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扬善的精神写作

2015-05-30 19:25覃玉琴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扬善佛印公益

覃玉琴

见过一位特别的执事,是一个标本式的农民。当他接过话筒时,我心底超乎寻常的不以为意——恐怕连千篇一律也克隆不来啊。一开口,大不寻常。声如洪钟,热情洋溢:“今天,婚庆公司在搭台时,让东家用一颗40瓦的节能灯替换了100瓦的电灯泡。正是这份贴心,让这个起步不久的小公司小几年的功夫成为竞争十分激烈的主持界的大牌,我们一起赞一个!今天的东道主自入赘本地以来,用枝江人的聪明、长阳人的勤劳、自身的朴实,立德、立家、立业,不等、不靠、不怨,不仅迅速成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而且成为了带动一方致富的能手,促进邻里和睦的同时,把村民的眼界引向了外界。这是我们这个小地方的福气,更是我们这个小地方的骄傲,我们再次一起赞一个!”

知善,向善,方能扬善。

苏轼与佛印大师同时参禅,佛印看苏轼“像一尊佛”,苏轼却笑佛印“像一堆屎”。虽是一个玩笑,但佛印禅师心中装的是佛,所以在他看来人人都是佛。心存善念,佛境也。汉朝有一个举孝廉的制度,至孝至廉成为升迁的理由;司马迁最早力举千钧,把历史上一个个精英彪炳青史,历史的星空璀璨无比。

这些,都是历史带给人们的善。

扬善伐恶,自古就是写作的要义。扬善,是教人以真;伐恶,是戒人以镜。

官方以“最美”的形式为各行各业树立楷模: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等。2014最美孝心少年,除了小梁蓉、钟跃峰,其余称之为悲情少年更为合适,因为他们的人生多灾多难,但他们却坚强无比。可是,该怎么把他们的这种善行推而广之呢?这种特殊的人生毕竟不多。小梁蓉、钟跃峰的故事告诉人们,孝心就是敬爱父母,就是做人们力所能及的事,做人们该做好的事。他们的行为可以影响周围很多的人,人们可以去看,可以去学。就像孔融让梨,世世代代都能仿效。最美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也可以对一部分人产生影响。

这些,都是时代带给人们的善。

善,足以令人产生一种敬畏,却又离有些人那么遥远。善能令人心动,却不会简单地让人行动。怎样才能唤起每一个人心中的善念,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善行呢?可以像《俺爹俺娘》的作者焦波那样,让周围的人树起大拇指,在方圆百十里产生影响,带动大家行动起来。扬善还可以像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蒙田的《热爱生命》一样,那是一种唤醒,能激活人们心中的向善的意念。《枪口下的灵魂》的主人公贝尔蒂,在自己的枪口下维护敌人的尊严,从敌人的枪口下用生命救回自己的战友,展示的是一种人格的魅力。善行,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诲。

有些人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劳动力少,多病多灾,所以一村人都不待见这样人多负担大的人家,大人们成天舌头底下飞出的都是嘲笑,孩子追着赶着喊的都是欺负。青黄不接,借粮度饥荒就是很寻常的事。村子里一个大妈,说“这孩子嘴乖,上大妈家去”,等到过秤的时候,大妈说“秤平斗满不亏人,给满上尖”。一个吸食鸦片中毒的婆婆,过年时就在对门喊一声“来给我帮忙”,人们毫不犹豫,全都去了,结果一人一大把的杂糖捧回来,一年的馋就这样解了。一个婶婶,从大伙的眼皮底下偷出梨子,给不够资格吃梨子的病孩子。这样的故事可以说给孩子听,世世代代说给后人听,扬善之中教给孩子什么叫做“善”。这也是应该推崇的一种善,一种扬善的形式。

当年,毛主席为了感谢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无私无畏,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为了彰显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奉献精神,毛主席又亲自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些文章,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能产生无穷的力量,催人奋进,引人向上。这是应该崇尚的一种扬善的精神,写作,首先就是扬善。无论是近几年来组织的 “最美” 评选活动,还是当年毛主席的“老三篇”,都能让人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善。所有这些,都是自上而下的扬善。而社会更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扬善,要让善常驻在每个人的心底,要让扬善成为一种更自觉的行为。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善,总在忙忙碌碌中被人忽略。乐于得到,吝于付出;乐于安享,吝于传播。人们越来越现实,有时不免忘恩比感恩多。善作为生活中一种美好的形式,不仅仅是让一个人、一个团体或者一部分人受益,它更应该有力量带动更多的公益行动。只有当扬善成为一种自觉而积极的行为时,善举才真正成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事。近几年,公益媒体发展呈现两个新趋势:一是自媒体兴起,很多公益组织将官方网站、博客、社交网站、微博、微信作为主要传播阵地;二是公益组织和综合媒体合作开设专版、专刊、专门频道的现象更为普遍。如果这种自媒体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以此扬善是最好不过的事。鲁迅先生的《车夫》、陶行知先生的《我的老师蔡云芝先生》等,给人们树立了榜样。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位执事,他不但及时发现善,而且乐于传播善。他不但表扬了婚庆公司的节约意识、东道主的榜样力量,而且激起了更多年轻人奋发有为、努力创业的决心。

用心感受美好,传播美好,以扬善的精神写作。

猜你喜欢
扬善佛印公益
妙语尝酒肉
公益
公益
公益
扬善
扬善
苏东坡与佛印
构建扬帆课程 打造适宜教育
公益
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