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为什么不热衷经济转型?

2015-05-30 10:48李光斗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意大利企业

这个典型的“家族式中小型企业国家”,具有专业化的产业集聚特征,以核心技术制胜全球

在欧洲,意大利的经济排名在三甲之外,但意大利的品牌美誉度并不低。当欧洲经济陷入泥潭时,意大利却并未因经济衰退而焦虑,也没有成天喊着要经济转型,这一切全因意大利的品牌经济一枝独秀。看看这个国家都有哪些超级名牌吧:普拉达、杰尼亚、D&G、芬迪、范思哲、菲拉格慕、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

中小企业的王国

可能有人觉得,品牌经济如此强势的意大利,一定集中了很多国有大企业,并且由这些垄断型大企业带动国民经济。但出人意料的是,意大利是典型的“家族式中小型企业国家”,具有灵活的网络组织形式和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工业区或产业集群)特征。

从米兰驱车,不到1个小时就能到达纯手工瓷艺品牌Morbelli的所在地Vignate地区。这个国礼级别的高级品牌,却坐落在一幢两层楼的老房子中,仅有10多个工人——而这只是意大利千万中小企业中的一个典型。在意大利有不少这样规模的企业,它们用纯手工的传统技艺,本着求精不求量的生产理念,对外输出享誉全球的商品。

意大利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个国家被称为“中小企业的王国”。中小企业所雇佣员工数占意大利全国总雇佣员数的81.7%,其中微型企业员工(1~9人)人数占意大利全部员工数的48%(意大利将1~49人的企业定义为小企业,49~250人的企业为中型企业)。

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现在成了支撑意大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多种因素,其繁荣的原因值得借鉴。

立法保护

在半个世纪的历程里,意大利从无到有建立起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中小企业能得到发展的动力。从1951年开始,意大利就开始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立法。从最初普遍扶持各种中小企业(二次大战之后),到有选择扶持(20世纪70年中期之后),再到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研究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1991年10月,意大利议会通过了《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法》,意味着意大利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随着欧洲统一大市场的不断形成,为应对竞争形势的变化,意大利更加注重立法,鼓励中小企业吸收先进技术和进行技术革新,从而进一步升级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

融资便捷

在中国,因为涉及税收、财政、土地、金融、劳动力成本和市场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融资一直是中小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中国超过六成的受访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困难,或者比较困难。

相比而言,意大利中小企业存在多种融资渠道,大大降低了企业因为现金流不足而倒闭的风险。举例来说,由意大利经济发展部直接控股的西麦斯特(SIMEST)股份公司(参股方包括了意大利大银行),专门负责为意大利中小企业在开发国际市场时提供金融支持。该公司对申请者的要求有两点:一是必须是中小企业;二是融资出于国际化需求。如果没有满足这两个前提,则不可能得到西麦斯特的资金支持。而只要通过严格的重重审核和有效担保,这些中小企业将有可能得到SIMEST最高达注册资金25%、风险投资49%的融资额度,另外还有一大笔可观的低息资金。

位于意大利北部的IMF铸造设备公司,在全国各地设有工厂。该公司在中国有天津和齐齐哈尔两地的合资公司。其总裁伽朗玳透露,IMF之所以能够迅速在海外扩张,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西麦斯特对其提供了融资。

产业集聚

意大利很大一部分生产过程是企业间的专业整合。中小企业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形成网络,并按照分工分别在生产链的某一环节上进行生产。这种关系在企业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劳动力分配,能有效地减少劳动浪费。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的意大利,在同一地区产业链上下游缔结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产业聚集区。到2001年,意大利境内存在23.8万个地方性制造业生产单位,就业人数超过200万,占其全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45%。

和中国类似,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也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组织形式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相对而言,中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处于低端,缺乏研发、设计等高端上游的元素,同质化也相对较严重。意大利的产业组织内部劳动分工细致,生产方式灵活,企业间存在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

意大利不少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是它们的核心技术。一家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家族企业——金踏拉制鞋公司,销售的纯手工定制皮鞋售价达2.5万~3万欧元。金踏拉推出的鞋,平均寿命长达20年。该公司老板拉唐齐称,就算鞋底磨穿、鞋面磨损,用手工纳制而成的鞋帮也绝不会开线。而正是把产品质量做到了极致,才使得意大利中小企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中国制造能借鉴点什么?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中国机床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8%,但是高档数控机床基本靠进口。中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码头上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要靠进口。中国的铝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飞机上用的铝要靠进口。中国给每人每年平均做3套半衣服,但是数量如此庞大的出口服装基本上是贴牌。苹果手机很大一部分零件在中国生产加工,厂家每生产1部苹果手机,其中49%的利润都被美国拿走了,中国仅能拿到3.63%。造成这样的局面,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处在制造业的下游。

早在2007年,珠三角制造业面临危机的报道就不绝于耳,制衣、玩具加工和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出现同样的状况。随着劳工荒、电荒、油荒及原材料涨价,制造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中小型加工厂倒闭。今天看来,这还不仅仅是珠三角的危机。

面对国内制造业的困境,意大利中小企业以技术为核心,聚合产业链一好一大片,以及打造产业聚集区的行业互利方式,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意大利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意大利面“变魔术”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意大利 Disse 幽默与荒诞的漫画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