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昨天、今天、明天(上)

2015-05-30 10:48张信刚
书城 2015年8期
关键词:粟特人西域

张信刚

今天的讲题是《丝绸之路的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很长,已经过去了;今天很短,大家都知道,用不着多说;明天也很长,但还没有来,说了可能也白说。所以我下面要讲的主要是昨天,兼及今天,然后略为窥探明天。

丝绸之路在哪里

我今天要大致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丝绸之路”在哪里?整体来说,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人口交往,货物以及思想的交流多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大陆上。澳大利亚虽然四万年前就有人从东南亚移去居住了,但是这些人的后代和其他地区的交往是最近三百年才开始的。美洲最早的居民大约一万五千年前从亚洲东北部进入,但也是最近五百年才真正和外界进行交往。对有十万年到二十万年历史的现代人来说,人类在亚欧大陆上一直进行着交流,因为亚洲跟欧洲的陆地从根本上来说是连着的(是近代人在观念上把整片大陆分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现在我们说的“丝绸之路”其实主要就是亚欧大陆上经济和文化交往的道路。

“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径而是一个交通网络。这个庞大复杂的交通系统可以分成四条路(或四个分系统)。

第一条在亚欧大陆的北方草原上。在西伯利亚针叶林区和蒙古高原北部之间横贯着一条比较平坦而干燥的草原地带。这个狭长的地带东起大兴安岭,向西经过北蒙古草原、哈萨克草原(锡尔河之北)、南俄罗斯草原(里海与黑海之北),一直到多瑙河。自从六千年前马在黑海以北被驯化以后,一个主要是东西向的道路系统就大致沿着这个草原带发展了出来。这是亚欧大陆北方草原上游牧人口来往的路径,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马匹最早就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由游牧人口从欧洲带到亚洲来的。

第二条在草原丝绸之路之南,也是东西向,是由定居人口发展起来的。它把散布东亚、中亚、西亚各地的城镇和沙漠绿洲串联了起来,所以又叫作“绿洲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于一八七七年提出来的。他把从长安到中亚河中地区(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道路称为“丝绸之路”,并把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回到长安的次年(公元前114年)定为“丝绸之路”的开始。一九一○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Hermann)主张丝绸之路的涵义应该延伸到通往叙利亚的道路上。他们那时所说的“丝绸之路”就是刚才我说的“绿洲丝绸之路”。

第三条主要是南北向的道路网。它把北边的河西走廊、陇中、陇南和汉中地区跟南方的青海、川藏、云贵地区以及再南的南亚次大陆、印支半岛连接起来。上面提到的两条东西向的丝绸之路网络分别处于寒带和温带,而这个南北向的道路网则是把温带和热带连接起来,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第四条是各地的沿海居民发展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亘古以来(至少是一万年前),航海用的船有的是动物皮革做成的,有的是木筏或竹筏;先是划桨,后来用风帆。不同地区的沿海居民沿着亚洲大陆的海岸线不停地往远处延伸,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以及红海在内的海上网络。由于印度洋上有便于航海的季候风,又由于它位处亚洲与非洲之间,所以它自然就成了亚、非大陆各地之间海上交通的枢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洋上的航船可以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爪哇海和南海;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通过亚丁湾和曼德海峡进入红海以及地中海。

丝绸之路上的途人

按我刚才的描绘,草原丝绸之路是从大兴安岭一直到多瑙河;绿洲丝绸之路则是从西安到地中海东岸。

草原丝绸之路的起源最早。由于缺乏典籍记载,也少实物证据,所以学者们对早期草原丝绸之路的了解相对较少;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证需要在海港或是大海中打捞沉船来找寻,难度很大;可是绿洲丝绸之路不一样。人类一直在这些地区定居作息,有多种文字记载,考古学家从中得到一些线索便可以到某些地点去找寻更多的线索和实证,因此学者对于绿洲丝绸之路的了解比较详尽。

下面我就以绿洲丝绸之路为主,介绍几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张骞 张骞初次出使西域是公元前一三九年,回来是公元前一二六年。他出去和回来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二十年后又他再次奉派出使西域,巩固了汉王朝和西域的商贸文化关系。

