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怎样看待学生

2015-05-30 10:48蒋海
江苏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辩证宽容平等

【摘 要】德育的主体是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这样、那样的错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尺子”来衡量他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抓住学生犯错的有利契机,并智慧地进行适时的教育,科学施教,促进他(她)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教育,获得成长的目的;要用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平等的心态去关注、去呵护学生。

【关键词】辩证;发展;宽容;平等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5-0069-03

【作者简介】蒋海,江苏省射阳县第六中学(江苏射阳,224300)。

学校教育,育人为先。德育的主体是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那么,今天我们到底该怎样去对待学生?

1.“原来很欣赏的学生现在选女婿却看不上眼”——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是活生生的“这一个”,而非“那一个”,每个人都有他(她)的长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这样、那样的错误。因为这是成长之痛,是无法避免的。那种习惯于用静止的眼光甚至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的教师,在教育中可能会出现判断失误,甚至会与事实大相径庭。

湖北省武汉市优秀校长、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在个人博客上的一句话“丈母娘的眼光,可能就是素质教育的眼光”,曾引起网友的热议。“原来我很欣赏的学生,现在选女婿我却看不上眼”,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源于张校长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

教了一辈子书的李老师,女儿都已经二十七八岁了,还没有找到男朋友。李老师的一个同事热心地当起了红娘,把李老师当年班上的一个优秀学生介绍给她女儿。见过一面之后,李老师十分感叹地对同事说:“这个孩子原来读书的时候,我是多么欣赏他呀!他学习成绩很棒,又特别听话,从来不调皮捣蛋。现在他也挺成功的,不到三十岁就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按道理说,他的确是不错。可是,让他来做我的女婿,我倒真的不中意。你看他的背,好像有些驼了;走起路来怕踩着了蚂蚁,就像个小老头似的;你看他的眼镜,镜片那么厚,至少也有七八百度;你再看他说话细声细气的,哪像个小伙子,更不说像个男子汉了;最让我看不上眼的是他那么古板,表情那么单一,一点幽默感都没有。我女儿如果跟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她能获得快乐和幸福吗?”

原来很欣赏的学生现在成了被淘汰的女婿,这似乎是个悖论。但这种现象实际上就像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当前我国教育的弊端。这对当下的教育现实来说,确确实实是个绝妙的讽刺。这样看来,学生时代的“乖乖男”“乖乖女”,不一定在未来的生活中就能吃得开。从某种意义上讲,丈母娘择婿的价值标准,可能就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未来活得有尊严而又有幸福感。这种尊严而幸福的生活,包括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实现的自觉自信和深度的幸福感等。这些来源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以及个体的自我实现。老师们应该时常问问自己:如果我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我未来的女婿或儿媳妇,我希望他(她)将来是个什么样子的?那么,我今天就该怎样教育、培养他(她)。

2.“过去不等于未来。行动起来,下一个英雄人物就是你!”——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近日读了一篇博文,里面一则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位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选择题:有三个人,第一个信奉巫师,经常酗酒,嗜烟如命;第二个贪睡,中午才起床,每晚要喝一千克白兰地,还吸食鸦片,曾两次被人赶出办公室;第三个是国家战斗英雄,喜欢素食,不吸烟,年轻时无违法犯罪记录。你们说,这三个人中,最后谁能成为最出色的历史人物呢?(我选了第三个。但我答错了,因为第一个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二个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三个是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最后这位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过去不等于未来。行动起来,下一个英雄人物就是你!”

读了这则故事,眼前却浮现出另外一个场景:静静的教室里,一股烟熏火燎的味儿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老师犀利的目光在教室里巡游着,同学们面面相觑。最后,“做贼心虚”的后进生小A怯怯地站起来。原来他课间玩打火机时不小心点着了纸。老师理所当然没收了“作案工具”——打火机,接着花时间临时开起班会课来,“狂轰滥炸式”的批评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在老师“你这个东西永远没有出息,八辈子也不会出人头地”的严厉斥责声中收场了。

我们早已习惯了用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和“一好遮百丑”的片面思想来看待、评价学生,也习惯了用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成绩来预测、推论他们的未来。其实,我们真的是错了,因为我们忽略了一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行为习惯都是不成熟的,甚至可能是幼稚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我们静止的眼光、固有的思维来评判学生,不能仅看到他们暂时的、阶段性的发展,而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尺子”来衡量他们。特别是那些后进生,也许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不如别人,但他们一定有别人不及之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张扬他们的个性、特长,让他们早点品尝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每个人成长与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犯错与改错的过程。老师们总是希望学生不要犯错,其实,这是违背客观教育规律的。当我们已经不能容忍学生有丝毫犯错的时候,即意味着剥夺了他(她)成长与成熟的良机。作为老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允许学生犯错,但又不能无视学生犯错,而是要抓住学生犯错的有利契机,进行适时而智慧的教育,科学施教,促进他(她)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教育、获得成长的目的。使这个错,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美丽的错。

相传,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他在禅院里散步,突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落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木鸡般地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轻轻的一句话,看起来很容易说出,但具体落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许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常常认为宽容是一种软弱,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对他人的纵容。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而一种真正的宽容来自一个人内心的力量。我们的老师应该对学生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又能说平凡的人就一定比谁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4.“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要用平等的身份善待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我们应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一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吧。”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在杜鲁门母亲眼里,做总统的儿子和种土豆的儿子是一样优秀,都值得为之自豪。同样,在我们许多优秀教师眼里也没有差生与好生之分,只有待进步的学生。任何一只“丑小鸭”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关注他们,用平等的心态去呵护他们。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认为:“当接受传播者感到同传播者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学习讨论时,传播的效果最佳。”我们的老师要做到爱无差等、一视同仁,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知道他们的长短,了解他们的秉性,实施个性化教学,多维度地评价他们,肯定他们点滴进步,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潜能,走向成功。

“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一曲由台湾盲人歌手萧煌奇深情演唱的《你是我的眼》,唱尽心声,打动人心。就让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掀开遮住的“帘子”,一起回归教育本质之路吧!

猜你喜欢
辩证宽容平等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试论《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浅析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
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