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姚姚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怎样教”的问题。然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该环节却一直处于单一和落后的状态中,成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瓶颈。鉴于此,本文从教学方法的含义谈起,阐明了其革新的必要性,并就几种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教学方法;革新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获得既定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的总和。其选择和运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首先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要想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需要教师确定好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方法。其次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和学习要求不同,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秉承多样和灵活的原则。再次是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性格特点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要选择与学生实际特点最契合的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此外还有根据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等。可以看出,教学方法不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本身也是十分灵活的,对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
二、高校声乐教学方法革新的必要性
(一)声乐本质艺术规律的要求
声乐演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也正是因为众多演唱者个性化的表现,才使声乐艺术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也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艺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声乐教学方法的革新,正是声乐本质艺术规律的要求。
(二)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高校声乐教学中一直沿用着“讲述+示范”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既不利于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也不利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欠缺,成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瓶颈。所以说,只有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变革,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声乐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新型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小组教学法
本世纪初,中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在圆了更多学子大学梦想的同时,学生数量的激增,也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对声乐教学来说,在教师、教学设施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要面对数量增长了几倍的学生,势必会感到力不从心。如果仍然沿用过去“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则会让教师身心疲惫,自然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组教学法便应运而生。具体来说,其是指在对学生演唱水平、性格特点等深入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一个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人数以3—5人为宜,进行小组授课。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法和集体教学法相比,小组教学法则充分融合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与一对一教学法相比,其能够有效节省教师和教学设施资源,保证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与集体教学法相比,因为本小组成员的水平都是相近的,所以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采用集体解决的方式,而又因为小组成员数量不多,所以面对一些个人问题时,教师仍然可以予以个别辅导。而且通过该教学法,还形成一种机制和氛围。机制是指小组成员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如果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就可以进入水平较高的一个小组中;而如果学生因为疏于练习,导致水平有所下降,则要降低一个层次,由此形成了一个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给了学生以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氛围是指小组教学法有效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学生“单打独斗”的局面,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学习小集体,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会被其他学生看在眼中,由此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所以说,小组教学法是符合当下教学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有着多方面的优越性,理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运用。
(二)情境教学法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展开的,这种情境包含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两个方面,两者都能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到声乐教学来说,真实情境是指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情况等。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脏乱差、设施破旧的环境,一个是窗明几净、设施先进、完备的教学环境,显然是后者的教学效率更高。这一良好的环境既能使教学的多项要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也能够给师生双方带来一个好心情,在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虚拟情境则是针对于声乐演唱而言的。声乐演唱是一门二度创作,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和体验,然后融入自身的理解和情感,再利用自己的演唱技术表现出来。但是很多时候,作为演唱者来说,其并没有亲历过作品中描绘的时代或事件,所以只能以想象的形式进行感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切题的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完成这种想象。其具体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多媒体设备,其已经成为了当代教学中标准配置,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音视频材料,对作品描绘的情境进行复现,让学生置身于这个虚拟而又真实的场景中,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更加真挚的情感表达。比如对《黄水谣》的演唱,这首歌曲前后两段的对比是十分鲜明的,在日寇到来之前,黄河两岸是“麦苗儿肥豆花香”,而日寇到来后则是“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对此教师就可以搜集相应的音视频材料,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将学生带入到作品中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从一个局外人变为一个亲历者,使学生的演唱情绪得到充分的调动,自然也就获得了良好的歌唱状态。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地游览、模拟舞台等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创设情境,都能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话教学法
进入21世纪后,建构主义学习理念逐渐得到了教育者的认同,而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点就是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就是平等、民主氛围下师生之间的对话。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讲述+示范”式教学法,多是从教师的教学经验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虽然能够使教学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其主观的学习诉求得不到表达的机会,因此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艺术个性和创造性可言。所以应该给学生以表达他们真实意愿和想法的机会。
具体到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个环节与学生进行主动交流。比如在面对一首新的作品时,因为身份的差异,所以学生不可能获得和教师完全一致的理解和感悟,而如果教师直白的将自己看法告诉学生,也就等于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建构的机会。所以教师不妨先倾听学生的看法,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要不是过于极端的,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唱出的才是他们的真实情感。又比如在曲目选择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曲目类型,如果能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那么他们就会以百般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不妨多听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只要是科学合理的,就完全可以满足,并予以一定的肯定和支持。此外在演唱鉴赏中、演唱质量分析中,也需要教师给学生以更多的话语权,一方面是对学生表达的欲望的满足,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情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更好的推动后续教学的开展。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怎样教”的问题,对于整个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作为高校声乐教学来说,虽然传统的“讲述示范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的实际需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更需要认识到的是,无论是当下的教学环境,还是时代发展对于声乐人才所提出新标准,都对高校声乐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正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根本渠道,教学方法既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需要广大声乐教师对此有充分的重视,主动将一些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使其真正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周新美.高师声乐教学多元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
[2]杨孜孜.实行多元化的集合形式——高师声乐教学方式改革的理论构想[J].音乐创作,2008(04).
[3]石洁.谈谈歌唱者如何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J].民族论坛,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