这段故事大家都有所了解。这里我想谈一下张骞作为汉朝使臣的坚毅和忠勇。张骞以中郎将(王宫侍从)的身份被汉武帝刘彻选派出使西域。他带了一百多人从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进入塔里木盆地东部时被扣留。匈奴单于想要招降他,给他很好的生活条件,并许配胡女给他为妻,但张骞不愿降服,所以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在监视下生活。十一年后,张骞居地的监视有所松弛,他就带着妻子和胡仆乘机逃脱;当初随他出使的一百余人都已失散了。因为他身上一直保有汉朝的符节,使命还没完成,便决定不回长安而向前途未卜的西方走,先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又转往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和大夏(今天阿富汗北部),终于找到和匈奴有宿仇的大月氏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无法说服已经安于新生活方式的大月氏人与汉朝联合对抗匈奴,于是决定绕道塔里木盆地之南,沿昆仑山北麓东返,以免再与匈奴遭遇。但不幸在青海地区又被匈奴俘虏;一年多之后,因为匈奴单于去世,内部生变,他得以逃脱,终于带着妻子和匈奴义仆回到长安。张骞对西域的报道使汉帝国首次知悉河西走廊以西广大西方地区的地理与人文。这样重要的新知识是依赖汉朝有张骞这样坚贞之臣而获得的。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去乌孙(今伊犁河流域),率领三百余人,带着大批牛羊和丝绸、币帛前往。回来时,乌孙派出过百人的使团随行,一年后返回乌孙。这是汉帝国和西域国家正式来往的开始。

我相信今天在场的大多数人自称汉族,这是因为汉帝国在张骞通西域之后力量强大,成为亚欧大陆上四大帝国中面积最广、人口最多、最为富庶的一个,从此华夏族便以汉人自居。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颇见成绩。他要得到汗血宝马,写了一首近似刘邦的《大风歌》,但是格局却更大的《西极天马歌》:“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不是一首我们今天会认为质量很高的诗作,但是出自帝国君王之手,意境是很清楚的。他要“经万里”求得“天马徕”;既可以“承灵威”,又要“涉流沙”;他希望“归有德”并且要“四夷服”。就是说,汉武帝想要有软实力使远人“归有德”,又要有硬实力可以“障外国”,以致“四夷服”。

这样的想法是有一定缘故的。张骞从乌孙回来没有几年,乌孙王就表示希望能迎娶汉朝的公主为后。汉武帝就把他的侄孙女刘细君嫁给了乌孙王。细君公主当时不过二十出头,乌孙王已是七十多岁。但她甘心地为了和亲而远嫁乌孙,因为她的父亲江都王刘建是汉武帝之侄,曾经带头叛乱,失败后自杀,细君的母亲以同谋罪处死。她还是小孩,所以被收养到长安皇宫中。细君公主自觉是有罪之人,认为去乌孙和亲是为朝廷立功,可以将功抵罪。她嫁去之后不到一两年,老乌孙王就去世了。按照当地习俗,她应该改嫁新乌孙王,即老乌孙王的孙子。她感到难以接受,请求回国,汉武帝却要她按照乌孙习俗留下来。她改嫁新乌孙王之后生了一个女儿,但是没有几年自己就病死他乡。

细君公主(“乌孙公主”)曾写过一首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这是一首凄婉感人的诗,也可能是历史上第一首西域诗作。

班超 张骞通西域之后大约一百五十年,东汉时班超(公元32-101年)扬威西域,大家可能都知道他的事迹。当时亚欧大陆基本上是由四大帝国统治。罗马帝国统治着半个欧洲、整个北非和大部分西亚;波斯人建立的安息(帕提亚)帝国统治伊朗高原和半个中亚;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统治大半个中亚(包括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和印度西北部;汉帝国则统领大部分塔里木盆地和北起阴山南至岭南的广大汉地。这四个帝国的领土基本上是互相连接的,彼此之间互有不少经济和文化的交往。

大月氏人曾被匈奴人从河西走廊赶到伊犁河流域,又被乌孙人排挤到阿姆河南岸(阿富汗北部),曾依附于大夏(希腊人后裔在中亚建立的国度),后来他们逐渐取代了希腊大夏人而建立起贵霜王朝,南下印度,北入塔里木盆地与中亚河中地。

