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榕
[摘 要]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念,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本文通过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四大要素,着重探索、研究情景状态下的协作性教学方法对本科日语精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探求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原则相吻合的本科日语精读教学模式,以理论指导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础日语能力水平。
[关键词]建构主义,日语精读,情境,协作,意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8 — 0171 — 02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与联系,设置日语专业的高校不乏少数。但是传统的日语教学培养出的学生的读写能力虽较为突出,听说译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却较为薄弱。本文摒弃单一研究日语精读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本科日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建构主义相关理论对日语精读教学改革进行更到位的分析,着重探讨研究学习含义中的四大要素,特别是情景状态下的协作性教学方法研究对日语精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探求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原则吻合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指导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日语水平。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本科日语精读教学现状
日语精读教学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传统的日语精读教学课程离不开固定的教学步骤:跟读并学习新出单词;进行词语辨析---课内语法解读;学习语法接续形式和语法意义;朗读句子;翻译句子;造句---课文朗读;翻译---课后练习。课堂教学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教科书的知识,教学模式呆板生硬,传统教师作为课堂主角,在固定流畅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气呵成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一味依赖教师,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课堂模式重在“记”而非“学与用”。从而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语言交流能力得不到提高。难以培养新时代所需的日语人才。
二、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念,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理论归纳总结了影响学习发生、意义构建、概念形成等所包含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能靠传输而获取,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加工、提取、存储和提取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意义,知识的建构需要通过学习活动在情境下产生,因此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境是知识的来源和检索线索。同时在协同学习下共同探索事物意义,更能提高知识构建效率和效果。“建构主义核心强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要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和知识外化”。因此决定教学过程不能无视学习者的主动性,更不能用填鸭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本科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注重具体情境性学习,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协同学习和知识建构。因此需要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以下四大要素:
(一)情境性
情境性学习是知识的来源和检索线索。带入式情境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所学知识,情境性学习在行为模式和情感体验两方面对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为模式对于认知有着功不可没的影响,行为模式下的情境学习使得认知过程更加生动而且认知效果牢固有效。因此,我们可以在日语精读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创造适应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模式,以达到学生学得快、吸收好、记得牢、能应用的目的。例如在日语精读教学中对花道、购物、地震、和室、和服、日本料理、学生宿舍生活、医院、邮局等等主题课程的学习中尽量为学生创造具有趣味性和行动性的行为环境,让学生在行为模式下进行认知学习。在行为过程中领会、识记所学内容。学生在自我演练中形成自有的行为模式,才算真正的掌握所学内容。
情境性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认知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兴奋、好奇、紧张感等情绪体验都有利于认知过程。日语精读课程学习最忌讳的是学生整堂课程下来的内心的“波澜不惊”与“毫无涟漪”,甚至是昏昏欲睡。满堂灌的定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定的安全感以内紧跟教师步伐进行毫无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我们在为学生创造仿真或全真的行为模式下,应该让学生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是模拟演讲比赛中的紧张感、可以是对茶道、花道等日本传统文化的好奇、可以是在全真练习中所获得的兴奋和愉悦甚至是对日语表达方式学习上不流畅的一种沮丧和懊恼,都强于没有任何情绪体验的安全学习。情绪体验和行为模式一样,可以让认知学习快速、牢固和可靠。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丰富的真实性场景,在真实性情境下设计、安排教学过程,讓学生在情境性中达成有效的认知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情境性指导下的日语精读教学,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正确得当的指导才能避免课堂走向另外一种极端。就像初学游泳的人在水里胡乱扑腾,比不上教练有序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课堂学习极其容易演变成学生自顾玩耍偏离学习主题的结果。同时,情境性教学对对教师的备课准备提出较高要求。情境性学习虽然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需要注意如何迅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需要有预见性的思考出现的其他状况,同时应尽量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充分的设计。才能保证有序的课堂秩序和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协作
传统认知过程注重个体的认知,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唯一性和重要性,而忽略了协作学习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行为意识、思维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区别。
只有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通过相互学习、共同学习和协作,共同探索事物意义,才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知识在碰撞中产生,提高知识构建效率和效果。
日语精读课程教学应重视协作学习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学生分成三到五人一组,然后进行交互协作学习。协作学习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课文的朗读和翻译、通过小组分组练习,学习者在整体性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或是对协作学习对象进行语音语调纠正。同时通过共同翻译,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度巩固和强化和再认知。另外在日语精读课程中的拓展练习部分,协作学习可谓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拓展練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复述、应用、强化的重要部分。每课的拓展练习紧贴正文所学的语法内容和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这部分的拓展练习必须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才能完成。每个小组根据拓展练习中所定的课题,确立学习目标,思考使用的句型,共同整理材料,进行个体发表和小组讨论、总结。在协作学习中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对个体认知内容进行确认,以提高整体日语表达和应用的能力。
(三)交流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会话能力对于外语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不可忽视。学生之间的协作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认知的交流可以撞击出新的火花,每个认知个体不可能独立于群体,只有加强交流,增强会话练习,才有助于语言知识的获得。我们在日语精读教学课程中,设置了十分钟的个人发表时间,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课前发表,发表后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努力,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交流不是无限制的让学生随意的发言,教师应抓住课堂交流的重点,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和协调。
(四)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认知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认知过程和认知效果的试金石。通过情境、协作、会话三个环节使认知主体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只有有效的意义建构才能定义为知识的获得。我们在日语精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状态下的协作性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之间的会话交流能力,以最终获得有效的良好的意义建构效果。
四、结语
认知是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情境状态下的本科日语协作性教学改革对于有效的意义建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情境性指导下的日语精读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原则。重视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情景性教学和协作性教学,同时不忽略会话、交流过程。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实践本科日语精读教学改革,发现不足,使其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管秀兰,建构主义理论在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基于与OPI日语口语教学模式的结合〔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3期
〔2〕张佩霞、吴宇驰,近10年国内日语教学研究的现状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6期
〔3〕房萍,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精读教学〔J〕,安微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4〕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