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行动:美刺杀蒋介石秘闻

2015-05-30 10:48:04潘前芝
看历史 2015年8期
关键词:多恩史迪威罗斯福

潘前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美国是同盟国,共同抗击日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二战后期,美国人曾经想过刺杀蒋介石,并拟制了一份详细的刺杀计划。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

刺蒋计划的内幕

最早曝光这一刺杀计划的是曾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和参谋长的多恩(Frank Dorn)。他在1969年5月7日一封写给美国陆军部的信中透露,当年他在史迪威的授意下曾经拟订过一项可行的刺杀蒋介石的方案并得到了史迪威的同意,代号“蓝鲸行动”。

这份刺杀计划方案是:利用蒋介石夫妇1944年3月中旬应邀访问印度的时机,当蒋介石座机飞临喜马拉雅山上空时,佯称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机上所有乘客弃机跳伞,而给蒋介石夫妇准备的降落伞事先做过手脚,到时候全部打不开,两人必然坠地而亡。当然,为增加事故的真实性,其他几具降落伞也会失灵,因此要搭进去几名美军军官。

为此,他们特意找来当时在中国的美军14航空队情报处处长莫瑞特,共同研究每一个技术性细节,并决定,为防止泄密,要到行动时才对飞行员下达命令。

该计划的执行期限为三个月。不巧的是,到3月初,蒋介石正准备访印时,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中国战局趋于紧张,蒋介石被迫取消了访印计划。三个月的期限很快过去,这项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刺杀蒋介石的命令是谁下达的?据多恩回忆,史迪威让他拟制刺杀计划时,并没有具体说是谁下的命令。不过史迪威强调,是来自最高层。

1943年底,史迪威从开罗回来后,来到昆明的远征军司令部向在那里的多恩传达了一道绝密的口头命令。史迪威对多恩说:“你如果无法与蒋相处,又不能把他换掉,那就一劳永逸地把他干掉算了。你明白我指的是什么,选派一个对你言听计从的人去执行吧。”依据当时的情况,不难推测,这个“最高层”应该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罗斯福果真给史迪威下过这样的命令吗?从目前已解密的各方档案和文件资料中,都找不到相关的证据。那么史迪威所传的口头命令是哪里来的呢?

1943年底,罗斯福在参加了德黑兰会议后返回开罗,并召见了等候在那里的史迪威等人。史迪威在他的日记中详细地记录了这次会谈的内容。罗斯福问史迪威:蒋介石能够挨多久。史迪威回答:情况很严重,如果日军重来一次去年五月的攻势(即浙赣会战,1942年5月14日,日军第13军率先向浙赣路东段发起进攻,其目的主要是占领或破坏浙江一带机场及其他交通线,防止美军轰炸机借由浙江机场威胁日本本土——作者注),蒋介石可能会垮台的。罗斯福说,那么我们得寻找另外一个人或者另一个团体去继续。史迪威的政治顾问约翰·戴维斯也参加了这次会谈。他回忆:当他问假如蒋介石被推翻,美军司令部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时,罗斯福回答,谁接替他的职位,我们就支持谁。

这两者都没有出现多恩所谓的“干掉”等词语。所以,真实情况可能是这样:史迪威从这次会谈中罗斯福的一些语意含糊的话语中,认为领会了罗斯福想除掉蒋介石的暗示,于是作为命令传达给了他的副手多恩。

刺蒋计划真正的主谋

罗斯福真的想除掉蒋介石吗?或者说,史迪威所领会的暗示是罗斯福真实意图的表达,还是史迪威自己断章取义呢?

综合当时会谈的语境看,罗斯福应该是没有想过要除掉蒋介石的。

在与史迪威会见前,罗斯福先后参加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在开罗会议上,中、美、英三国商定“1944年雨季前,盟国将使用陆、海、空军,尽快作出努力以重新打通经由缅甸至中国的交通”的计划。罗斯福海还特意单方面向参会的蒋介石保证,缅甸战争必定会包括海军攻击,而且登陆作战时间也会提前。然而,随后召开的德黑兰会议,这个计划就被否决了。此时,中国还蒙在鼓里。罗斯福作为大国领导人言而无信,按常理推断,他的心里肯定有愧疚感。所以在谈话中问起蒋介石还能支撑多久时,他应该是担心美国对缅甸战争失信,可能会危及蒋介石的前途,而不是落井下石地想把蒋干掉。而且,在这次会谈中,他还提出增加驼峰航线的运输量,意图就是在物质上对失信中国的补偿。如果罗斯福真的下令让史迪威刺蒋,史迪威就不会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失望地评价他的总统:“老天爷,他真是糟糕透顶,我们走出门的时候快要作呕了。”

因此,刺蒋命令很可能是史迪威自作主张、假传命令了。史迪威之所以要这样做,源于他和蒋介石之间的深刻矛盾。

蒋与史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蒋介石要求,美国派史迪威来华担任参谋长。随后,史在与蒋的共事过程中,双方在人事任免、军事指挥以及援华物资调用等方面冲突不断,加上二人的性格不合,双方矛盾不断加深。蒋介石评价史迪威“不法无礼”“无人格已极”。史则因为蒋的光头给其取外号“花生米”,并在日记中骂蒋是“小杂种”“响尾蛇”。在这种情况下,史迪威产生了换掉蒋介石另立他人的想法。早在1943年3月的一天,史迪威就曾对他的副手多恩说:“为了进行战争,我认为要将那些绊脚石统统搬掉,何应钦——搬掉,甚至连那位蒋委员长——也要搬掉。我们应该使陈诚在美国的支持下当权。”

德黑兰会议后,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对英美两国违反开罗会议承诺和导致缅甸作战必须延期一事表示道歉。这让一直强烈盼望尽快开展缅甸战争的史迪威很受打击。自从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对日作战失利后,史迪威做梦都想打回缅甸去一雪前耻。当蒋介石表示坚决不肯由中国单独负担在缅北作战任务时,史迪威长期积累的怨气终于爆发,很有可能就是他抓住罗斯福的只言片语,把他扭曲成为授权制定一个暗杀计划,必要时除掉蒋介石。

这个事件已经过去70多年,离多恩首次公开刺杀事件也有40多年了。奇怪的是,除了多恩的回忆录,找不到任何能直接证明这项计划存在的证据,在罗斯福、马歇尔、史迪威等当事人的档案中也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的证据。

即使如此,笔者认为,多恩所曝光的刺蒋事件并非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因为这件事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并不是什么突出的业绩,他没有必要杜撰这样一个莫须有的事件。罗斯福下令刺蒋尽管从情理和逻辑上讲不太可能,但大国间关系的微妙以及领导人想法的多变,就在于变不可能为可能。史迪威除蒋行为符合情理,但也缺少直接证据。目前,美国军方仍有不少未解密的文件。也许,就在某一份尚未公开的档案中,存在着足以支持多恩说法的证据,会在将来为我们再次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猜你喜欢
多恩史迪威罗斯福
约翰·多恩作品在中国的研究
文化学刊(2021年7期)2021-03-07 20:52:37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论约翰·多恩的婚姻观
罗斯福的壮举
风暴天使
多恩的疑虑与彷徨——组诗《神学冥想》简析
名作欣赏(2016年29期)2016-07-12 07:28:18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南都周刊(2016年4期)2016-02-25 21:06:00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三)
重庆与世界(2014年7期)2014-07-01 08:27:40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
军事历史(2002年1期)2002-08-16 07: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