除了四大帝国陆地相连接,广州南越王的宫殿(秦朝、西汉初年修建)有两千多年前尼罗河地区出产的琉璃制品。这批琉璃肯定不是从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运来的,而是从海上过来的。这四个帝国在亚欧大陆上有交往、联系的证据很多,特别是汉文的文档;但在海上交往和联系的证据却只有少量器物。

塔里木盆地当时有不同族裔所建立的三十六国,大的有十万人,小的不过两千人;在班超任职西域的时代,这些绿洲城邦国纷纷归顺汉朝。

法显 法显(公元334-422年)是东晋时的一个僧人。他六十岁的时候联合几个朋友一起去印度取经,结果其他人的意志和体力都不如他,在中间就停下来或者回头了,最后只剩法显一个人到了印度。他在印度生活了十五年。回国时从加尔各答乘船到斯里兰卡,再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回到南洋群岛,然后北上胶州湾。法显是有记载的第一个独自经过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绕一大圈回国的人;他回来后写了一本书叫《佛国记》,记述印度的佛教盛况。

玄奘 玄奘的画像今天挂在印度国会大厦里。印度在一九四七年独立之前没有全国统一的政权,所以也没有清楚的朝代更替记录和为前朝写历史的传统。各地的历史记载大多和宗教有关,当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式微之后,有关佛教的许多记录也都佚散了。今天研究印度中古史的人必须要参考玄奘作的《大唐西域记》;印度国会里的画像就是为了表彰玄奘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以及保存印度历史的贡献。

玄奘自小出家,一心向佛。他的外祖父曾任隋朝宰相,所以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懂得为臣之道。他当初离开国境违反了朝廷禁令,十八年后回来,到了和田就停了下来,先给朝廷上书投石问路,说自己带了很多佛教经文回来,希望不久可以回到长安。唐太宗知道后立刻特派马队迎接玄奘,并且召他前往洛阳觐见。唐太宗几次要玄奘任官,他都推辞不干,说要找一个地方翻译经文和藏经,太宗准他选拔人才,在弘福寺、慈恩寺工作。(唐高宗即位后准许玄奘在慈恩寺另建大雁塔,成为今西安市的文化地标)唐太宗叫玄奘把在西域的见闻写下来,玄奘哪敢怠慢?马上口述全部经历要他的弟子笔录整理,写成《大唐西域记》,对中亚和印度各地的地理、历史、民俗做了十分翔实的报道。(他的记忆力着实惊人)但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书名的前两个字“大唐”。玄奘把西域说成是大唐的,唐太宗当然很高兴,对这部书赞誉有加,替玄奘做了历史定位和免费广告。

今天研究印度中古史的人都要参考这本书。欧洲考古学家的几个发现也是以《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为基本线索。比如说,玄奘当初住了很久的那烂陀寺后来已经毁坏并且湮没在丛林里,英国学者能在恒河平原上找到它的地基,重现它的基本面貌,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描述。最近印度政府在这个遗址附近建了一个国际那烂陀佛教大学。

丝绸之路上的居民

现在讲一讲丝绸之路历史上不同族裔的居民。

一是吐火罗人。大约四千年前一些游牧部落从黑海北岸沿着大草原向东迁移到西伯利亚南部的阿尔泰山北麓。几世纪之后他们的一部分后裔南下到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之南,被华夏民族称为大月氏(或月支)人,也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吐火罗人。又过了若干世纪,大月氏人在匈奴的压力下西迁到中亚(张骞为了要联络大月氏人而去了大宛、康居、大夏);早期从欧洲迁徙到西伯利亚的另一部吐火罗人则越过阿尔泰山,在天山之北游牧。这其中的一部分人不知何时闯入了天山之南的塔里木盆地,成为这个干旱沙漠中最早的居民。

吐火罗人是高鼻梁、浅皮肤、深眼睛的欧罗巴(高加索)人种,说一种比古代伊朗语和古印度语都要古老的印欧语言。天山之北准噶尔盆地上的吐火罗人一直过着游牧生活;在河西走廊和在中亚还没有南下到大夏之前的大月氏人(即吐火罗人)也一直保持着游牧的生活方式;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则先后在沙漠的绿洲上建立起不少个以务农为生的定居城邦国家。

吐火罗人对东亚和中亚的影响很大:第一,他们带过来大批被驯服的马匹,把养马术和马拉战车传到东方来;第二,他们把小麦传到东亚,改变了黄河流域以粟米为主要粮食的生活习惯。

