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文
前年夏天,贝塔斯曼集团痛下决心,一年内停止《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的直接销售业务,相应的网络版更新也只再维持六年。如今两年过去了,虽然最新版依旧陈列在大书店的工具书架上,鲜有人问津。在二手书店的橱窗里也已经能看到它的身影,路过的人未必肯多看上一眼。
记得当年发布停售消息时,德国举国震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大唱挽歌。这意味着,又一个老牌的“德国制造”的倒下。若不了解此书在德国的地位,恐怕难以理解德国人的复杂心情。
这是一部堪称德语世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最权威的工具书。其前身是一部出版于十八世纪末的六卷本百科辞典,不久就被有远见的书商布罗克豪斯(Friedrich Arnold Brockhaus)买下,并增补再版。自第五版(1819/1820,十卷本)起,整饬体例,聘请学者撰写辞条,学术性大大增强,在众多的同类辞书中逐渐脱颖而出。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四年间陆续出版的第十七版才更名为人人皆知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Brockhaus Enzyklop?die)。而目前最新的版本则是第二十一版,共计三十卷,自二○○五年出版以来,就再也没有修订过。
停止销售的消息放出时,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个众所周知的桥段:一直无法入睡的倒霉蛋终于等到了楼上房客第二只靴子的落地。因为在二○○九年贝塔斯曼买下这一品牌前,该辞典的出版社就已经宣布,日后不再发行刊印本。
自从有了网络,尤其是半路上杀出个维基百科,传统辞书的好日子就进入了倒计时。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为了赶时间发布这条“死讯”,《明镜周刊》的网络版编辑在介绍此书的前世今生时,援引的就是维基百科所提供的数据。其实我敢打赌,出版社的编辑部或资料室里有不止一套《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只要翻里面的“自我介绍”,便能查到更加“权威”的资料。让我以小人之心揣度一下: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能搜到的,哪怕距离书架只有几步之遥,恐怕也懒得动一动了。然而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纸质和电子工具书孰优孰劣?谁更权威?笔者以教外语谋生,不妨就近举例。
先看效率。显而易见,纸质产品处于绝对劣势。假设学生遇着一个生词,去查语言类辞书,最快也得十几秒才能查到。若碰巧是一个生僻的词,还得换一本收词量更大的词典,又得花上更多的时间,因为书变厚了,且不说它也更重了。倒霉的是,查到了才发现这是一个专业词,看了简单释义还是不明白,于是只得换专业词典或百科类辞书。以上这个实验,我们还是在一个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前提是所有这些辞典都触手可及。而多数情况下,除非在装备完善的工具书阅览室,学生很难有这样一套完备的工具书。而如果你只是个普通的外语学习者,没了校园的便利条件,恐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记得早年自己学外语、做翻译的时候,虽没有傅斯年先生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那么夸张,却也曾为了一个词语遍寻不得而几近绝望。
相比之下,电子辞典就方便得多,按几下键盘,结果立现。现在市面上比较好的几个品牌产品,大多兼容数本大中型汉语或外语类辞书,一般情况都能应付。而且这玩意儿携带方便,无需网络支持,最适合日常学习。再遇着什么查不到的,网络绝对是包治疑难杂症的及时雨,像维基百科、维基辞典这样网络辞书基本可以解决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问题。国外还有一些超级网络辞典,说白了就是一个搜索平台,将各类权威网络辞典(包括权威工具书的网络版)整合在一起,使用者相当于同时在不同的工具书里进行检索,可以比较搜索结果。要是还不行,那就干脆直接向谷歌这样的搜索器求助,根据搜索结果之间的比对,并查看上下文,猜测意思。有一天,我在收拾旧笔记的时候,发现里面记着一个当年困扰我多时的古怪词儿,于是突发奇想,按照以上程序搜索了一遍,最后居然解决了这个问题。搜索引擎指引我进入了一个德国的小论坛,闯入一群人类学爱好者中间,我要找的那个词就在他们的谈话内容中。结果怎样?原来那是一个非洲小部落的名称。
从搜索效率来看,纸质工具书近乎完败。难道纸质工具书当真是一堆废纸了?这么说,那些传统派恐怕不会认同,他们常挂在嘴边的理由是“权威性”。目前市面上的电子辞典良莠不齐,那些低端货时常错漏百出。内行告诉我,小公司为了规避版权问题,常常采取抄袭拼凑的手法,许多母本自身就有问题,再加上输入马虎,校对粗糙,结果可想而知,遗祸无穷。而正规公司虽然合法经营,愿向出版社洽购辞书版权,但也要考虑成本,否则产品价格高了,消费者未必肯买单。此外那些很“牛”的辞书社未必肯出售版权,宁可自制数字产品。而自主研发,无论从人力、财力上都很难实现。因此,就权威性而言,电子辞典的开发的确遇到了瓶颈。
那么网络辞典呢?目前国内的权威辞书出版社很少有相关产品(比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免费网络版,这恐怕是中国目前特有的知识产权环境所造成的。而国外的一些经典辞书出版商(例如英美的牛津、柯林斯、韦氏词典,德国的杜登词典)都已进入在线词典这一领域,在不少方面甚至优于纸质版本,最明显的是版式疏朗(无需考虑纸张成本),新词和例句的更新快(无需改版重印),生词辅之以标准发音朗读功能(这是纸质形态无法比拟的)。就这点而言,对网络辞书权威性的质疑不攻自破。
相比之下,其他的众多在线辞典则鱼龙混杂,以我观察,某些网站的运作无非是搭个草台班子,找一伙文抄公。输入者无非四处拷贝、扫描,敷衍交差,网站靠投放广告,骗取点击率挣钱。甲方乙方,各取所需,说到底大家就是谋财,因为他们知道,这桩生意不至于害命。
说到这儿,保守派又要得意了。且慢!容我问一句:传统辞典里就没有李鬼吗?看看书店、图书馆里汗牛充栋的大小辞书,别说权威性,就说准确性吧,谁敢打包票?多年前,中国辞书界出了个“混世魔王”王同亿,引得业内人士口诛笔伐。且不说在这桩公案里孰是孰非,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在硝烟里却嗅到了一股怪味儿,是不是铜臭说不清楚。江湖里要有规矩,无门无派的,抢了人家的地盘,分了同行的蛋糕,其结果可想而知。谁说知识是无价的?知识就是权力,权力就能生钱!
