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独立院校美术基础课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独立院校作为向社会提供更多艺术复合型人才的机构,应注重在基础课教学模式方面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共同提高。本文主要对独立院校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概述、当前基础课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以及改善美术基础课教学现状的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独立学院;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本科教育方面的规模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对学生培养也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征。以独立学院为典型代表,在现阶段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具备较大的规模。而美术专业作为独立学院专业学科内容之一,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较多的弊端,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从其基础课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将成为突破美术教育教学瓶颈的重要途径,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院校人才培养具备较强优势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新兴办学模式,独立院校在培养美术专业人才方面更侧重于符合市场环境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掌握专业技能包括手绘与计算机应用等基础上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从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可同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进行对比,其人才的培养相比高职人才,在理论知识基础方面较为系统且学生创新意识较强,相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其优势体现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由此可见,独立院校在实际培养艺术专业人才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1]。
二、当前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弊病
尽管现阶段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逐渐明确具体目标,保证向市场环境中输送的人才更具应用型、复合型特征,然而在基础课教学方面仍缺少一定的创新意识,存在的弊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缺失
独立院校美术教学活动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极为相似,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应注意的是大多独立院校学生选择美术专业的动机并非出自自身的爱好与特长方面,多因美术专业入学考试文化成绩门槛较低而选择该专业。若基础课教学仍采用以往教学方式,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将因此失去,更无从谈及提高绘画水平。只有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才能热衷于该学科的学习,主动学习绘画创作过程。
(二)基础课教学脱离美术创作
独立院校中美术专业在基础课设置方面以素描、色彩与速写为主。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存在错误的认识,将美术创作与色彩、素描、速写基础课保持分离,认为学生只需在基础课中不断夯实相关的理论基础,便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事实上,这种重视基础课教学的意识值得鼓励,但若在教学中未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会直接导致人才的培养多以“画匠”的形式呈现。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创作过程中往往将创作的难题归结于基础知识薄弱方面,实际上主要原因为基础课教学中未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即使基础功底较为扎实也会出现无从着手的现状,最后仅通过模仿实物完成创作。因此脱离美术创作的基础课教学,既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
(三)基础课教学时间与内容的不合理设置
现代市场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知识功底,同时应掌握许多交叉学科知识技能,要求独立院校在基础课程设置方面改变原有固定模式。但当前大多独立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未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二者的关系,如人物素描的学习过程与解剖学内容的混淆、书法教学与中国画学习的混淆,直接导致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难以构建统一的知识结构体系,学得的知识内容极为混乱。另外,出现专业内容及美术基础课安排比例失当,培养的人才将难以满足市场环境需求[3]。
(四)创新意识在教学理念中的缺失
美术专业学生知识的习得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充分发挥基础课程的作用,帮助学生学好基本功。但从基础课教学理念角度分析,由于独立学院在性质上作为二级学院,多沿用本部教学的相关理念,甚至在教学方式上也照搬照抄,自身的基础课教学体系不完善,这样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大程度上无异于普通高校模式。因此,直接导致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4]。
三、改善美术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具体路径探索
基础课教学是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断强化以及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艺术能力等不断提高的教学活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局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学生各阶段技能训练更具有效性。具体改善基础课教学现状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前文所述,独立学院美术专业学生大多因自身文化成绩较低而选择美术学习,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较为狭义,加上基础课内容本身较为枯燥,若教师忽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如美术素描基础课教学活动中关于材料的应用,通常可利用铅笔或炭笔等,美术教师可结合素描的黑白灰特点,进行对比效果的制作,一定程度上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在色彩课教学过程中引入肌理效果,通过画笔或刮刀等不同的工具完成作画过程,使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另外,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可能因不断进行素描或速写训练出现厌倦情绪,教师需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创造,可在教学内容方面适当进行调整,如针对不同的写生对象进行静物质感的塑造等。教学中也应适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绘画自信心得以增强[5]。
(二)完善基础课程的设置
基础课程设置关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现行独立院校中基础课设置存在的问题,首先应注重合理安排基础课与专业课,保证二者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院校可针对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实际内容以及二者课时计划进行适时调整。其次,课程安排还应考虑到美术课程的相关活动,如美术教学活动可能涉及相关的室外写生等,需避免出现课程冲突的情况。最后,关于设计专业与美术专业课程安排方面,应改变传统教学训练模式,保证基础课训练更具针对性,如对环境艺术学生,在基础课教学中应从速写方面着手,对学生空间感进行培养;而对纯艺术学生进行基础课训练中,应保证在绘画基础方面不断加强。这样才可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6]。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美术基础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同之处在于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以当前大多独立院校中提倡的示范教学法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了解绘画的全过程,这种方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也被称为感知授予。具体教学中首先需在绘画过程示范前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教授于学生,使学生有目的地完成观察绘画过程。再次,对于示范中绘画的各步骤应适时讲解,如素描课教学互动中,若单纯通过语言描述黑、白、黑三者关系,很难为学生理解,需要学生观察具体绘画过程才可掌握知识内容。对于刚步入基础课程学习门槛的学生,绘画技术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通过实际示范或结合多媒体技术,保证学生从感官上理解绘画过程。但需注意示范并不意味要求学生单纯进行模仿,应将示范过程作为跳板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意识,从欣赏美术中的艺术向美术创作进行转化。
(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艺术学习本身是较为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应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可选取相关的名家传记进行阅读,培养自身的谦虚精神,避免因基础知识能力强出现自满心理,懂得如何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不断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其次在个人专业技能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知识习得情况,教师应适时把握当前学术潮流的主要内容并了解当前审美趋势,并不断学习现代美术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法、新材料等,这样自身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最后,美术教师需对当前市场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人才需求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减少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压力[7]。
四、结语
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促进独立院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当前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立足现行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程设置的完善、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基础课教学更具有效性,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共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柳霖.中等职业学校美术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96.
[2]刘书麟,李虹.关于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金田(励志),2012,(10):167-168.
[3]张志静.高职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81-83.
[4]黄瑛.美术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创作型模式设计与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04):114-116.
[5]李昱春.试论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4):119-120.
[6]薛莉,刘景丽.美术基础课教学中临摹与写生互动教学的实验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81-83.
[7]张琪妍.探讨美术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林区教学,2010,(10):122-123.
作者单位:
田怡,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