下面简略介绍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国和中南部的精绝国。

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有两句著名的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说的就是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楼兰国。楼兰的美女很出名,西域各国王室贵族常常娶楼兰女子为妻。按考古人类学家的考据及根据中亚各地木乃伊的DNA检测结果,可以确定古时中亚各地的人口是由不同血统的人组成的。秦汉时代的楼兰是欧罗巴(或高加索)人种最靠东的地方,而敦煌以东则全是亚细亚(或蒙古)人种。也就是说,两种人的分界线在楼兰和敦煌之间。因此在楼兰的人口中,欧亚人种混血儿的比例很高。那时以及现在,许多人都认为欧亚人种混血儿很漂亮。二十世纪初,德国考古学家在古楼兰一个汉代墓地里发现了一具保存相当完好的女尸。考古学家和艺术学家根据她的头骨、颊骨等绘出一位两千年后风韵依旧的女性,被称为“楼兰女王”。

精绝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人口不多,主要是属于欧罗巴人种的吐火罗人。精绝国在汉、晋时代臣属中国,史书有很多记载。

精绝国的遗址尼雅在今日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以北一百五十公里的沙漠中。二十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到过尼雅,带走了一大批木简,交给大英博物馆保存和研究。这些木简主要是以古代印度西北曾经流行的佉卢文字母拼写当地使用的吐火罗语;也有不少汉文、于阗文木简。经过学者多年努力,现在已经解读了全部木简。

一九九五年,一个中日联合考古队在尼雅附近挖掘了一座古墓,里面有一对相拥而卧的男女尸体,身上裹着汉织锦,应该是王室人员。男尸的右臂肘外有一块长方形的瑞兽花纹蜀锦护肘,大概是给予亡者吉祥的意思。这块蜀锦上面有波斯的怪兽和花纹,还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字。这八个字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语,意思是当金、木、水、火、土星一起出现在东方时,有利于中国出兵征战。根据史料,汉朝初年曾经有过一次“五星出东方”的现象,引起当时朝野的欢庆和祝祷。现在这块在精绝国遗址发现的蜀锦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在新疆博物馆中。

二是塞人(斯基泰人)。丝绸之路上的早期居民还包括汉文典籍中提及的塞人,即波斯人所说的萨迦人(Sakas),也就是古希腊人所称的斯基泰人(Scythians)。斯基泰人是东伊朗人的一支,以游牧为主,公元前九百至四百年曾经活跃于亚欧大陆的草原上,势力直达今日新疆和蒙古。一部分南下到塔里木盆地定居,建立了于阗等城邦国。于阗自汉到唐都与中原政权都保持友善,王子经常送到长安做质子,后来他们取汉姓叫“尉迟”;唐初的大将尉迟恭应该就是于阗王族滞留在中原而融入汉人社会的。

三是汉人。从张骞通西域以后就有汉人住在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麓。班超时东汉有数万军队驻扎新疆,对各地进行管控。此外,汉代长城在西边一直修到吐鲁番(明长城只修到嘉峪关)。如今在新疆有许多汉、晋时代的烽燧,说明汉人的确是西域的早期居民。

四是羌人。羌人与今日的西藏人血缘关系很近,但不是藏人的直接祖先。羌人也是丝绸之路上的早期居民,他们从青藏高原向北穿过昆仑山和祁连山进入西域。因此吐火罗人、塞人、汉人、羌人在今天南疆交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羌人的出现阻挡了更多欧罗巴人种继续向东推进。公元六世纪后,位居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沙州)成为华夷之交的地方,当地统治者有时是陇西汉人,有时是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人或党项人,有时是汉化的粟特人。

五是粟特人。粟特人是东伊朗人的一部分,是定居的民族。粟特人和斯基泰人的语言十分近似。斯基泰人住在北方的草原上,寒冷又干旱,最容易的经济生产方式是游牧;粟特人住在平地上,有水可以浇灌农田,于是他们就进行农耕。由于粟特人聚居在四通八达的中亚河中地区,很多人从事货物的贩运。公元五至十世纪之间,他们活跃在整个丝绸之路上。东起蒙古,西至地中海岸,都有粟特商人的身影。中国历史上把粟特人称作“昭武九姓”;官方按粟特人的家乡在何处把他们分成九部,每部一个汉姓,比如,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在中国称为“安国”,原籍布哈拉的就姓“安”。入华粟特人中最出名的是安禄山;但“安”不是他原来的姓,他父亲是粟特人,姓康,原籍应该是“康国”,即撒马尔罕。安禄山虽然在辽东出生长大,母亲据说是突厥人,但他仍擅长粟特人的“胡旋舞”。

