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生态观念

2015-05-30 21:47谭群霜何英姿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开发

谭群霜 何英姿

[摘 要]目前,我国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等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帮助青少年形成关注环境,爱护植被的意识,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开发 生物课程资源 生态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101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各项生态资源中,我国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确认,仅是汉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就达到3.39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长江的泥沙达1.2亿吨,大量的泥沙不仅影响地下水的水质,还直接威胁到防洪安全。另外,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部分城市雾霾天气严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植物、动物、菌类、病毒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关注的重点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帮助青少年形成关注环境,爱护植被的意识,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发展的状况,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的生物生态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态观念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挖掘教材,展示我国生态资源

生物教材中的一些章节都有涉及我国生态环境的内容,如在七年级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中就详细介绍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介绍了我国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在第三单元《生

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先从低等到高等给植物分类,再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通过《绿色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明绿色植物与我们人类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的生态资源,让学生收集和认识城市和校园中的主要植物,结合城市的气候特点来分析植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家庭中种植植物需要注意的方法,等等。在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图片和视频等手段展示我国主要的植物类型和这些植被的特点,让学生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植被,以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案例展示我国植被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植被,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植树、种草等活动,真正树立保护植被的意识。在课后,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让学生每8人一个小组,尝试设计完成“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方案。从中学生可以学到关于常见花卉、草皮、林木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从而增强爱护植物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收集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危机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国家非常重视严峻的生态问题,去年出台了新的《环境保护法》,旨在打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行为,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整合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学习七年级《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一些地区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淡薄;长期对森林里的树木乱砍滥伐;等等。这些问题引发了森林生态系统衰退,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沙化。对此,教师应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水草优美、生机勃勃的草原在人为的干扰下和在狂风的侵蚀下退化成荒凉的沙漠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我国现在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关注《环境保护法》,进而明白绿化祖国,爱护植被的重要性。在学习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收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案例,课堂中让学生来展示和小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生

态环境,关注

人类自身发展。有的学生收集来展示由于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及对资源的开发过快,对社会、

家庭、个人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的案例(教师可结合现在我国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而实施的计划生育国策,让学生了解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学生灌输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思想);有的学生收集来关于工厂把大量烟雾和污染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案例;有的学生收集来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的案例;有的学生收集当地城市河流中发生严重污染的现象,及一些湖泊的污染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的案例。在小组展示资料和学生们共同分享、互相交流时,生物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让学生更客观地、全面地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同时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树立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的意识。

三、整合学科资源,渗透生态观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学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并日益与物理、化学、地理、语文、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同时,生物学在解决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积极整合各学科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不同学科资源整合在生物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社会”专题《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化学学科《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和化学扩展性课堂《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渗透生态观念。在课前,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学生分别负责收集酸雨与废旧电池的资料。学生要提前做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和调查了解本地天然雨水对生物的影响,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外收集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内容,以便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提供更好的补充。在上课时,教师可先结合化学资源导入,展示1952年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和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污染事件,如日本水俣病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接着,教师播放我们生物共同的家园——地球,因人类的无知、自私与贪婪,对环境进行无情的破坏,导致严重地影响生物的生存,而我们人类的生活也深受其害的视频。接下来,第一小组学生展示酸雨的定义以及酸雨产生的过程,第二小组学生测定模拟酸雨、天然雨水、清水的pH,并通过课堂实验展示,叙述本小组实验的结果。学生在各自实验后讨论并发言,教师根据化学资料来补充酸雨的知识。再通过PPT展示我国酸雨较严重的地区和酸雨对生物和环境的危害,最后总结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本环节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环保行动是从小事做起的,我们人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第三小组学生展示关于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首先分析电池中含有的物质,及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其次结合实验分析和罗列出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重点介绍重金属进入人体后的症状,最后教师课堂展示通过百度搜索到的“废电池”资料,介绍我国早就认识到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并制定了相关规定,如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是学生了解废电池污染控制的重点,知道并分类需要回收处理的电池类型。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不能乱丢电池及电池可回收再利用。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和阅读我国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视频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其他种类,认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是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贡献。作为生物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火炬代代相传。因此,我们生物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潜心发掘出其现实意义,将人文精神理念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及课外活动中,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根植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生态文明的素质,努力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开发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