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青斑病病因初探

2015-05-30 10:48李庆军杨小芹梁丽霞王洪涛刘成连原永兵
农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冬枣病因

李庆军 杨小芹 梁丽霞 王洪涛 刘成连 原永兵

摘要:为了探明冬枣青斑病的发病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防治方案,笔者在实验室提纯、回接了病斑处微生物,在枣园观察发病情况并进行施肥和喷药防治。结果表明,通过对病斑处进行微生物培养、纯化、回接,发现从病班处分离的链格孢菌回接冬枣上不会主动侵染,刺孔培养后也不会形成青斑。因此,冬枣青斑病不是真菌等微生物直接侵染引起。通过观察病斑在树冠和果实上的位置,发现青斑在树冠内堂发病率最高,为22.23%;青斑主要发生在果实的背阴面,占所采病果的51.73%;主要发生在果实的中部,占所采病果的41.38%,由此可初步断定冬枣青斑病可能是缺钙引起;架设防虫网架并喷杀虫剂后,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杀菌、喷钙后发病率显著降低对照,说明冬枣青斑病也不是昆虫叮咬引起,而是由于冬枣缺钙等微量元素导致冬枣抵御真菌侵染的能力下降,链格孢菌通过机械损伤或昆虫叮咬的伤口侵染所致。

关键词:冬枣;青斑病;病因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888

引言

冬枣(Zizyphus jujube Mill vc.Dongzao)别名苹果枣、雁来红、冻枣、冰糖枣,是由普通枣变异而来。冬枣含有19种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g,含蛋白质1.65%,总黄酮0.026%、烟酸0.87mg/100g,含维生素C最为丰富,达350-380mg/100g,是苹果含量的70倍、梨的140倍,是目前最高档的鲜食品种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枣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近几年在环渤海地区发展迅速,目前在山东无棣、沾化,河北黄骅一带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百万亩,成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2008年滨州市部分枣产区发生冬枣青斑病。发病初期,呈圆形或近圆形凹陷淡绿色病斑,后发展呈不规则条形,常并伴有0.5mm左右突起和褐色圆形小病斑。感病后枣果即失去商品价值。2009年,仅无棣县因青斑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8亿元,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挫伤了枣农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冬枣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8月5日在无棣县部分枣园出现病情,比2009年发病早12天,并有发病更早、范围更大、危害更重的趋势。2011年和2012年病情扩展到无棣县和沾化县的大多数冬枣栽培区。因此,确定冬枣青斑病病因进而制定科学的治疗措施己迫在眉睫。

刘国利等通过喷施代森锰锌、黎芦碱等有效控制了冬枣青斑病的发生,但对致病原因未作深入系统研究;吕景海等认为,冬枣青斑病是因缺钙硼、过量使用激素、偏施N肥、虫害危害、环剥过度、土壤缺钾、病原微生物侵染等多种原因所致。但是,未明确哪一种因素是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从分离回接冬枣青斑病病菌、分析病果分布规律和喷药施肥入手,初步探明了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发症状和防治措施。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套袋发病情况调查试验和青斑发生位置、部位田间调查试验于2011年9月18日在无棣县舜园枣业有限公司枣园进行。

喷施农药和叶面肥试验于2012年5月至9月进行,试验园设在海丰办事处冯铺村冬枣示范园(1号园)、棣丰办事处杨白杨冬枣示范园(2号园)和小泊头镇丁王庄示范园(3号园)。

1.2试验材料

试验园所栽品种均为‘鲁北冬枣,树龄15年以上,树势健壮,2009-2011年都有青斑病发生。用于病原培养的枣果和健康果均于2011年8月13日和8月26日2次均采自无棣县水湾镇鞠家村冬枣园,共计67个枣果样品。本园采取常规管理,2009年、2010年青斑病病情严重。

1.3试验方法

1.3.1试验设计分2批共随机摘取67个无机械损伤病果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回接试验。(1)调查青斑果实在树冠上的分布时,每10株树1组,3个重复,随机取组设计,分别观察枣树内膛、树冠外围的南侧和北侧随机观察20个果实的发病率[10-111。(2)调查青斑在果实上的分布时,每组随机摘取100个病果,共3组,统计病斑部位。防虫、杀菌和喷施钙肥试验设防虫、杀菌杀虫和施钙肥3个处理,以常规管理为对照,每处理10株树,3个重复,随机取组设计。

1.3.2病原培养从发病果实样品中随机取出已发病但表皮未损伤的枣果,取病健交界处切成直径约5mm的小组织块装入培养血内,每果取4块。在超净工作台内先用75%的酒精将组织块进行表面消毒约10s,然后用1%的次氯酸钠浸泡0.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用在酒精灯上灭过菌的镊子将组织块取出,放在PDA平板上,每皿放4块,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天后检查记录培养结果。培养物分别以菌1、菌2、菌3……表示。转管保存于4℃冰箱中待用。

1.3.3病原菌的纯化,筛选将单孢分离纯化的菌株,置于PDA培养基上使其产孢,观察菌株培养性状,镜检孢子形态特征、测量孢子大小,初步鉴定到属或种。

1.3.4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用70%酒精棉球将枣果表面消毒,打孔器打取直径5mm的病原菌菌片,分别贴于枣果表面,每果接种2个位点,分针尖刺伤和无刺伤2种处理,每处理3个果实,保湿48h,以无菌水作对照。接种后枣果在28℃下保湿培养,5天后统计发病率。

