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5-05-30 16:33张清松
学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

张清松

【摘 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有效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34-01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数学教育禁锢在应试教育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主动性受到极大的抑制。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根据学生的学情与时俱进。

一 先声夺人,注重课堂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教师在导入情境时结合内容,把知识中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唤起学生探索的意识,产生一种探究心理。每一节课都要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创造和谐的气氛。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方程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校园里的好人好事真不少,学校通知栏上有一则招领启事:一位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一红色钱包,内有50元纸币n张、10元纸币m张,请失主速到广播室认领。请同学们猜一猜钱包里有多少钱?n、m可以表示哪些具体的数?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良好的情境带动下得以发展和延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上课就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乐之者”。

二 利用疑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但何处寻疑?怎样质疑?由于受到社会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有关部门用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学目标变成了片面地追求成绩。学生课堂上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接受和掌握,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习惯于服从老师的命令,学习主动性不够,也不敢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很多学生逐步丧失了怀疑、好奇、挑战的精神,无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导致了学生学习、做事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培养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这与课程标准中“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相悖。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分组探讨并动手操作:用8根小棒,每4根拼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小棒呢?你能先摆一摆,再用算式表示吗?又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马上就能说出它们能被几整除,经同学们验证后感到大惑不解,纷纷要求我道出其中的奥妙。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我便告诉学生,奥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以自己动手探究发现了问题,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这样让学生在玩中质疑,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 加强探究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的研究探索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更多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如教学垂线、平行线的画法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主掌握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和探究过直线上一点如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进而让学生自己探究怎样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最后归纳得出垂线的性质,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这样把学生推上主人的位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增强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中感受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不仅要注重新知的探讨学习,还要注重练习和应用。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着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学习完垂线的性质后,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小明家在山脚下盖了一栋新房,有一条小河从旁边流过,他想挖一条水渠把水引到家里,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出示图形)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明解决问题,好吗?这道题考查了垂线的性质,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垂线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适应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在观察、操作、交流、总结等活动中逐步體会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以学生发展为本,多层次、多渠道地挖掘学习数学兴趣的源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数学的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王淑霞.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向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刘静.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9)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