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广泉
【关键词】国学学习;读本;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5-0060-01
近年来,在“国学”定义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各地有关“国学热”的报道屡见不鲜。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有人认为国学中存在糟粕,应尽量少给学生灌输。笔者认为应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顺应潮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学教育。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国学内容
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如何在众多的国学经典中选择适合的内容,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事。借鉴古代蒙学内容,是一条捷径。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利于学生集中识字,并能够了解基本的历史、自然知识;《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有较为完整的知识教育内容;《论语》《道德经》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当然,对于这些古代经典中的基础篇目,也不可全盘照收,而应该汲取精华、摈弃糟粕,即要对国学内容适当分级。
我校曾经使用南方日报出版社的“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读本”系列丛书。该套丛书不但尊重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的完整性,而且明确指出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对于《论语》,则是编选了精华条目,并配合相关故事进行解读。而在国学分级上,小学低年级学生集中在识字教育上,讲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顺带进行一定道德伦理教育的有《弟子规》等;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集中在知识教育和进一步的道德教育上,如《幼学琼林》《笠翁对韵》《论语》等;中学生则应多选择古代诗文学习。
二、创造国学学习条件和提供学习方法
当前,学校应该首先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国学经典的丰厚博大,浸润在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里。如把国学经典段落装裱悬挂在走廊里,张贴在教室内;还可以专门设立国学主题或优秀传统文化长廊,供学生较为全面系统了解国学;在校园的广播节目里,可以播放一些古代经典名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国学学习兴趣上起到重要作用。教师首先应该多学习国学,具备一定的国学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旁征博引,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典故等,使国学内容生动起来;通过背诵接龙、情境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组成小组,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不同专题展开初步调查研究。
三、积极探索国学学习的评价机制
对于中小学生的国学学习,应该有一个较为灵活的评价机制,以便进一步激发学习国学的热情,改进国学教学方法。
目前不少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把国学考核纳入语文测试中,以考查学生对国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手段较为单一,建议在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的同时,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但要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同样要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国学学习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基础,在国学的内容选择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多下功夫,调动各方面资源,创造国学学习的良好氛围,并积极探索灵活的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国学学习实效,更好地把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