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纪40年代,郁金香在荷兰掀起一股热潮。成千上万的荷兰人不惜“倾尽所有存款、押上全部财产”参与郁金香交易,并认为购买郁金香花再多钱也值得。这股狂热在1637年达到最高潮,一个郁金香球根的价格卖出过5200荷兰盾,要知道,当时300荷兰盾就能满足一户普通荷兰人家全年的开销。
郁金香狂热的故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英国作家麦克·达什在其作品《郁金香热》中为人们还原了那个狂热年代的历史真相,并且着力分析了其背后的历史原因。
郁金香最早盛开在帕米尔高原山坡上的低矮树丛中,一直蔓延到天山脚下和山谷之中。在传入欧洲之前,郁金香首先征服了土耳其人,并在16世纪上半叶成为土耳其最具代表性的花朵。16世纪中期,郁金香开始在欧洲种植。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的稀少是人们对其狂热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17世纪20年代对郁金香需求的增长,园艺家开始培育更多的郁金香品种。到1730年,荷兰的每个城镇几乎都有专业的郁金香种植者。对于无心园艺的花商来说,潜在的利益成为他们参与郁金香交易的重要原因。花商对球根的投资获得丰富回报的消息传开后,一些其他行业的人也参与进来。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人会为郁金香交易着迷?除了利益原因,复苏中的荷兰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经历了17世纪20年代漫长的萧条之后,荷兰经济在1631年开始好转,并且在整个30年代都保持增长。此外,麦克·达什还提到,1633-1637年间在荷兰多个城市爆发的黑死病疫情也是影响当时郁金香交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瘟疫造成直接后果便是劳动力紧缺,雇主们不得不提高工人的工资,这开始让工人有闲钱投入郁金香交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郁金香贸易,仅仅交易花朵已经不能满足商人的需要了。以至于人们不仅愿意购买实体的花朵,而且还交易生长在地里的球根的所有权。这样,原来受到花期季节性影响的交易就变成了全年可以进行的交易。这种类似期货交易的商业形式也让郁金香交易的风险增加了。
郁金香的价格在1637年2月毫无预兆地暴跌,“荷兰曾经最富有的人们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其他在郁金香上大笔投资的商人也面临着血本无归的下场”。买家不仅对郁金香失去了购买意愿,也失去了购买能力,成千上万巨额的买卖合同只能留给法庭处理。尽管富有的收藏家依旧一掷千金地购买郁金香球根,但大多数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热情渐渐散去了,倒卖花卉赚钱的日子也结束了。
类似的花卉狂热在此后也出现过。比如1838年法国的大丽花热,一花圃的大丽花可以卖到7万法郎,一朵美丽的大丽花甚至可以兑换一颗上好的钻石。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郁金香狂热是一种永远不会彻底消失的病毒。它是一种纯粹的人性疾病。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和对金钱的贪婪是这种病发育的温床,一旦时机成熟,随时可能爆发。”
《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
王希 卢汉超 姚平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39.00元
本书汇集了当代十余位中外著名历史学家的访谈。在访谈中,他们回顾自己的学术人生,评论和反思当前的历史学的研究现状,并为历史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民国大人物》
滕征辉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定价:38.00元
本书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的人生浮沉,着力表现身处大时代的杰出人物的风骨与情怀,旨在绘就一幅民国大人物的精妙群像。
《运动通史——从古希腊罗马到21世纪》
[德]沃尔夫冈·贝林格 著 丁娜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68.00元
本书不仅讲述各个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千奇百怪的运动项目,还挖掘和探讨运动与其文化背景互动的关系。
《苦难辉煌》
金一南 著
作家出版社
定价:58.00元
金一南15年心血之作,出版6周年修订增补纪念版。首次使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中国近现代史。只有透彻读懂那段历史,才能读懂中国的当下和未来。
《我们应有的反思》
葛剑雄 著
中信出版社
定价:68.00元
本书精选作者三十余年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或学术前沿,或分析历史迷局,或探讨社会热点,带有强烈的思辨精神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一个瑞士人眼中的晚清帝国》
[瑞士]阿道夫·克莱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0元
一百多年前,瑞士丝绸商阿道夫·克莱尔来到中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收藏了大量晚清时期的珍贵照片,这些华夏旧影生动地勾勒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风貌。
《中国人的家当》
马宏杰 著
中信出版社
定价:238.00元
这本中英双语摄影画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活情境的视觉图景,是解读当下中国社会生活在场的图像文本,也昭示了影像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昨天的中国》
[法]阎雷 著 杨宁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定价:128.00元
本书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