粟特人大多信奉祆教,俗称拜火教;也有不少粟特人信奉摩尼教,或是景教。

唐朝常用粟特人做皇家卫士,因为他们不参加党派斗争,同时新来的粟特人语言可能不通,因此他们不会泄密。李白有两句诗:“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其中的“胡姬”就是指开酒馆的粟特女子。

六是突厥人。这个名词公元五世纪才出现,但是他们的血统、语言、文化传统应该是匈奴、鲜卑等北方草原民族的延续和分支。我说“应该是”,因为很不容易确定。游牧者的不同族群之间经常通婚混血;游牧行国的部落联盟也是时聚时散,和定居农业人口的情况很不相同。所以要判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名称的游牧人口之间的关系,实在很不容易。

根据近代学者的综合分析,今天南西伯利亚和蒙古北部,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叶尼塞河的草原上,在公元五世纪时主要是说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人口在那里游牧(注意:突厥、蒙古这些名词是后来才出现的;语言学分类则是19世纪才开始)。突厥人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之前,曾经被雄霸北方草原的柔然人奴役。他们善于锻铁,所以被称为 “锻奴”。锻奴集团的各个部族于六世纪组成了自己的国家,并在几十年之内扩张为一个突厥帝国。

突厥帝国因为幅员辽阔,分为东西两部分,由两个可汗治理。东突厥跟中国的中原王朝有不少交往。隋朝与唐朝的创建者都曾经受封于突厥帝国;唐朝的李氏家族,还有不少驻守边陲的汉族将领都曾和突厥上层家族通婚。东突厥在和隋唐的交往中,先是强势,后来被征服而“内附”,南徙黄河流域,与中原人口逐渐融合,与西突厥失去了联络。

然而西突厥并没有消散,而是活动在唐朝安西节度使的辖域内,日后成为影响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历史进程的主要力量。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突厥人中偏北方的克普恰克(钦察)部落群进入了乌拉尔山脉和伏尔加河地区,几个世纪以后成为蒙古钦察汗国的主要兵力来源;偏南方的乌古斯部落群则南渡锡尔河,进入了波斯人的世界,他们开始从萨满教转信伊斯兰教,并与波斯人大量通婚,其中最西的一部分于十一世纪入侵小亚细亚(今日土耳其亚洲部分),逐渐征服并且同化了原来住在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建立了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雄视东欧、北非和西亚的奥斯曼帝国。今天的土耳其人说的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乌古斯语支,血统则包括了突厥、波斯、高加索、亚美尼亚、斯拉夫和阿拉伯等多种元素。

再说回东突厥人。他们内附中原政权,南下河套以南之后,原来在蒙古高原的牧地被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批说突厥语言的回纥人所占领。回纥人愿意接受汉族中原政权的册封,并且自请改名为“回鹘”。公元九世纪中叶,漠北的回鹘汗国又被他们之北的黠嘎斯人所灭,回鹘人被迫向南向西移动。其中一部分南下河西走廊,称为甘州回鹘;另一部分进入天山以北古高昌国之地,称为高昌回鹘;还有一部分向西跑到伊犁河、楚河一带,和较早到这里的西突厥葛逻禄部结合,十世纪时皈依伊斯兰教,建立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用圣战扩张领土,南下攻占喀什,定为第二首都,并以喀什为基地向东扩张到莎车、和田以至整个南疆。在天山之北,高昌回鹘和甘州回鹘部族也次第征服并且同化了原来主要属于欧罗巴人种的各地居民。在南疆统治者热衷伊斯兰化以及锡尔河以北草原逐渐伊斯兰化的大背景下,新疆全境的伊斯兰化是可以预期的;十五世纪,长期由蒙古人统治的哈密地区也终于伊斯兰化。

