激励性了。如苏洵《六国论》教学方法运用片断:
(1)翻转课堂:课前学生自修内容设计:①“六国论”用你的话讲叫“……之论”?全文主要分析了什么?②从网上寻找当时六国位置,想一想苏洵所说的中的合理成分。③结合课文想想括号里的字词意思:(其实)百倍 /(固)不在战矣 /(暴)霜露/(举以予人 )/(暴)秦之欲/(至于)颠覆/以地(事)秦/(终)继五国/(义)不赂秦/当与秦国(相较)。④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是什么?⑤文章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2)课堂教学:①提出心中的疑 问。②比赛学习成果。③比赛课文朗读。④解疑。⑤二次质疑解疑。⑥讨论本文共用了哪些论证方法。⑦试着用本文所学的方法论证大一统的必然性。
(3)课后延伸:从网上搜索苏轼、苏辙的《六国论》比较一下三苏的论点论据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同是苏门,却有这样大的分歧?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是什么?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不只重视这一课的探究,更多地注意引申扩展,将学生所学与实践进行对接,重方法更重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什么样的策略去进行教学,不独重形式,更要重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