扯远了,咱还是回到原题。在权威性上,网络辞典正在迎头赶上,尤其是当权威出版机构进入这一领域之后。在线词典不收费,那么这些辞书出版商岂不是冤大头?无论今天挣不挣钱,先把坑占了再说,这就是当今网络的市场逻辑。传统辞书界的大佬们凭借其口碑和权威性,在这场持久战中最后胜出的几率不可谓不大。在西方相对规范的市场内,良币驱逐劣币毕竟是常态。虽然如此,大佬们还是留了一手,在线产品往往是简化版,相对而言,他们各自旗下的纸型态辞典门类齐全,内容更加丰富,销售也不差。
既然有了方便和值得信赖的网络版,何以还要纸质的呢?即便可以随时随处在线,不少人还是会去买上一本,放在案头或插入书架。这恐怕只能从心理学上解释了。从古至今,对书籍的实体占有,其实在潜意识里,这是一种对知识征服和占有的渴望,甚至是一种拜物教。正是这样的欲念催生了百科全书。
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诞生于法国,精明的书商庞库克和以狄德罗为首的一伙野心勃勃的学者们一拍即合,做起了这桩“启蒙的生意”。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各位看官若对此棋局有兴趣,不妨读读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的《启蒙的生意》,这是一部如同侦探小说般的历史著作。
法国同行的成功,也让邻居眼红心跳。可是那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四分五裂,没有一个像巴黎这样的绝对文化中心,书商要想组织起法国那样的豪华团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山寨,饥一顿饱一顿的小知识分子有的是,让他们充当写手,又好使唤又生钱,何乐不为呢。一时间,德国出现了不少小型百科全书。毕竟底气不足,不敢自称百科全书,于是找了个奇怪的名称“谈资辞典”(Conversationslexikon,也有人译为“社交辞典”)。顾名思义,看这样的书,是为了让自己涨点儿知识。出入沙龙,参加茶聚,跟饱学之士坐在一起,也能从容应对。弄得好,还能现学现卖,显摆一下自己的学问和见识。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书正好满足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文化需求。试想,除了少数书虫,有几家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能够饱读诗书,若能走捷径,从“谈资辞典”里获取些压缩饼干式的知识,岂不省时省力。聚会上的人大多不相识,闲谈无非三言两语,谁知道你的深浅如何。
前阵子,国内引进了一本书,叫作《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其实英文原版的标题是《如何谈论一本你没有读过的书》(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虽然这是一部带有讽刺意味的作品,但它的确可以教会你一些策略,让你也能煞有介事地谈谈《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而另一本《装假的艺术》的副标题“一本让你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书”则更能说明问题。随后国内某出版社也跟风出了一本《假装的艺术(中国版)—教你在中国语境下如何假装》,我浏览了一下目录,涉及的话题“天真、富人、贵族、泡妞、钓哥、咖啡和红酒、 书籍、戏曲、电影、摇滚、话剧与小剧场、砖客、西藏、建筑、设计、足球”,虽不是无所不包,但对于一本只有两百来页的书来说真是不少了。估计是有所忌讳,否则这几本书叫“装逼的艺术”更为贴切。记得多年前,海上的出版社也出过一套杂凑起来的译丛,其中几本印象颇深,像什么《与凡·高共品葡萄酒》《与毕加索喝咖啡》《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与米罗调制鸡尾酒》。打开书,左边一页是艺术家的作品一帧,右边介绍一种名酒或名茶的历史、产地或评价等信息。要么彼此间有那么些牵强的关联,要么根本风牛马不相及。看完这本书,记住了几张名画,认识了几种名酒香茶。这套书印刷精良,在当时来看价格不菲,但适逢其时,那正是“小资”这个概念在中国开始传播的时候。
知识和艺术在这里是附庸风雅的资本。明代是中国文人画的又一高峰,而苏州一带汇集了一批当时顶尖的画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当地的商品经济发达,名商富贾要装点门面,字画成了很好的点缀。到了清代,若少了慷慨的淮扬盐商们,那么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日子恐怕也没有那么好过。按照西方艺术史的说法,这些出钱保养艺术家的人叫作“恩主”或“赞助人”,美第奇家族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书籍也是一样,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手抄本)是权力和财力的象征。在印刷术发明之初,书籍的价格依然昂贵,能买得起书,也是一种身份的体现。除了学者,普通中产市民家庭里的藏书也很有限。小姐太太们爱读的是流行小说,但也不能见一本买一本,所以大家往往互通有无,后来干脆成立阅读社、书友会、会员制的租借图书馆。在一般的资产阶级家庭,太太小姐们是缪斯女神的朋友,完成了分内的家务,尽可开卷有益。可务实的先生们外出做事挣钱,看书的时间要少得多。可男人们要出去应酬,或自己或陪着太太参加沙龙,肚里没货,谈吐无趣,岂不丢人现眼。无论是闲暇时还是临时抱佛脚,读读《谈资辞典》,也可有备无患。在德国的图书馆和旧书店里,我见过形形色色的这类老辞典,检阅辞条,天文地理、典故常识、名人掌故、海外奇谈……还真是应有尽有。而且还专供女士阅览的《淑媛谈资辞典》(Damen Conversations Lexikon),好让爱看小说的女眷们在鸿儒们谈论伏尔泰、康德时也能接的上话,引得举座惊羡。
