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伟
[摘 要]随着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下降,学习兴趣的弱化,更多学生在学习字词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严重浪费宝贵时间;更严重的是对语文学习器械化、工具化。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特将《说文解字》引入语文教学中,希望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说文解字;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说文解字》一书,是东汉许慎的毕生之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也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它不仅为学者研究古文字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对我们的语文字词教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用作,如下示例。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字形的构成
汉字字形纷繁复杂,结构变化多样,多数学生死记硬背,不理解字形结构,学起来枯燥无味。《说文解字》一书中,对于汉子字形演变的过程呈现出来,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词语有很大帮助。如“卷”和“券”,二字极易混淆,《说文解字》可以帮助我们在形体和意义两方面对它们加以辨识。“卷”字《说文解字》分析:厀曲也。从卪 聲。从卩(jié,像屈膝的人形),juàn声。“券”字《说文解字》指出:契也。从刀聲。券別之书,以刀判契其旁,故曰契券。从字形来看,这两个字声符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义符。“卷”小篆下部是“卩”,字义与义符“卩”的意义类似。“券”的下部是“刀”因为古代的券契是双方各执一半刻有齿痕的犊板。而可以完全拼合的齿痕需要用刀来分刻,所以“券”以“刀”作为义符。对于二字可以归纳为:表示卷曲相关的意义用”卷”,如“卷发”;表示与券契相类似的凭证时用“券”,如“入场券”。
“衤”和“礻”是只有一笔之差的偏旁,极易混淆。比如在写“禅”时,因为辨识不清,学生们很可能会写成 “禅 ”。但从字义来说 ,这真可谓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虽然“禅”今天已不常用,查阅《说文解字》我们就可以 对这类字做一个总结。樟(dān):“禆,衣不重。从衣,单声。”禅:“禪,祭天也。从示,单声。”在篆文中,“示” 和“衣”的字形差别明显,隶变之后,在汉字左边作形旁时,“示”写作“礻”,短横变为一点,长横和左边一点合 为一笔,竖钩省为竖;“衣”写作“衤”,第二笔一横和第三笔一撇合为一笔 ,竖提省为竖,短撇和捺均变为点笔。换句话说,在表示与神灵有关的字中用“礻”,在表示与衣服有关的字中用“衤”。
“藉”和“籍”是一对形近字,在使用上也容易相混,《说文解字》的相关分析可以使我们避免对它们的误用。《说文解字》:“糟,祭藉也,一曰帅不编,狼藉。从帅,藉声”“籍,簿书也。从竹 ,藉声。”“藉”字本指草没有编结好而凌乱 ,因此现在与杂乱有关的意思用“藉”。“籍”指户口册 ,因为古代以竹简书写,因此以“竹”为义符 ,现在与户口、书本有关的意思用“籍”。
二、有助于常用词词义的理解
汉语中有一些常用词,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词义去理解,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南辕北辙,《说文解字》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些词义做出正确的解释。比如,在形容某人技艺高超时我们会用到“运斤成风”这个词,如果按照现在的教学常用义来解释,“斤”是一种重量单位,那么“运斤成风”就不知所云了。《说文解字》指出:“斤 ,斫木也。象形。”“斤”原来是一种砍树工具的象形字,甲骨文作“ ”,像一把横刃曲柄的斧子,因此《说文解字》说它“象形”。斧子并不轻便,能够挥动它发出呼呼的声音,关键是能用它准确地砍去鼻尖上的白泥而毫不伤及鼻子(见《庄子·徐无鬼》),这种技艺何等了得。理解了“斤”的本义,同时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斧、析、斩、断”等字以“斤”为义符。
再如“走马观花”,我们现在常用它来形容不深入观察事物 ,只是粗略地查看大概 ,是一个贬义词。其中的“走”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常用义行走去理解 ,“走马观花”就可以解释为“骑在慢行的马背观赏盛开的鲜花”,一副悠闲的样子,理解起来似乎也顺畅,但这与它的本来意思差距甚远。我们看《说文解字》:“ ,趋也。”从字形上来看,上面是奔跑甩臂的人形,下面加“止”(古代指腳 ),突出奔跑的意思。“走”本义即现在的“跑”,“跑马观花”自然不是慢慢欣赏,而是如同坐在火车上看路边的风景,观察不细致之意十分明显。《说文解字》对“走”的解释依然保留在“奔走相告、飞檐走壁、飞沙走石、飞禽走兽”等词语中。
“本末倒置”用来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说文解字》对“本”“末”二字的解析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说文解字》指出:“ ,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本”指树根,“末”指树梢,树根和树梢颠倒了,可不就是注重末节 ,忽视根本了吗!‘舍本逐末”也应作同样的理解。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说文解字》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认字识词的一些重要启发和帮助,只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说文解字》,相信师生都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许慎 文说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薛晓光 在十字教学中开掘汉字文化 [J] 小学语文教学 2005.
[3]佟乐泉 张一清 小学识字教学研究[M] 广州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