这就是新疆由于回鹘(即畏兀儿或维吾尔)人的入侵而突厥化的过程,也是新疆因为部分处于中亚而逐渐伊斯兰化的过程。

从外形上看,今天新疆维吾尔族绝大多数都是亚细亚(蒙古)人种和欧罗巴(高加索)人种的混合。东部(如哈密)的维族人面型像亚细亚(蒙古)人种的较多,而西部 (如喀什) 的维族人面型像欧罗巴(高加索)人种的比较多。总而言之,维吾尔族是有一千多年历史、辉煌文化和经历过几次宗教和文字改变的民族,今天大约有一千万人,几乎全部信奉伊斯兰教。

七是蒙古人。公元十二世纪,在蒙古斡难河附近的一个小部落在领袖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开始壮大,并且开始把自己称为蒙古。蒙古人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和鲜卑和契丹的语言近似,与突厥语也有相当关联。

蒙古人在十三世纪进行了三次西征:第一次由成吉思汗率领,从今天的甘肃西进,以威猛的军力降服了新疆和中亚的大半城池,一直打到里海西岸。第二次西征又称作长子出征,由成吉思汗长子朮赤的长子拔都担任统帅,成吉思汗其余三个儿子的长子分别率兵配合。这支军队沿着亚欧草原西进,一路上纳入了许多克普恰克(钦察)突厥人的部落,征服了东部和南部斯拉夫人,直逼多瑙河和亚德里亚海。第三次西征是忽必烈派他的弟弟旭烈兀领兵,沿着绿洲丝绸之路拿下德黑兰,扫荡了盘踞伊朗山中的哈萨辛派武装力量,又打到今天的高加索。稍微整顿之后,旭烈兀于一二五八年率军攻陷巴格达,把逊尼伊斯兰教的政治和精神领袖哈里发处死,消灭了历时五百年的阿巴斯王朝。次年挥军进入叙利亚,兵临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

这三次西征打通了亚欧大陆上的几条大动脉,而忽必烈征服南宋后又积极从海上与西亚各地联系。这些举措开创了人类全球化的新局面。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

最早在广义丝绸之路上传播的宗教是佛教。它从恒河平原传到印度河流域,又通过兴都库什山传到阿富汗和中亚各地。东汉时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在洛阳建立白马寺。最早把佛教经文译成汉文的是波斯人安世高。他本是安息帝国的王子,政治上失败后前往贵霜帝国控制的印度专研佛学,之后到中华帝国来传布佛教经典。因为他来自安息,所以取汉姓“安”(他早于粟特人出现,和安禄山没有关系)。后来印度人鸠摩罗什从龟兹(今日新疆库车)进入中原,率领一批中国僧人翻译佛经,十余年间译成三百多卷。大家都熟悉的《金刚经》和《法华经》就是他首先翻译的;《心经》里的“色不易空,空不易色”也出自他的手笔。

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曾经一度统治今天的新疆,而东汉和魏晋的力量也直达新疆,与贵霜帝国的力量对接。在这段时间里,印度通往新疆的道路十分通畅,很有利于佛教经文和艺术传入中国。唐朝时,佛教已经深入民间和宫廷。除了武则天之外,唐代宫廷里许多公主都笃信佛教,并且在宫中行剃度礼。

维吾尔人在没大批皈依伊斯兰教之前大多数信奉佛教。敦煌和吐鲁番保有许多回鹘人礼佛与当供养人的壁画和文书。

祆教比佛教的创立时间更早一些,大约公元前七百年由波斯人索罗亚斯特创立。祆教徒用火堆当祭坛来崇拜他们的神祇,因此在中国又被称为拜火教。祆教属于一神教,是波斯萨珊帝国(226-651年)的国教。在萨珊帝国强大时期活动于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大部分信奉祆教。唐朝和五代时,中国境内的粟特人多半保持祆教的信仰;全国各地现存的粟特人墓碑很多,墓碑上的图案和碑文很容易就能证明这一点。

目前在伊朗境内仍有小部分人信仰祆教。印度也有近百万的波斯裔人口信仰祆教。知名的祆教信徒有印度最雄势的塔塔集团(Tata Group)的塔塔(Tata)家族,还有在印度出生的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 梅塔(Zubin Mehta)。

