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的悲喜中畅游

2015-05-30 10:48赵月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李白境界意境

赵月

中国古代诗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它既是中华民族珍奇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中国古代诗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原因可谓林林总总,但不可或缺又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它创设的意境唯美而朦胧,自然又艰涩,它的感情丰富而多彩,变化且多端,繁杂又奇妙。基于此,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也就非常重要并且艰难,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情感把握找不到相应的方法,更谈不上领悟古诗词的韵味。

一、境之晦而情之繁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相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之美的创造是所有诗人在诗词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大师王国维曾经这样说过:“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这里的境界即为意境,可见,诗词创作的艺术真谛也就是意境之美的创造。

同样,人类的情感亦隐秘而复杂。古代的诗人在完成诗词创作之前,恐怕也并没有一种自觉的情思意念,往往是在生活之中偶然遇到了某一物境,忽然有了灵感,顿时有了感悟,于是思绪满腔,因此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以此达成意与境的交融。或者,诗人已经带着一种无比强烈的主观感情,而又恰逢比较投缘的外界物境,于是便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到这物境之中,物境的描绘就是情感的抒发,客观的物境也因此沾染上诗人主观的情愫。这样看来,诗人的情感随着时空的变换、人情的亲疏、认识的深浅,也就变得繁杂难解起来。??

由此可见,古诗词的教与学也因为诗词本身丰富繁杂的情感和朦胧艰涩的意境而变得扑朔迷离,困难重重。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来解读诗歌,恐怕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所在。

二、悲之深而喜之切

性格决定命运,而情感也支配着性格。就拿李白来说,他的性格既有儒家的精华又有道家的精髓,因此体现出积极入仕又积极避世的矛盾的人生轨迹。他的性格中充斥着豪放乐观、豁达通彻的品质,也满含着悲凉清逸的伤感,这正是他情感上悲喜交加碰撞交融的结果。所以,李白的诗篇也都呈现出这种情感特征。纵观他的一生,李白在青少年时代就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通诗书、观百家”的才子,虽然圣贤之人以及道家思想对他也有庞杂的影响,但这一时期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在他的灵魂里占据上风。尽管是文人,李白把入仕做官、建功立业当作他的读书目标,他以满腔热情积极入仕,初出茅庐,无所惧怕。此时的他满心喜悦,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中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表达这种喜悦的情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属于自己,别人在他心中仅是草芥。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词那些入仕之人的笔端屡见不鲜,正所谓建功立业的喜悦。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当李白抱着“不屈己,不干人”的心态去应对人和事时,却屡屡遭到挫败,光明磊落的作风在腐朽黑暗的官场却没有光明。当他最终明白自己仅仅是个“御用文人”之时,也就是他喜尽悲来之时,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只能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来宣泄自己的悲愤之情。

这种悲喜交加的情感际遇,不仅专属李白,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无数诗人也经此一遭。可以这样说,这也是中国古代诗词情感概括的一个缩影。

三、法之明而意之显

“情感”是诗歌的“志”,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想明志悟情,在教学时就要教会学生先把握好情感的“悲喜”角度,再用明确的方法加以解析,那么诗人微妙的“情感”也就能够被捕捉了,而把握住了情感,诗词的意境之美也就迎刃而解、可感可知了。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满怀的热情投入古诗词的教学,这样,教师的情与诗人的情融为一体。或悲或喜,学生受其感染熏陶后,也会不自觉地体会着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真实情意,并为此而产生共鸣。学生被激发而出的情感深深感动后,诗句的意境之美自然而然就领略到了。学生提高了审美能力,不仅陶冶了心灵,也塑造了伟大的人格。不仅审美视野变得宽阔了,也培养了想象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中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扣住情与境的密切关系,抓住情感鉴赏的悲喜角度,引领学生徜徉在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之美中,让学生巧妙地掌握古诗词情与景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情与境的融合。学生一旦明白这些道理,对他们分析、归纳诗词的思想内容和领会诗词的各种意旨,将大有裨益。如此,教学古诗词将变成妙不可言的享受,学生学习古诗词也会变得其乐无穷,美感无限。

猜你喜欢
李白境界意境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品“境界”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倒下的那一刻
慎独的境界