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实践“悟学”

2015-05-30 10:03梁延
求知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美术课

梁延

摘 要:美术教学是一个对美术的感悟过程,只有通过感悟才能感受到美术的“美”,所以要“悟”才能学入。悟就是“感悟”, 悟学式教学法在课堂实施中重“感”和“悟”,“悟学式”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最终都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悟学;美术课;课堂教学实践

“悟学理念”是“学会学习”理念,它主张要努力实现由“学会什么”向“会学什么”转变。最近有老师经常问我: “我看那么多同学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倒不如说是得益于“悟学式教学法”,“悟学理念”强调“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学习就是培养,就是感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点更为值得注意。

一、转变教师观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悟学式”教学法主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和指导,使学生明确方向,掌握方法。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创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此之前,反思、剖析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以前我们教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就怎么画,该画什么就画什么,这种完全由老师规定课业内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束缚在学习之中,使学生不敢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美术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比之其他活动更需要学生自己积极而独立的思维活动——观察、思考、判断和想象。如果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却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的积极性也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教师的知识就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东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悟学式”教学,正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例如,我讲过的《中国画》一课,如何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情墨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呢?我引导学生从线造型的角度去分析欣赏国画中线的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干湿、浓淡、疏密的变化,了解物象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举例,从而使学生较为全面地对这一特定的艺术语言有所认识了解,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以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与主动的参与意识进行学习,这样的欣赏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画的独特风格,真正掌握一点欣赏中国画的基本知识,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美术教学,实际上是带领学生在艺术创造规律的海洋中遨游,这种对艺术创造规律的认识学习,必然会使学生们从中获得一种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愉悦,其教学质量也必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参与意识

如何把“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的“悟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变“要我学、我厌学、我懒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勤学”?我认为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自我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将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课堂。如影视、多媒体等可看可听,能清晰地显示美术的图片,可使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将鲜明的色彩、清晰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以美妙的音乐,可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氛围中得到知识。②加强课堂演示。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教师的课堂演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课堂演示,可以突出重点、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将作品与情节背景联系,增加教学情趣。有的美术作品画面没有情节性,加上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如果教师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不愿意听。教师可从美术作品的“情节”入手,即介绍美术作品的趣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被作品的情节过程所吸引,就会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课堂上来。④多元评价,延伸学习兴趣。很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以一个分数来评判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美术课中的优、良、差便成了教师学生心中的评价标准,当学生看到作业上一次次的良、差时,他对美术的兴趣也许会荡然无存。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打破原有的评价形式,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全面地、多层次地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质疑释疑的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学习态度等都是评价的范畴。在评价时,多采用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⑤营造环境、组织活动、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加强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美术教师应千方百计精心设计每一堂美术课,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三、创造潜能的激发

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在思维上比成年人更具有创造性特征:新颖、独特、变通。如果教学中桎梏了他们的创造天性,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学习美术的畏难情绪,直至厌学。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悟学式”的教学,可以把枯燥的单一技巧训练变为学生有兴趣的、自觉参与的艺术活动。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含义的,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瑞士艺术教育家杰·伊顿曾说:“我认为在教授艺术再现的手段中,唤起那些气质和天赋殊异的学生们的各自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产生一种创造性氛围的唯一途径,它有助于具有独创性作品的产生。”中学生的智慧资源是很丰富的,关键在于我们执教者如何正确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引导。

实践证明,上好“悟学式”的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第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实践美术课
动嘴美术课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课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融入高校古筝课堂的教学实践应用
趣味美术课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