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梅山民居

2015-05-30 10:48欧阳琦陈远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

欧阳琦 陈远鹏

摘 要:梅山位于湖南新化一带,是苗、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的民居主要为干栏式板屋,其装饰风格也较为独特。梅山干栏式板屋多用木板围成,木材一般就地取材;板屋工艺复杂,由支高中柱、间隔柱构建而成;板屋所有柱、梁全靠榫头互相穿架拉引,形成立体力学结构,把整个房子支撑起来;梅山民居在板屋侧面上半截大多选用白色(如奉山民居的白色石灰墙窗)做窗,按照色彩、大小对重力的影响原理来分析,这种选择有效地制造了上轻下重的感觉,在视觉上产生平衡感。这种窗结构又适时地在民居整体布图中增加了空的点缀,缓解了民居整体的凝重感,显得轻盈古朴,堪称建筑结构中物理平衡和心理平衡完美结合的一个例子。

关键词:梅山民居;干栏式;民居环境;建筑风格

一、梅山居民

4000多年前,中国有三大人文始祖,即炎帝、黄帝和蚩尤。应劭注《史记五帝本纪》说:“蚩尤,古天子。”《战国策·秦策一》也记载:“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 意指当时蚩尤主要是当时的九黎族部落首领。蚩尤率领九黎族部落在湘中新化梅山一带,与中原炎帝所属的共工部族大战,得胜,因其作战勇武,被尊为“战神”。《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时,“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黄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水之野,遂禽杀蚩尤。” 《汲冢周书》也载:“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记载了蚩尤北上与黄帝战,在涿鹿县被黄帝擒杀的历史。蚩尤世被人推崇,秦始皇就曾将其排在八神中的第三位,即天、地、蚩尤。蚩尤虽然战败被杀,其残部却在大熊山据险守关,《宋史》曾说“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指其山峦重阻,地理交通不便。

苗瑶同源,苗、瑶的祖先是“九黎”,苗、瑶的语言属于同一语支,都属于苗瑶语支,不少学者已有论述。隋代时,瑶族和苗族聚居现在湘、鄂一带。经过数代的迁移、流转,梅山已成为汉、苗、瑶、土家、侗、壮、畲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苗瑶又是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宋代汉官章惇在《开梅山》一诗中写道:“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畲田”,讲的就是新化苗、瑶等民族开发山地梯田的情景。

二、梅山民居——干栏式板屋

梅山民居大致的发展历程是:石屋——土屋——板屋。先是石屋,一般为瑶人的居所,至今留下的地名有瑶人冲、瑶人凼、瑶人村、瑶人屋场、瑶人街等地名。紫鹊界东北向不远处的“救崽界”,有48座瑶人屋,在白源村现在还遗存有瑶人街。这种房用石头砌墙,上覆茅草;石墙一般有1米厚以上,无灰浆灌缝,自然堆砌。瑶人屋有门洞,但无窗牖,起居室内有石块砌成的烤火灰坑。后来用土筑墙或用土做砖砌墙,上盖树皮或茅草。到宋代,逐步发展成干栏式木板屋。

梅山民居最有特色的就是干栏式板屋。当地的干栏式板屋颇有苗瑶风格。

“干栏”,或称为阁栏、葛栏、褐栏、麻栏,又称栏干、高栏,或单称栏。它的原始意义是指竹木纵横交错的竹楼,“杆栏,上音干,下音阑,以木横围住处,防禽兽等,名目杆栏也”,它的引申义就变为对纵横交错条状之物的称呼。干栏式建筑一般“上以自处,下居鸡豚”,“登陟必用梯”,“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数尺” 。“干栏”结构一般是指房屋建于平台(托架)之上,平台下以木柱构成底架,使房屋底面离开地面。早期干栏式建筑多选择在河道旁滨水低洼地带,多为冲积平原沼泽地,建筑材料多以未加工的圆木或加过工的方木做桩柱,墙体多做竹杆、树枝编织,里外抹泥,屋顶多用树枝或竹竿,编夹树皮,建筑方法有篾片绑扎,也有穿榫结构。屋顶基本为两面坡式,用竹料固定树皮或搭盖茅草做成,又如以圆柱或方木作柱承托檩条,使干栏底架桩柱远高出地面。作为墙壁木柱之间有横梁隔开,横梁上再承托短柱。早期的底架多采用打桩深埋柱的作法,秦汉时期也有采用以青石垫基立柱的作法,即将木柱立于地面基石之上,不埋在柱洞或土中。其特点一是底部悬空;二是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根据房屋主要选材不同,“干栏”结构房屋又可分为干栏式木楼(如广西西林县的壮族木楼)、干栏式竹楼(如云南傣族的竹楼)、干栏式板屋等。

