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原始精神

2015-05-30 10:48梁群峰
美术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本真油画精神

何为原始精神?做一个定义总会有失偏颇,尽管对于这一概念已经有过不少阐释亦伴有各种争论,我也不愿去详查相关的艺术词典,只望以个人感受杂陈。艺术与情感共生,历史上经典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情感本真,所以我们难免会思考情感是否真挚、是否发自最为原始的驱动,我想这大概就是原始的精神吧!基于此,我始终认为在纵贯的艺术庞茫长河中,艺术始终在原始精神的基点上忽左忽右,前进只是材料的丰富或形式的多样罢了,由此更是时常被各个史段的艺术作品所感动,它更不是直接诉诸古今、先后(指从事艺术实践的先后)、技术,我们会感动于红山文化陶裸女像所散发的那种原始的生命力;感动于花山壁画,那些个四肢外张呈直角机械状、气势上散发着强力、形式上充满张力的艺术形象,感受到这些形象节节攀升的愿望;时常能在古朴的画像石、画像砖中追忆汉时的磅礴与风度,也能清晰地听见米勒那遥远而沉静的晚钟,也会沉思于高更那对于“人”的最本能的终极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然而事实上过于丰富的层次就会影响画面的张力、过于绚丽矫饰的表面就会使画面空洞和虚假,这些在原始精神基点上的忽左忽右,已经在艺术史的轴柱上反复摇摆过,所以才会有罗塞蒂一伙人认为拉斐尔以后的艺术有可能陷入虚假善意的胡同,倡导回到拉斐尔以前寻找更为原始的精神纬度。所以洛可可的雅致与矫情在贵族式梦境中的光辉开始隐退,而夏尔丹、米勒朴实的更有质感的原始情感却逐渐清晰起来。到后来高更索性远离欧洲,他深信艺术正处于华而不实的危险之中,而人们逐渐累积起来的聪明才智及知识已经过度侵蚀了人类的最高天质即原始情感的强度和力度,沦为花哨与献技的奴仆,决绝般踏上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找寻精神的慰藉。我们可以不断地找到这种回归并加以印证,曾几何时画家们在画室里普遍摆放的古希腊罗马神像雕塑换成了原始雕刻,自觉地警惕那些过分修饰的美丽,毕加索、马蒂斯不正是在非洲的原始木刻里找到依托,打破了原先约定俗成的造型方式吗?如今盛行的小资艺术、通俗艺术的审美趣味难道不令我们做出相对应的思考吗?

去年有幸在青年美术家高研班学习,对我视野的拓展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聆听到众多名家在他们这一高度的所思所想,也可以到各类美术馆饱看展览,对自己的判断更是一种挑战,如今回想总结,所谓的流行样式也不过是从某种单一到另一种单一的反复,加之工业化、信息化使人的精神家园笼罩着空虚,失去对自然、对人生的敬畏。所以艺术始终是在反复肯定与印证中前行,总是通过它自身进行自我修正或矫正,当一个声音过于普遍就会有对应的声音产生。记得德里希·施勒格尔的一句话——艺术只是把自己献祭给尘世间的神性。明心见性尤为难能可贵,东方传统艺术更是如此,我们的圣人先哲李耳在论道中亦是强调始与无,道法自然,回归本真,而其思想对传统中国画的指导意义更是无需赘述。

结合以前累积的知识使我更加坚信回归到原始的精神及情感的初衷,用绘画和造型的审美趣味来达到某种精神体验,在这样的视觉体验中试图炫技或故作娇态都尽显无知,这并非是先入为主般地说服自己再寻找物象的嫁接,而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感觉,具备无限衍伸的各种可能性在触动我们的原始神经,并驱动我们为之抒而后快的愿望。我曾试图在一个逻辑里尽可能地去挖掘情感效应,尽管在那种情况下我使尽浑身解数,也自认为做得不错了,却远不及在普通场景中某瞬间的偶然共鸣,那来自视觉的错觉或是原始情感的撞击更激动人心,而越为自由纯净的灵魂与这种感觉邂逅的几率会越大,也更接近原始情感的本源。

广西多雨水、阳光透亮这些自然特征无形中也融入了广西人的审美意趣中,在画面上普遍透出寡淡柔媚的风气,从来都没体现出浓墨重彩、沉郁泼辣的一面,这是特色,换另一角度也可以说是镣铐,记得刘秉江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过相对于北方南方同学画面“油画的感觉”总是不够味,往大的来说我们国家的油画也没有西方的油画“够味”。虽然我们不必纠结于此,但结合我们的认知经验又何尝不是一个提示?我们确实在卢奥、毕加索这些大师的原作上感受到画面色层的强度和力度,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以强化的地方,并找到原始精神的一个恰当的当代方式。

梁群峰

壮族,1986年生于广西崇左。2012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谢森教授,2014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级研修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

猜你喜欢
本真油画精神
一张油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油画《塬下》
油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