话接前文,布罗克豪斯接手了《谈资辞典》的生意之后,野心勃勃,不断修订,越来越注重学术性。于是在几十年间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德语圈内最重要的学术型百科全书之一。说起这位目光敏锐的出版家,做生意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日后成为名著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他接手的书稿,出版后好多年都没卖掉几本,急得叔本华直接写信质问出版家,为什么不做好宣传发行业务,使得这样的精品书居然无人问津。这事儿已经成了哲学史上的经典段子。学术书不挣钱倒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年轻的哲学家在当时还是个无名小辈;可出版欧洲登徒子卡萨诺瓦自传艳史绝对是个好点子,虽然有伤风化,要冒点儿风险,可获利也不菲,出版家的精明可见一斑。
百科全书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日后也成为别人山寨的目标。布罗克豪斯开创了所谓辞书编纂上的“社交辞典派”,其编纂方法对很多欧洲国家百科全书的编纂实践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俄国曾于十九世纪末出版的《案头百科辞典》就是《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的编译本。几乎同时,俄国书商艾弗隆与布罗克豪斯合作,召集了一批优秀的俄国学者参与编纂,出版了一套八十多卷本的巨型辞书《布罗克豪斯-艾弗隆百科词典》。而日后闻名于世的《钱伯斯百科全书》和《大美百科全书》创立之初也都是以《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为蓝本的。
知识生产的结果需要保存和展示。在几百年间,刊印本的百科全书成了最佳载体,知识的更新和学术的进步则体现在辞典不断的修订再版中。然而近几十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的普及,新媒体的出现,资讯传播的频率和速度达到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人们仿佛上了瘾,对信息依赖越来越大,获取知识的需求和对知识更新的渴求不断增强。于是那些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更新的辞书便渐渐失去了吸引力,而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网络百科的优势日益凸显,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对“最新消息”的渴望。而且百科辞典不再是不可被质疑的权威,你若认为自己的见解更高明,可以参与编辑辞条,一瞬间读者变身为作者。当然维基百科也有自己的编辑审核机制,不当的修订会被纠正。
面对这样一部不断增订、随时更新的百科全书,传统的百科全书简颓态毕露。保守派能够打出的旗号依然只能是“权威性”,然而这个理由未必站得住脚。闲来无事,我曾对比过布罗克豪斯和维基百科里的相同辞条,可以说互有胜负。在行文的简洁和考究上,维基百科稍逊一筹,然后在内容的时效性、充实性和关联性上,布罗克豪斯劣势明显。而说到差错率,我只能挑选自己熟悉领域来验证,两者互有胜负。我曾听一位德国学界的同行说,其实维基百科里的许多辞条就出自行家的手笔,教授博士们自己写着玩儿,偷着乐。
德国一家著名的家电连锁巨头标榜价廉物美,曾打出一句著名的广告语“Geiz ist geil”(抠门儿就是爽)!老派人物皱眉掩鼻,而年轻人则觉得这句话很酷。普通消费者就是这么想的:省钱再省钱,最好不花钱。面对知识类商品,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类进入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技术上的可能激发了人们对廉价艺术和知识的渴望。进入因特网时代,人人都觉得“免费才是正道”,打倒垄断艺术和知识的资本家!什么电影、音乐,通通下载。知识是公器,人人得而分之。这样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三千欧元一套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凭什么,为什么?在房租越来越贵的时代,除了大亨、政客和学究,谁还乐意让三十卷本的大家伙占据几米长的书架,让它时时提醒我的无知?!这年头,不用这个撑场面。跟人聊天,遇到插不上嘴的怎么办?动动食指,那个神奇的智能手机会告诉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