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那里有侗族风雨桥、鼓楼、干栏式木构建筑,有许多勤劳淳朴、善良的侗族人,那里保留了古时民族传统文化、饮食生活习惯。每次回家乡看到身穿侗族服饰的侗族人,总有莫名的感动,儿时记忆瞬间浮现于眼前。自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侗族老人们在鼓楼里和风雨桥上唱侗歌,那些歌曲古老、神秘、自然,就像百灵鸟的呼唤声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引领我的灵魂在大自然中自由飞翔。当清晨的阳光普照在青山绿水间时,侗族人民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男人上山砍柴打猎,妇女们便在家忙于家务照顾孩子,这些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古时男耕女织的年代,侗族延续了这样的一种民族传统。儿时,当村寨新建鼓楼、风雨桥时我会虔诚地去学习师傅们怎么量取木料、凿榫,学习雕刻师雕刻瓦檐上的龙、凤等图腾崇拜的灵物,有时候自己也拾起一小块木料琢磨着便雕了起来。时常与小伙伴们在田间收集泥土捏出自己心中的向往。时至今日,当看见那些土色的雕塑泥时便时常回忆,因为它蕴含了侗乡的温情,也唤起了我儿时那懵懂的记忆,这些让我走向了雕塑的这一条艺术道路,并且一直往这条路走下去!
雨水滋润着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便更增添活力。每日清晨,太阳初升,侗家人便有规律的上山劳作,尽情洒下每一滴辛勤的汗水,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向大自然索取,必将回馈于大自然。在辛勤的劳作下,糯米熟了,收割时节总令人愉快,此刻,侗寨男女老少迎接喜庆佳节,每位侗家同胞脸上因此热情洋溢。寨头寨尾的妇女准备糯米糍粑,用祖上承传下的舂米之具舂在每一粒糯米上,侗家人对于生活的自信、向往与深存感恩之心,因此,幸福感深植于侗寨。这时,侗家人把自酿的米酒、酸鱼、酸肉、糯米糍粑等食材摆放于风雨桥与鼓楼上,以此种形式感谢上天的恩赐。
作品《侗家糯香》,取材于侗家人的劳作景象,吸取侗族建筑榫卯构造方式,以组合构造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两种不同材质与造型之元素合理组合并置,使其形成装置场景式的艺术样式,表现侗家人特有的生存哲学理念。深入侗寨体验生活,用心领悟侗家人辛勤劳作之情景,把最动人的那一瞬间转化为雕塑艺术。泥板成型塑造艺术手法与木结构的榫卯技艺两者结合,作品呈现现实主义场景雕塑。侗家人以劳动为骄傲、自豪,每日劳作收获的快乐便自然流露,那是他们的天性。《侗家糯香》的主体人物部分构图节奏轻快活泼,营造收获的喜悦,体现侗家人热爱劳作,以劳作为快乐的一种价值观。作品人物部分通过形体动作、空间造型,以节奏、线条、形态起伏、强调空间等方法,通过雕塑构图的基本法则达到呼应主题的效果,侗家人的特性得以刻画。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的养身理念。侗寨鼓楼建于寨心,带来胆识、力量,是侗族智慧的结晶。侗族视鼓楼为太阳、神灵、智慧的引导者,他们信仰天、地、万物神灵,以歌声呼唤大自然,模仿水流、鸟、虫的声音。他们三五成行来到鼓楼前,此时鼓楼犹如沟通神灵之平台,他们向神灵呼唤,唱出灵魂之歌,歌声在山的那边与侗寨之间连绵回荡,百灵鸟三五成群在枝头上呼应,穿过侗寨的小溪欢快的涌动,天空为之湛蓝,大地海纳百川,此时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上山劳作一天归家的男人们来到侗寨鼓楼,侧耳聆听寨老歌唱陈年往事,侗族历史在寨老唱的歌里呈现。
陶作品《唱完这山唱那山》,取材于侗族大歌,以此作品述说自己内心深处思乡情怀,表现侗族大歌最原生态的一面,把长年生存于青山绿水间的侗族的生活气息加以刻画。作品选用坭兴陶质材料进行创作,为了使作品呈现质朴亲和感和浓郁的乡村田园气息,侗族大歌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与坭兴陶古朴原始的特质相互融合。在烧制工艺上,用还原氧化的烧制技艺,在窑炉的烧制温度上进行合理控制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850度时,适量加入250克松香,并将窑炉观火口堵塞,让松香与陶充分融合,使陶的颜色古朴沉稳,色泽含蓄动人。作品制作技法采用泥版成型的塑造手法,运用切、捏、推、刻等艺术塑造技法,其凸显手的痕迹,使作品富含人性关怀的手温,泥土的语言成为这件作品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泥版之间相互叠加,如音乐般魅力,唱出连绵起伏的侗族大歌,此时侗族大歌一直在耳边环绕。
身居他乡,时常恋家,偶遇某景让人回忆儿时往事,不禁感慨。万千母亲对儿女的关怀胜过自己的生命,为了自己的儿女,母亲献出所有,这是人性的根本。阳光照耀大地,母亲像大地一样提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贡献,泥土栽培着万千植物,民以食为天,农民向土地有序地索取。树木提供给侗族赖以生存的栖身之处,种下树苗,树木得以繁衍,母亲的伟大无可比拟。古时的侗族,侗寨里男的上山砍柴打猎,妇女们便在家把持家务、照顾儿女,一针一线把家人的衣物、鞋子做出来,侗族妇女们一群人围在火堆旁做些小手工艺,也在期盼着自己的丈夫从山里收获归家。
作品《母亲》,取材自侗族,受到母亲的感动而创作。小的时候受到母亲的教诲:为人处世需虔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要感恩,这些话我时刻记于心。记忆里的事总是那么美好,向往懵懂的时期与童年的回忆,把这些记忆表达在作品上。作品的创作吸收了侗族干栏式、梯式榫卯构造方式来进行艺术深加工,以组合构造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木楼梯与人物主体相融合,产生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作品构图的处理上,把三角形稳定性的理念融入其中,把母亲坚韧、关怀、母爱情怀加以诠释。作品人物呈现一种期盼的场景,儿女们依偎着母亲,等待着他们的父亲归来。
侗族系列作品是从深入侗寨体验生活到构思,再到后期制作,共用了三年时间完成。这些作品饱含我对侗寨的热恋,对侗家人的感情。创作准备初期,我把作品的构思创作意图告诉了家乡侗寨寨主,得到了很多帮助,找到了许多侗族古老的农具来作为创作参考,侗寨的许多父老乡亲热心帮助,争相做模特,在那得到了很多一手素材,也因为自己是侗家人并且对侗族民俗文化的了解,促使我的雕塑作品素材与灵感源泉取自侗族地区,也得到父亲母亲的支持,所以我把全身心的感情倾注于侗族民俗的雕塑艺术创作当中。
以此文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
赵忠勤
1985年9月生于广西柳州三江县,侗族。2013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雕塑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雕塑家何镇海教授。职业雕塑艺术创作者、教师。代表作品:《唱完这山唱那山》《侗家糯香》《母亲》《暮归》《山音》。2014年,作品《侗家糯香》获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雕塑作品展最高奖银奖(中国·长春)。2014年,作品《侗家糯香》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获奖提名(中国·北京)。2013年,作品《唱完这山唱那山》获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银奖(中国·北京)。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长春雕塑艺术馆等部门与私人企业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