1.3.4防虫、施用钙素和杀虫杀菌试验试验设防虫、杀菌和施钙肥3个处理,以常规管理为对照,每处理10株树,3个重复,随机取组设计。防虫试验于枣树开甲后每10株树罩1个防虫网架,并于2011年4月中旬-9月上旬每15天喷1次30%吡虫啉3000倍;杀菌试验从4月中旬9月上旬每15天喷1次大生M-45加3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施钙肥从4月上句-9月上旬每15天喷1次氨基态页面钙肥。

9月下旬按东西南北中每棵树取样调查100个果,统计计算病果率。

1.3.5统计分析用DPS7.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经培养,青斑病样品2批67个病果分离获得2种分离物。一种分离物在PDA培养基上呈绒状,灰褐色至黑色。菌丝匍匐于基质表面,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成簇,大多数不分枝,分隔,较短,褐绿色至暗色。分生孢子倒棒形或卵形,单个或成串着生于孢梗的顶端,大小极不规律,褐绿色、褐黑色至暗色。另一种分离物为白色,在培养基上呈绒状,5-7天后颜色逐渐变深变褐。

2.2病原菌回接试验

接种处理,1组为空白对照(滤纸沾无菌水后贴果皮表面);2组回接白菌,3组、4组回接褐菌,5组为病果对照。

空白对照的刺孔和不刺孔处理中各果均无感病症状;2组回接白菌的刺孔处理三果在刺孔处均有浅褐色病斑,但与自然发病的典型症状相比差异较大。不刺孔三果均无感病症状;3、4组回接褐菌的6个刺孔果在刺孔处有褐色至黑色病斑,与自然发病的青斑上的褐色小斑点症状吻合。取病果进行再分离,镜检证实为接种菌。经显微形态观察,确定引发冬枣青斑处褐色小点的病源为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各处理均未出现青斑,可见病斑不是真菌引起的。不刺孔各处理均未染菌感病,说明链格孢菌为腐生性真菌,主动侵染性差。

2.3青斑果实在树冠上的分布

青斑果实在树冠上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主要发生在树冠内堂,发病率为22.23%,而外围仅为2.27%,其中外围南侧发病率1-31%,外围北侧发病率3%。结果表明,树冠内堂发病率明显高于外围,外围北侧又高于外围南侧。这可能与树冠外围,特别是外围南侧通风透光较好,蒸腾拉力强有关。

2.4青斑在果实上的分布

青斑在果实上的分布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从横向看(见图2),青斑主要发生在果实的背阴面,占所采病果的55%,其次为侧面占31%,阳面最少占14%1从纵向看(见图3),青斑主要发生在果实的中部,占所采病果的45.67%,其次为中上部和中下部,分别占20.67%和21.67%。果实底部发病果占总病果的6.3%。果实顶部无发病现象。结果表明,果实向阳面发病轻,背阴面发病重。可见青斑病与光照、果实表面蒸腾拉力有关。有研究表明,无论在果实生长的哪个时期,果肩处的钙含量最多,果实中部最少。这与枣青斑在果实上的分布情况相一致。此结果表明,低水平的钙含量可能是青斑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5防虫、杀菌和喷施钙肥试验

防虫处理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可见单独防虫不仅不能防治冬枣青斑病,反而使病情更加严重。喷施钙肥和喷杀菌剂都能有效控制发病,说明该病不是昆虫叮咬所致而与缺钙、真菌腐生有关。这和刘国利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架设防虫网架可使空气湿度增加,果面蒸腾受阻,妨碍了钙等微量元素的运输吸收,为真菌的滋生蔓延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3.讨论

真菌回接试验过程中所分离出的链格孢菌不具有主动侵染性,刺孔侵染后也没有出现青斑,只有褐色圆形病斑㈣。这说明冬枣青斑病不是真菌直接侵染引起。通过防虫、杀菌、喷施钙肥试验,表明冬枣青斑病也不是昆虫叮咬引起的。而是由于冬枣缺钙等微量元素导致冬枣抵御真菌侵染的能力下降,链格孢菌通过机械损伤或昆虫叮咬的伤口侵染所致。

钙是细胞膜的结构物质。钙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影响膜的相变和流动性㈣,并有利于维持膜的稳定性。果实生理失调可能是由于膜功能损伤,引起代谢的分室作用遭到破坏所致㈣。因为:(1)白熟期发病。白熟期就是果实膨大期,这个时候果实生长很快,如果吸收不到足够的微量元素,就容易表现出缺素症。(2)病斑发生在背阴、蒸腾拉力弱的部位。蒸腾拉力越小越不利于微量元素的运输、吸收。(3)叶片越绿的树上发病越明显。这是微量元素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的分布矛盾问题。叶片越强势,吸收养分的能力就越强,争夺了本该果实吸收的营养,故病情越严重。

要根除青斑病就要从地下到地上,从枣树发芽到结果落叶,进行全方位、全时段防治。(1)补充微量元素,均衡树体营养,增强枣树抗病能力。施基肥时每公顷施45~75kg硝酸钙。在不影响果面光洁度的前提下适当喷施含钙叶面肥;(2)及时杀菌,防止病菌滋生。可选用大生M-45,石硫合剂,农用链霉素等;(3)选择吡虫啉、甲维盐等杀虫剂防治虫害,防止果面机械损伤。

4.结论

虽然喷施杀菌剂能降低冬枣青斑病发病率,但链格孢菌回接时侵染症状与青斑病不同,说明真菌不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喷施叶面钙肥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因此缺钙可能是冬枣青斑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缺钙导致果实抵御病菌侵染的能力下降,加上机械损伤等因素共同导致了青斑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冬枣病因
羊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
身体多处痛 寒邪是病因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我的冬枣卖了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