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30 20:41蒋明魏新华牟晓成
理论观察 2015年8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

蒋明 魏新华 牟晓成

[摘 要]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面对新时期高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有效应用于高校日常管理中,实现德治与法治管理在高校有机结合的新局面,可以提高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保障高校教育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提高其对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战略方略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理论应用的工作机制,有效拓展理论应用阵地,做好理论应用的内部基础和外部保障工作。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8 — 0158 — 0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这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原则,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校作为培养我国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的重大安全事件、人身伤害事件和腐败案件等影响较为恶劣的事件屡见报端,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力,高校教育管理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社会上关于高校管理到底是应该法治还是进行德治的讨论在广泛进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新阐述为我们堵塞高校管理中的各种漏洞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论的内涵和关系,认真分析我国高校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论的必要性和所面对的问题,进而提出高校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现实路径,为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好重要保障作用。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科学内涵与相互关系

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指出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将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对于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以德治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的自觉遵守的规范。 〔2〕习近平在2014年5月4日考察北京大学时提到: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3〕在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把“德”和“兴”联系起来,提出了核心价值观与德治的内在联系,强调了道德在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德治的理论内涵。

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4〕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用道德的引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这就是德治。法治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5〕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一些道德规范可以凝结为法律约束,一些法律规范可以转化为道德要求。它们在功能上互相促進,互相依靠。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同时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应用是高校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重要指南

目前高校管理中的制度建设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规范高校办学行为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法规的指导下,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高校各项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法、有规可依。〔6〕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高校的发展和对人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对来说是静态的;规章制度实施来完成主体和受众个体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对于规章制度的落实至关重要,因此单纯依靠法治而不注重道德规范或者只强调道德的内化而缺乏法治的强制力都是不可取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高校管理的必由之路,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学校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高校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应用是我国改善高校管理提出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迅速扩大大学生规模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与现阶段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高校改善现有的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教育法治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轻法治、重人治”的人治文化现象大量存在。要尽快解决上述问题或缓解以上矛盾,就必须坚持在高校管理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念,创新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高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立法、执法和守法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干部的“官”德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的应用是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当代“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她们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响,因此通过法治手段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是相当必要的;同时,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挑战权威,他们对于强加于自身的一些强制性规定敢于提出异议,善于维护自身的权利,因此,德育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采用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不断加强完善大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建设和实施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力度,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实现高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7〕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强调师德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制止学术不断和不良教风、不良学风在高等教育的存在。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现实路径

1.提高对高校管理者贯彻执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应用的思想认识

奉行“礼法合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华政治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思想与文化的重要保证。〔8〕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自觉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坚决反对将二者关系认为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或者是水与火的关系,而要将它们认为是左手与右手的关系,因此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必须一手抓依法治校,一手抓以德治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9〕

2.建立健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应用的工作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实际上是从国家立法、政府执法、社会守法的角度,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提出了要求。从立法角度看,要注意高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更好的用法律权威增强高校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从执法层面,要更好的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机制观贯彻到高校法治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验法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尺,获得坚实的民意基础、道义基础。〔4〕在守法层面,要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把法治和道德教育纳入日常性工作,使全体人员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完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内部基础和外部保障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在高校管理中实践和应用研究要成为各级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党支部要发挥好重要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高校党员干部成为重要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通过聘请校外法治人员,开展法治与道德论坛等方式积极培育法治与道德文化,努力使依法治国方略成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的法学与德育教师与高校管理专家团队。

〔参 考 文 献〕

〔1〕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0.

〔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2013年11月28日).〔EB/OL〕. http:// baike.baidu.com/link?url=mFaKFVnfLuSczE70WEwg1Om7dJLtfU75O1WVl8E3cVw-LZKcXwH-m5oGTs2kShE4r-0QFED1p33cmBTXln_N0_,2013-11-28.

〔3〕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2013年11月28日).〔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05/c1024-24975911.html.2013-11.

〔4〕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01):3-6.

〔5〕本刊评论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J〕.求是,2014(24):18-19.

〔6〕 张强. 浅论高校管理中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几个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184-186.

〔7〕黄燕,吴刚.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8〕 奚广庆.依法治国需与以德治国相结合〔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5.(1):12-16.

〔9〕 李铁林.论高校管理中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J〕.管理研究 2003(4):89-90.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与公民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