还有一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宗教是景教。景教是公元七至八世纪时从伊拉克传到中国来的。它的起源是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不久之后的神学争论。公元五世纪初,君士坦丁堡的牧首聂斯托利(Nestorius)主张耶稣基督的人性和神性是各自存在的,并不是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耶稣不完全是三位一体的天主(或曰上帝)第二位—圣子(God, the Son);天主圣子的神性寄居在耶稣的肉身里,但耶稣的人性并不从属于他的神性,因此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是痛楚的;玛利亚只是耶稣之母,不是天主圣母(Mother of God)。

这个论点在公元四三一年和四五一年召开的两次基督教大公会议上被判为异端,于是聂斯托利就率领他的徒众东移到波斯萨珊帝国,加入了历史比希腊和罗马教会更长的基督教东方教会,并且逐渐影响了东方教会的神学偏向。东方教会在丝绸之路上逐渐向东传播,唐朝时来到中国,受到官方欢迎,还在距长安不远的地方以叙利亚文和汉文立了一座“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武宗灭佛时,也禁绝景教,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景教在汉族民众中没有多少信徒。

在草原上,景教在游牧人口中的流传颇为广泛。几个世纪之后,通过蒙古人的活动,景教又在中国复兴。和成吉思汗份属姻亲的蒙古克烈部是信仰景教的基督教徒。他们在蒙古时代的丝绸之路上曾经起到过很大的作用。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的妻子是景教徒,她的四个儿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都曾任大汗。忽必烈的正妃察必也是景教徒。忽必烈攻克巴格达处死哈里发之后大肆屠城,但是特别放过基督教徒,据说就是因为察必的代为求情。

景教徒在丝绸之路上留有不少系在腰带上的金属饰物“十字莲花”,这种饰物的设计一般是一个源自印度教/佛教的卍型十字,有时下面还有一朵莲花。从这些十字莲花的散布可以知道,景教徒在鄂尔多斯草原曾经很普遍,在全中国许多地方也都活动过。

波斯人摩尼于公元二世纪创立摩尼教。它是一个二元宗教,相信光明和黑暗互相斗争,开头是黑暗占优势,后来打成平手,最后胜利属于光明。因此它传到中国以后被称为明教。唐武宗灭佛时,同时也禁止“三夷教”(即祆教、景教、摩尼教),明教在中国渐渐转入地下,成为一种秘密结社。北宋时,北方与南方同时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北方的领袖叫宋江,南方的领袖叫方腊。方腊起义的社会基础和信仰系统就是明教。朱元璋是明教出身,所以建立的朝代叫大明。

摩尼教在丝绸之路上曾经非常普遍。维吾尔人的前身回鹘人中就有不少摩尼教信徒。

最晚在丝绸之路出现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六二二年在阿拉伯半岛西部建立,穆罕穆德六三二年归真。其后不到一百年,伊斯兰势力已经向西扩张到摩洛哥和西班牙,向东伸展到阿富汗和印度河下游。公元七五○年,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倭马亚王朝被阿巴斯家族取代,后者在东部的巴格达改建新首都,统领全体穆斯林。

七五一年,阿拉伯军队在今天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怛逻斯(Talas)打败唐朝西域节度使高仙芝率领的两万唐军,唐在中亚的势力自此衰落。公元七五五年,唐朝陷入安史之乱,唐王室请求西藏的吐蕃和中亚的阿拉伯军队进入国境协助平乱,这是大批穆斯林进入中国的起始。

元朝是穆斯林大规模入华的时期。蒙古朝廷引入大批色目人(主要是穆斯林)进入中国担任官员、工匠和士兵。他们不但从陆上进入中国,不少人也经海路在广州、泉州等地上岸。明朝初年,“回回”已经遍布全中国各地。清朝时,穆斯林在全国各地都有相对集中的社群,形成了今日“小集中,大分散”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中亚的伊斯兰宗教仪式和组织,普遍有一些草原上萨满教的痕迹。特别是苏菲信徒的神秘主义和圣徒崇拜使丝绸之路上的伊斯兰教信仰与阿拉伯半岛的信仰和仪式有颇大的差别。

(本文为作者二○一五年五月三十日在新华·知本读书会所作演讲录音整理,刊发时经作者重新修订)

猜你喜欢
粟特人西域
张骞探西域
《八月西域行印记》
晚唐五代敦煌康氏家族与归义军瓜州刺史康秀华考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粟特人安伽及相关问题考述
北朝石刻壁画中粟特人物形象探析
从馆藏文物看东西方文化交流
固原史姓粟特家族多元信仰探讨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