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鸣凤 陆顺祥
摘要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唐、宋开始便被世人并称为“岁寒三友”。无论是在文学、绘画还是其他艺术领域,松、竹、梅都极具东方审美神韵,它们特殊的生物形态以及儒、释、道精神,使它们成为了东方艺术的鲜明象征。而在紫砂艺术中,松、竹、梅题材的艺术作品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里缤纷繁华,屡有新意出彩之作,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 松竹梅;紫砂;创作
1.松、竹、梅蕴含的精神品格
在自然植物世界里,松、竹、梅实属平常不过,却被国人推崇备至,进而达到精神偶像的崇拜地位,究其原因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人类与自然界松、竹、梅精神交流的过程中,所感悟其植物形体背后蕴藏的精神品格令人膜拜。松、竹、梅属于自然形态,在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之前,需要经历一个人化的过程,从自然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在中国传统美学里,这一过程称之为“比德”。所谓“比德”,就是把自然对象的生物学价值作为人文价值的隐喻,以物喻人、以物比德、以物言志,这实际上可以看作一种美学的创作方式,这种美学创作方式在《诗经)等古代著作里曾大量出现。松、竹、梅就是其中代表,以这样的形式从自然形态化身为人文精神走进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视眼。
随着社会人文的不断发展,松、竹、梅所代表的一些精神品质逐步被文人广泛推崇。松、竹、梅既然称之为“岁寒三友”,它们耐寒的共性最为人熟悉,对于松、竹、梅形态与品格的深入研究,会发现它们给予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品质是独立刚正。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而存在,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直立行走,因此人类抗争自然恐惧而追求的精神境界就是直立,人类外在形体的直立对应的就是内心人格的刚正与独立。在自然万物中,树木的形态尽显独立刚正之姿,而松、竹、梅更为其中翘楚,当万物凋敝之时,欺霜傲雪,不为屈服,这种独立刚正、不畏自然的精神品质是人类长久而来抗争自然的内心需求。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它们都为中国传统美学中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做了各自最好的诠释:松不苛求环境。不断调整自身顺应环境;竹看上去纤细,但却不肯弯曲,有节有度;梅生命顽强,在风雪里笑傲严寒。松、竹、梅迎风雨、傲霜雪,泰然自若地向世人展现它们独立不移的精神品格,但同时它们又都有着随遇而安、无欲无求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操守,精神上的坚定与淡然组成了松、竹、梅独特的精神品质,也确立了它们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精神地位。
2.松、竹、梅的紫砂艺术创作
当松、竹、梅进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这时在人们的眼里,松、竹、梅已经由一个自然形态上升为一种精神意向。从生物写实更多地向精神抽象表达迈进,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松、竹、梅艺术,而关于松、竹、梅题材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化,就像在紫砂艺术造型里的松、竹、梅题材表现形式涵盖了诗词、书画、纂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对于紫砂人而言。松、竹、梅已经成为紫砂造型艺术的一个类别、一种情结。
“岁寒三友”松、竹、梅它们有着坚韧不屈、淡泊无求的共同精神品质,但三者之间在具体的造型设计创作里又有着各自特征的艺术差别。自然界的松树,往往生于陡崖峭壁之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受命不迁”的阳刚坚韧之美,在抗争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之中,形成了一种高大而稳重的艺术形象,因此它的艺术品质更趋于大气稳重的特性。对于松树这一自然形态进行人文精神层面上的艺术移情再现,往往也要贴合它的自然属性,更大程度地层现属于它艺术特征的人文精神品质。所以,在紫砂造型艺术的创作中,松树形体的艺术再现,往往会更多地切合它的艺术特征,塑造一种阳刚力量之美态。在很多的紫砂艺术造型里以松树为壶身造型进行创作会是第一选择,而松树造型被塑造成紫砂壶身主体形态,也能为整体造型平添稳重大气之感,塑造出阳刚有力的粗犷线条之美。往往使得整体造型艺术增色不少。就以紫砂作品“松竹梅壶”的艺术创作为例(见图1),对于它的艺术造型主体部分便是直接采用松树形态为壶身造型,从而使得作品自然而然地获得松树那种踏实稳重、大气磅礴的艺术感观,一种阳刚大气之美更为贴近、韵味自然;自然界的竹,以性直、谦虚、劲节的精神品格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它既有着松的坚韧挺拔,又有着梅的俊逸雅致,为文人雅士更多的青睐对象,曾有“不可居无竹”之叹,因此在竹的紫砂造型艺术创作里。除了壶身主体创作的选择之外。竹的元素不失为雕塑装饰等的另一种选择,尤其是在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联袂创作里,把壶身造型主体“让位”于更为刚健的松,而竹作为装饰的主体,可以说是一种更好的搭配选择,壶身主体更见大气稳重,而壶体装饰更显飘逸俊秀、文气雅致,在紫砂作品“松竹梅壶”的艺术创作中就做了这样一个协调选择:自然界的梅一向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凌霜傲雪,在冰天雪地里独步早春,充分彰显出它一种“鹤立鸡群”的独特美学个性,梅在百花落尽之时,不畏霜雪独自开放于世,相交于松与竹的坚韧挺拔,梅的精神品格更加鲜明显目,有着与生俱来的一种“傲”在其中。因此,在紫砂作品“松竹梅壶”的艺术创作中,考虑到梅的这种百花落尽我独芳的“傲”,选择它作为一种艺术上的画龙点睛之笔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艺术设计选择,依靠于松的苍劲、竹的坚韧、梅的悄然而醒目的含苞欲放,好像一刹那艺术目光的焦点都聚集在梅花的含苞待放之上,这一种艺术感观享受也充分地符合梅的人文艺术品格特质。
3.结语
从古至今,松、竹、梅独立刚正、坚韧包容的精神品格,被中国传统美学文化所推崇,印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体系之中,在紫砂艺术造型的创作里不乏以松、竹、梅为题材的佳作。我们创作紫砂松、竹、梅的艺术造型,除了要深入研究松、竹、梅背后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之外,更要真正了解他们的艺术精神品质特性,做到因材制宜,更大限度地展现松、竹、梅的人文精神,更贴合地运用松、竹、梅的人文精神为紫砂艺术造型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