梅山干栏式板屋多用木板围成,木材一般就地取材,多选用当地的马尾松和青杉。这两种乔木枝繁叶茂、高大挺拔,朝阳一面的树枝无限伸展,背阳一面的树枝错落有致,生长很快。

板屋工艺复杂,由支高中柱、间隔柱构建而成,整幢板屋用木柱40—60余根,并且这些制成受力柱和铺设地板的松木均要经过剥皮——泡水3年——清除淤泥——刨光等加工工序,使其具有防腐、防蛀的功能,经久耐用。

板屋所有柱、梁全靠榫头互相穿架拉引,形成立体力学结构,把整个房子支撑起来。在柱子离地约六尺处密铺厚松木板成为楼层,四面立板,顶覆瓦片。屋内格局一般是三开间到七开间,各开间以木板相隔。厚木板层层相叠,四角凿凹槽相互咬合稳固,围成长方形居住空间。正中一间为堂屋,堂屋后壁设神龛,两侧为卧房或厨房,厨房一般在左侧;大门外有走廊或回廊(围屋一周,平时可作歇凉或晾晒各种物品用),走廊左侧或右侧为“登口”,通常是用木板制成或用单根粗树干砍成的梯子。整个木楼底层作为畜禽的栏舍,中层住人,上层堆放粮食。板屋整个建筑过程中不用铁钉,均使用木楔子加固。房屋下面架空,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

三、民居周边环境及建筑风格

在现在的新化水车镇正龙村,还保留了约150多栋古民居建筑。据了解,这里主要是以袁、奉、罗、杨姓为主,大多于明代从江西迁徙而来,其居住始终保持沿袭三千年的干栏式建筑风格,正龙人只要发现泉水,就在附近搭建起干栏式板屋,用竹枧把泉水引到屋里,不花一分钱便使用上了真正的“自来水”。在院落周围水塘、果树相映成趣,清澈的溪流随着石板路在板屋间迤逦穿行。

正龙人建房有个习俗,就是一定要请风水先生勘测风水,注重房屋的“三合”,即与天、地、人相合。简单来说,就是选择房屋朝向(讲求见日通天,光线充足),选择宅基(讲求地气旺盛,滋养家人),选择入住时间(人生命运时候生计),选择的主要标准就是必须与宅主人及家人的生辰八字相生相宜,五行不可相冲相克,以确保人丁安康,六畜兴旺。

我们在奉山看到,到处是清一色的“干栏式”板屋,配着当地独有的白色石灰墙窗(据称这种窗户既节省材料又有装饰作用),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中国建筑大多采用对称和庄重的造型,选用头轻脚重的建筑结构,相对于干栏板屋,因其地基较高,只有在看起来较轻的时候才会产生平衡感。 梅山民居在板屋侧面上半截大多选用白色(如奉山民居的白色石灰墙窗)做窗,按照色彩、大小对重力的影响原理来分析,这种选择有效地制造了上轻下重的感觉,在视觉上产生平衡感。这种窗结构又适时地在民居整体布图中增加了空的点缀,缓解了民居整体的凝重感,显得轻盈古朴,堪称建筑结构中物理平衡和心理平衡完美结合的一个例子。

为什么选用白色?我们可以看到,苗族人民是很喜欢白色的,白苗妇女内着白色衣,穿白色麻布裙,腰系白色布带,以白麻布裹两脚,额部缠白巾。苗人尤好各种银饰,从头上戴的银帽、银围帕、发上插的银角、银扇、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花梳,耳上戴的银耳环,颈上佩的银项圈,到前胸戴的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银披风,手上圈的银手镯,无不是白灿灿亮闪闪,有的甚至在衣服上镶嵌银饰。也许,白色墙窗就是当地民族建筑的独特之处吧。

参考文献:

[1]欧阳琦.析现代女作家谢冰莹人文精神及其成因[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1.(01):56-62.

[2]寒清漠漠. 论古巴蜀巢居文化渊源及其历史发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5bdd060100ygmm.html.

[3]林蔚文.古代东南越人建筑业述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4):90-96.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中西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差异与交融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新古典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室内空间设计中现代装饰材料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电厂建筑风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